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三)行为模式:2、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C++示例)

目录

1、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含义

2、命令模式的UML图学习

3、命令模式的应用场景

4、命令模式的优缺点

5、C++实现命令模式的实例


1、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含义

命令模式(Command),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DP】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不同的请求可以参数化其他对象。通过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命令模式可以支持请求的排队、记录日志、撤销等操作。

2、命令模式的UML图学习

 命令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角色:

(1)命令接口(Command):定义了执行命令的方法。

(2)具体命令(Concrete Command):实现了命令接口,并持有一个接收者对象的引用,负责调用接收者的方法来执行具体的操作。

(3)接收者(Receiver):执行具体操作的对象。

(4)请求者(Invoker):持有一个命令对象,并在需要时调用命令对象的执行方法。

3、命令模式的应用场景

(1)需要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的情况。

(2)需要支持撤销、重做等操作的情况。

(3)需要支持请求排队、记录日志等操作的情况。

4、命令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

1)解耦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请求发送者只需要知道如何发送命令,而无需关心具体的接收者和操作。

2)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新增或修改命令类,无需修改已有的代码。

3)支持撤销和重做:由于命令被封装成对象,可以轻松地实现撤销和重做操作。

(2)缺点:

1)类的数量增加:每个具体命令都需要一个对应的类,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过多。

2)系统复杂性增加:引入了额外的类和对象,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5、C++实现命令模式的实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命令接口
class Command 
{
public:virtual void execute() = 0;
};// 具体命令A
class ConcreteCommandA : public Command 
{
private:// 接收者对象Receiver* receiver;public:ConcreteCommandA(Receiver* recv) : receiver(recv) {}void execute() override {receiver->actionA();}
};// 具体命令B
class ConcreteCommandB : public Command 
{
private:// 接收者对象Receiver* receiver;public:ConcreteCommandB(Receiver* recv) : receiver(recv) {}void execute() override {receiver->actionB();}
};// 接收者
class Receiver 
{
public:void actionA() {std::cout << "执行接收者的操作A" << std::endl;}void actionB() {std::cout << "执行接收者的操作B" << std::endl;}
};// 请求者
class Invoker 
{
private:std::vector<Command*> commands;public:void addCommand(Command* command) {commands.push_back(command);}void executeCommands() {for (Command* command : commands) {command->execute();}}
};int main() 
{// 创建接收者对象Receiver receiver;// 创建具体命令对象,并设置接收者ConcreteCommandA commandA(&receiver);ConcreteCommandB commandB(&receiver);// 创建请求者对象,并添加命令Invoker invoker;invoker.addCommand(&commandA);invoker.addCommand(&commandB);// 执行命令invoker.executeCommands();return 0;
}

在上述示例中,命令接口(Command)定义了执行命令的方法。具体命令(Concrete Command)实现了命令接口,并持有一个接收者对象的引用,负责调用接收者的方法来执行具体的操作。接收者(Receiver)执行具体的操作。请求者(Invoker)持有一个或多个命令对象,并在需要时调用命令对象的执行方法。

http://www.lryc.cn/news/128460.html

相关文章:

  • 微信小程序 蓝牙设备连接,控制开关灯
  • Python 矢量数据库和矢量索引:构建 LLM 应用程序
  • -Webkit-Box 在 Safari 中出现的兼容性问题
  • 后端项目打包上传服务器记录
  • ubuntu部署haproxy
  • vue利用 sortable 完成表格拖拽
  • CNN简介3
  •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控制主板安全特点
  • 公路桥梁有哪些安全隐患?
  • 【C语言】每日一题(错误的集合)
  • [JavaWeb]【四】web后端开发-SpringBootWeb入门
  • 前端css
  • vb+sql医院门诊管理系统设计与系统
  • bootstrap-modal调用ajax后不经过回调函数
  • 【【典型电路设计之片内存储器的设计之RAM的Verilog HDL描述一】】
  • 食品行业案例 | 燕千云助力头部食品企业搭建数智化 IT服务管理体系及平台
  • SpringBoot的日志信息及Lombok的常用注解
  • Genoss GPT简介:使用 Genoss 模型网关实现多个LLM模型的快速切换与集成
  • 淘宝API接口的实时数据和缓存数据区别
  • excel统计函数篇1之average系列
  • 数学建模(二)线性规划
  • 小白到运维工程师自学之路 第七十三集 (kubernetes应用部署)
  • 联合仿真 ADAMS 和 SIMULINK步骤
  • 【C++精华铺】7.C++内存管理
  • 牛客网华为OD前端岗位,面试题库练习记录02
  • 数据库动态增删数据,导致分页查询数据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 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补充概念-44-minibatch梯度下降法
  • 比较海思麒麟810与高通骁龙855的优劣
  • 计算机机房的管理
  • 软件架构生态化-多角色交付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