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O语言的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垃圾的产生

程序在内存上被分为堆区、栈区、全局数据区、代码段、数据区五个部分。对于C++等早期编程语言栈上的内存回由编译器负责管理回收,而堆上的内存空间需要编程人员负责申请和释放。在Go中栈上内存仍由编译器负责管理回收,而堆上的内存由编译器和垃圾收集器负责管理回收,给编程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垃圾是指程序向堆栈申请的内存空间,随着程序的运行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内存空间,这时如果不释放它们就会造成垃圾,也就是内存泄漏。

 package main//假设每个人都拥有自己都一部手机type Person struct {phone *Phone}type Phone struct {money int}func main() {//定义一个Person为超超chao := new(Person)//超超一开始用的是iphone12iphone := &Phone{money: 6599}chao.phone = iphone//华为推出了鸿蒙,于是超超果断入了一部mate40huawei := &Phone{money: 5899}chao.phone = huawei}

随着超超将手机从iphone换成了华为,phone指向的内存空间就变成了垃圾,这时就需要对phone指向的内存空间进行回收,否则就变成了内存泄漏。


Golang垃圾回收机制

Go1.3采用的标记清除法,Go1.5采用三色标记法,Go1.8采用三色标记法+混合写屏障


标记清除法

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清除

标记阶段:从根对象出发寻找并标记所有存活的对象。

清除阶段:遍历堆中的对象,回收未标记的对象,并加入空闲链表

缺点:需要暂停程序STW

步骤:

  1. 进行STW(暂停程序业务逻辑),然后从main函数开始找到不可达的内存占用和可达的内存占用
  2. 开始标记,程序找出可达内存占用并标记
  3. 标记结束,清除未标记的内存占用
  4. 结束STW停止暂停,让程序继续执行,循环该过程直到main生命周期结束。

 一开始的做法是将垃圾清理结束时才停止STW,后来优化了方案将清理垃圾放到了STW之后,与程序运行同时进行,这样做减少了STW的时长。但是STW会暂停用户逻辑对程序的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粒度的STW对于性能较高的程序还是无法接受,因此Go1.5采用了三色标记法优化了STW。


三色标记法

将对象标记为白色,灰色和黑色

白色:不确定对象(默认色) ;黑色:存活对象;灰色:存活对象,子对象待处理

步骤:

  1. 将所有对象标记为白色
  2. 从根节点集合出发,将第一次遍历到的节点标记为灰色放入到集合列表中
  3. 遍历灰色集合,将灰色节点遍历到的白色节点标记为灰色,并把灰色节点标记为黑色、
  4. 循环整个过程
  5. 直到灰色节点集合为空,回收所有白色节点

这种方法有个缺陷:如果对象的引用被用户修改了,那么之前的标记就无效了。

分析bug的根源所在,主要是因为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下面俩种情况

  1. 一个白色对象被黑色对象引用
  2. 灰色对象与它之间的可达关系的白色对象遭到破坏

因此在此基础上拓展出了俩种方法,强三色不变式和弱三色不变式

  1. 强三色不变式:不允许黑色对象引用白色对象
  2. 弱三色不变式:黑色对象可以引用白色,白色对象存在其他灰色对象对他的引用,或者他的链路上存在灰色对象

为了实现这俩种不变式的设计思想,从而引出了屏障机制,即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加一个判断机制,满足判断机制则执行回调函数。

 屏障机制分为插入屏障删除屏障,插入屏障实现的是强三色不变式,删除屏障则实现了弱三色不变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栈的运行效率,屏障只对堆上的内存对象启用,栈上的内存会在GC结束后启用STW重新扫描。

插入屏障:对象被引用时触发的机制,当白色对象被黑色对象引用时,白色对象被标记为灰色(栈上对象无插入屏障)

缺点在于:如果对象1在栈上新创建了一个对象6,由于栈没有屏障机制,所以对象6仍为白色节点会被回收

所以栈在GC迭代结束时(没有灰色节点),会对栈执行STW,重新进行扫描清除白色节点。(STW时间为10-100ms) 

删除屏障:对象被删除时触发的机制。如果灰色对象引用的白色对象被删除时,那么白色对象会被标记为灰色

缺点:这种做法回收精度较低,一个对象即使被删除仍可以活过这一轮再下一轮被回收。(如果对象4没有引用对象3,此时对象3应该作为垃圾被回收,但是对象3却要等到下一轮GC才会被回收)

同样也存在对栈的二次扫描影响程序的效率。


三色标记+混合写屏障技术

基于插入写屏障和删除写屏障在结束时需要STW来重新扫描栈,所带来的性能瓶颈,Go在1.8引入了混合写屏障的方式实现了弱三色不变式的设计方式,混合写屏障分下面四步

  1. GC开始时将栈上可达对象全部标记为黑色(不需要二次扫描,无需STW)
  2. GC期间,任何栈上创建的新对象均为黑色
  3. 被删除引用的对象标记为灰色
  4. 被添加引用的对象标记为灰色

http://www.lryc.cn/news/111834.html

相关文章:

  • vim粘贴内容格式混乱解决方法
  • 基于Orangepi 3 lts 的云台相机
  • Go重写Redis中间件 - Go实现Redis持久化
  • 单元测试之 - Review一个微服务的单元测试
  • NetSuite 2023.2 Cash 360 功能更新
  • vue2-组件和插件的区别
  • neo4j查询语言Cypher详解(一)--语法和子句
  • PCIe总线详解
  • 【vim 学习系列文章 4 - vim与系统剪切板之间的交互】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五十六天| 583. 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 72. 编辑距离
  • Mac强制停止应用
  • Linux系统Redis的哨兵架构配置
  • HarmonyOS/OpenHarmony-ArkTS基于API9元服务开发快速入门
  • macbook怎么卸载软件?2023年最新全新解析macbook电脑怎样删除软件
  • c51单片机16个按键密码锁源代码(富proteus电路图)
  • GraalVM
  • File 类和 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的用法总结
  • 开源进展 | WeBASE v3.1.0发布,新增多个实用特性
  • C++动态加载 插件
  • redis的缓存更新策略
  • Android应用开发(6)TextView进阶用法
  • Matlab滤波、频谱分析
  • 车载软件架构 —— 车载软件入侵检测系统
  • “深入解析JVM内部机制:理解Java虚拟机的工作原理“
  • FPGA初步学习之串口发送模块【单字节和字符串的发送】
  • Kotlin重点理解安全性
  • 基于Java+SpringBoot+SpringCloud+Vue的智慧养老平台设计与实现(源码+LW+部署文档等)
  • Spring中的全局异常处理
  • 【安全测试】Web应用安全之XSS跨站脚本攻击漏洞
  • LeNet卷积神经网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