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具身智能controller---RT-1(Robotics Transformer)(中---实验介绍)

6 实验

实验目的是验证以下几个问题:

  1. RT-1可以学习大规模指令数据,并且可以在新任务、对象和环境上实现zero-shot的泛化能力?
  2. 训练好的模型可以进一步混合多种其他数据(比如仿真数据和来自其他机器人的数据)吗?
  3. 多种方法如何对long-horizon的机器人场景实现泛化?
  4. 泛化度量如何随着数据数量和数据多样性变化?
  5. 在设计模型方面重要和实践的决策应该是什么?他们又将如何影响性能和泛化性?

6.1 实验设置

机器人环境
机器人训练数据的采集是在一个环境下的,示教共13个机器人采集,然后会放在另外两个不同的环境中进行验证。
Seen task performance:即在训练过的任务上来评测,但这类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如机器人位置,物体位置不同等),一共测试了超过200个任务: 36物体抓取任务, 35敲击物体的任务, 35摆放物体的任务,48个移动物体的操作,18个开关不同抽屉的任务和36个从抽屉中取出或者放置物体的任务;
Unseen tasks generalization:在21个未见的指令任务上进行了测试,这里的未见是指组合任务未见,但拆分的动作和目标对象是见过的;
Robustness:进行了30个任务对错误诱导的鲁棒性验证实验和22个背景鲁棒性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
干扰Long-horizon scenarios: 测试了机器人需要执行一些列技能的场景,在两个厨房场景中测试了15个这样的任务,每个任务需要约10个步骤,这些步骤由Saycan系统根据高层指令自动产生,然后由RT-1执行。

数据
本工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对新任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并对背景和干扰选项具有鲁棒性,因此需要采集大量的机器人数据集,包括多任务、对象和环境。原始数据集包含约130k机器人示教,在13个机器人上耗时17个月采集;当前的技能包括:抓取,放置,开关抽屉,从抽屉取放东西, 直立地放置细长东西,将他们锁住,抽出餐巾纸和打开瓶罐,同时技能的扩充是很容易的,随着需求扩增数据即可。
数据

6.2 RT-1是否可以学习大规模指令数据,并且可以在新任务、对象和环境上实现zero-shot的泛化能力?

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和先前的几个工作(Gato, BC-Z, BC-Z XL)进行对比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泛化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泛化能力,我们在厨房环境中进行实验,首先根据真实厨房环境与训练环境的差异,将其划分成L1-L3三个等级,L1表示对新的案台上面布局和不同光照条件的通用性,L2表示额外有未见过的诱导物体,L3表示额外有较大的新未见任务设置,未见物体或者未见位置,然后对比不同方法在这三种场景下的成功率。
实验对比泛化性

6.3 训练好的模型可以进一步混合多种其他数据(比如仿真数据和来自其他机器人的数据)吗?

设计了两大类实验:(1) RT-1同时在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上进行训练和测试 (2) RT-1在大规模不同任务上机芯训练,这些数据来自不同机器人,实验结果如下:
sim+real使用多个机器人数据训练

6.4 多种方法如何对long-horizon的机器人场景实现泛化?

在Saycan的框架下验证RT-1在long-horizon任务上的泛化能力。另外因为移动操作任务同时需要导航和操作,因此策略对底盘位置的鲁棒性也很重要(底盘可能无法到达期望位置,这时机械臂需要一定的鲁棒性)。
long horizon任务

6.5 泛化度量如何随着数据数量和数据多样性变化?

此部分对数据集的大小和多样性进行消融实验,因为数据在传统数据受限的机器人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数据采集是很昂贵的,了解什么样的数据有助于模型实现特定性能和泛化性也是很重要的。
数据泛化性
数据增长

D4 模型消融实验:在设计模型方面重要和实践的决策应该是什么?他们又将如何影响性能和泛化性?

可能的性能提升猜想包括(i) 模型的容量和表征能力,可以通过消融模型大小和试用其他结构来验证(e.g., 移除Transformer部分); (ii)特定的动作表征, 可以使得表征复杂的多模态动作分别更容易,可以通过转向连续(正态分布)动作,或者自回归动作表征; (iii) ImageNet预训练权重初始化,可以通过随机初始化进行验证;(iv)短历史帧输入,可以通过减少观测历史来验证。更具体地,消融实验包括(1)减少模型大小(参数了从 35M 降低到 21M), (2) 移除Transformer结构 (使用一个预训练的EfficientNet), (3)使用连续的动作空间(使用MSE损失和 多变量正太分布输出(multivariate normal output)), (4) 自回归训练动作, (5)移除ImageNet的预训练权重初始化, and (6) 移除历史(将历史6帧观测减少到当前单帧)。
模型消融实验

7 结论,局限和未来工作

结论

  1. RT-1在超过700个指令任务上达到97%的成功率,同时对新任务,物体和环境具有比之前工作更好的泛化性;.
  2. RT-1可以成功吸收多种数据,来自仿真环境或者其他机器人,不会牺牲在原来任务上面的性能,同时改进了对新场景的泛化性;
  3. 展示了这种性能和通用性如何可以被应用到SayCan框架中执行最多可达50步的long-horizon任务。

局限

  1. RT-1是一种模仿学习的方法,因此也继承了该类方法的缺陷,如无法超越示教者的能力;
  2. 对未见新指令的泛化性来自于以前见过的概念组合,对完全未见的指令任务不具备泛化性;
  3. 我们的方法应用在大规模但并不灵巧的操作任务.

未来工作

  1. 通过开发允许非专家来训练机器人的方法来加快机器人技能的扩充;
  2. 当前RT-1对错误诱导的鲁棒性很好,其对背景和环境的鲁棒性可以通过增加环境的多样性来提升;已有工作见diffusion-rosie;
  3. 通过可扩展的注意力和记忆来提升反应速度和文本记忆。

个人见解
RT-1模型上最大的创新在于使用了Transformer网络,其架构上也方便进行scale,比如输出可以按需增加或者减少,同时足以容纳足够多的训练数据,另外就是用充足的实验证明了机器人利用模仿学习里的BC训练方法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到较泛化的能力,突出了数据的重要性,指引了通用机器人的一个研发方向。

http://www.lryc.cn/news/101587.html

相关文章:

  • 无涯教程-jQuery - load( url, data, callback)方法函数
  • 【Shell】Shell编程之免交互
  • 从Vue2到Vue3【七】——Vue2中响应式原理的实现及其缺陷
  • 用C语言实现堆排序算法
  • tauri在github上进行自动更新打包并发版过程,实战操作避坑
  • css中flex后文本溢出的问题
  • restful接口设计规范[仅供参考]
  • Metabase 远程代码执行(CVE-2023-38646)
  • 【TiDB理论知识 07】SQL执行流程
  • 微服务——服务异步通讯RabbitMQ
  • 事件冒泡、事件捕获和事件委托
  • WEB 典型安全功能说明
  • SQL编译优化原理
  • qt signal slots lambda
  • Spring【声明式事务】
  • 【雕爷学编程】MicroPython动手做(17)——掌控板之触摸引脚2
  • pytorch 中 view 和reshape的区别
  • 认识数组指针
  • SSM面试题-Spring容器的启动流程
  • Vue 3:玩一下web前端技术(八)
  • AI绘画Stable Diffusion原理之Autoencoder-Latent
  • C++核心知识点总结
  • echart折线图,调节折线点和y轴的间距(亲测可用)
  • Power BI-云端报表定时刷新--ODBC、MySQL、Oracle等其他本地数据源的刷新(二)
  • redis 淘汰策略和持久化
  • Redis学习路线(6)—— Redis的分布式锁
  • 一、创建自己的docker python容器环境;支持新增python包并更新容器;离线打包、加载image
  • 【Git】git企业开发命令整理,以及注意点
  • 使用Django自带的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实例
  • leetcode解题思路分析(一百四十五)1254 - 126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