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学习笔记-硬件结构)CPU如何执行程序?

冯诺依曼模型

冯诺依曼模型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控制器(Control Unit):从内存中取指令、翻译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的内存向有关部件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相关部件执行指令所包含的操作。

运算器(ALU):处理数据,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运算时,运算器的操作对象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运算器操作的数据从内存中读取,处理的结果再写入内存(或暂时放在内部寄存器中),而且运算器对内存数据的读写是由控制器来进行的。

存储器(Memory):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

  • 内部存储器(内存、主存):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价格高。用来存放即将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可供CPU直接读取。
    • 随机存储器(RAM):可以被CPU随机读取(读取任何一个地址数据的速度是一样的,写入任何一个地址数据的速度也是一样的),一般存放CPU将要执行的程序、数据,断电丢失
    •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被CPU读,不能轻易被CPU写用来存储永久性的程序和数据,比如:系统引导程序、监控程序等。掉电易失。
    • 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Cache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其中存放的是CPU近期要执行的指令和数据,其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速度匹配,一般采用静态RAM充当Cache。
  • 外部存储器: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可以和内存交换数据,不需要依赖电来存储数据。如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单元与输入输出设备要和中央处理器打交道的话离不开总线。所以他们的关系如下:

内存

我们的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内存,存储的区域是线性的。

在计算机数据存储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1字节 = 8 位(bit)。每个字节都对应一个内存地址。

内存的地址是从 0 开始编号的,然后自增排序,最后一个地址为内存总字节数-1,这种结构与程序中的数组类似,所以内存中读写任何一个数据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32位和64位CPU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次性能计算多少字节数据:

  • 32位CPU一次可以计算4个字节
  • 64位CPU一次可以计算8个字节

这里的32位和64位,通常称为CPU的位宽,代表的是CPU一次可以计算(运算)的数据量。

之所以CPU要这样设计,是为了能计算更大的数值,如果是8位CPU那么一次只能计算一个字节- 0~255范围内的数值,这样就无法完成1000*500的计算,为了能一次计算大数的运算,CPU需要支持多个byte一起计算,所以CPU位宽越大,可以计算的数值就越大,比如32位CPU能计算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

CPU内部还有一些组件,常见的有寄存器、控制单元和逻辑运算单元。其中,控制单元负责控制CPU的工作,逻辑运算单元负责计算,而寄存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寄存器的功能不尽相同。

为什么有了内存还需要寄存器?

因为内存离CPU太远了,而寄存器就在CPU内,紧挨着控制单元和逻辑运算单元,速度会更快。

常见寄存器种类:

  • 通用寄存器,用来存放需要进行运算的数据,比如需要进行加和运算的两个数据
  • 程序计数器,用来存储CPU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地址],注意不是存储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此时指令还在内存中,程序计数器只是存储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 指令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也就是指令本身,指令被执行完之前都存储在这里。

总线

总线是用于CPU和内存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同学,总线分为三种:

  • 地址总线,用于指定CPU将要操作的内存地址
  • 数据总线,用于读写内存的数据
  • 控制总线,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比如中断、设备复位等信号

当CPU要读写内存数据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下面这三个总线:

  • 首先要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内存的地址
  • 然后通过[控制总线]控制是读或写的命令
  • 最后通过[数据总线]来传输数据

线路位宽与CPU位宽

数据是如何通过线路传输的呢?其实是通过操作电压,低电压表示0,高电压表示1.

如果构造了 高低高 这样的电压,其实就是 101 二进制,十进制表示5,如果只有一条线路,就意味着每次只能传递1bit的数据,即0 或 1 ,那么传输 101 这个数据,就需要3次才能传输完成,这样效率非常低。

这样一位一位传输的方式,称为串行,下一个bit必须等待上一个bit传输完成才能进行传输。想一次传多一些数据,增加线路即可,这时数据就可以并行传输。

为了避免低效率的串行传输方式,线路的位宽最好一次能够访问到所有的内存地址。

CPU想要操作[内存地址]就需要[地址总线]:

  • 如果地址总线只有1条,那每次只能表示 [ 0 或 1]这两种地址,所以CPU能操作的内存地址最大数量为 2 个。(不能理解为同时操作两个内存地址)
  • 如果地址总线有2条,那么能表示00、01、10、11四种地址,所以CPU能操作的内存地址最大数量为 4 个

那么,想要CPU操作4G的内存,就需要 32条地址总线。 {2}^{32} = 4 * {2}^{10}*{2}^{10}*{2}^{10} = 4 G

CPU的位宽最好不要小于线路的位宽 ,比如32位CPU控制40位宽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话,工作起来会非常麻烦,所以32位的CPU最好和32位宽的线路搭配,因为32位CPU一次最多只能操作32位宽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如果用32位CPU去加和两个64位大小的数字·,就需要把这两个64位的数字分成2个低位32位数字和2个高位32位数字来计算,先加两个低位的32位数字,算出进位,然后加和两个高位的32位数字,最后再加上进位就能算出结果了,可以发现32位CPU并不能一次性算出加和两个64位的数字的结果。

对于64位CPU就可以一次性算出加和两个64位数字的结果,因为64位CPU可以一次读入64位的数字,并且64位CPU内部的逻辑运算单元也支持64位数字的计算。

但是并不代表64位CPU性能比32位CPU高很多,很少应用需要算超过32位的数字,所以如果计算的数额不超过32位数字的情况下,32位和64位CPU之间没什么区别,只有当计算超过32位数字的情况下,64位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另外,32位CPU最大只能操作4GB内存,就算装了8GB的内存条,也没用。而64位CPU寻址范围则很大,理论最大寻址空间为{2}^{64}.


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程序实际上是一条一条的指令,所以程序的运行过程就是把每一条指令一步一步的执行起来,负责执行指令的就是CPU。

 CPU执行程序的过程如下:

  1. CPU读取[程序计数器]的值,这个值是指令的内存地址,然后CPU的[控制单元]操作[地址总线]指定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接着通知内存设备准备数据,数据准备好后通过[数据总线]将指令数据传给CPU,CPU收到内存传来的数据后,将这个指令数据存入到[指令寄存器]。
  2. [程序计数器]的值自增,表示指向下一个指令[地址]。这个自增的大小由CPU的位宽决定,比如32位的CPU,指令是4个字节,需要4个内存地址存放,因此[程序计数器]的值会加4。
  3. CPU分析[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确定指令的类型和参数,如果是计算类型的指令,就把指令交给[逻辑运算单元]运算;如果是存储类型的指令,则交由[控制单元]执行。

总结:一个程序执行的时候,CPU会根据程序计数器的内存地址,从内存里面把需要执行的指令读到指令寄存器里面执行,然后根据指令长度自增,开始顺序读取下一条指令。

CPU从程序计数器读取指令、到执行、再到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直到程序结束,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被称为CPU的指令周期


a = 1 + 2的具体执行过程

CPU是不认识 a = 1 + 2 这个字符串的,这些字符串只是方便我们认识,想要这段程序能跑起来,还需要把整个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的程序,这个过程被称为编译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用汇编器翻译成机器码,这些机器码由 0 和 1 组成机器语言,这一条条机器码,就是一条条的计算机指令,这个才是CPU认识的东西。

 a = 1 + 2 在32位CPU的执行过程。

程序编译过程中,编译器通过分析代码,发现 1 和 2 是数据,于是程序运行时,内存会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来存放这些数据,这个区域就是[数据段]。

  • 数据1被存放到0x200位置
  • 数据2被存放到0x204位置

数据和指令是分开存放的,存放数据的区域称为[数据段],存放指令的区域称为[正文段]。

编译器会把 a = 1 + 2 翻译成 4 条指令,存放到正文段中。如图,这4条指令被存放到了0x100~0x10c的区域中:

  • 0x100的内容是 load 指令将0x200地址中的数据 1 装入到寄存器 R0
  • 0x104的内容是 load 指令将0x204地址中的数据 2 装入到寄存器 R1
  • 0x108的内容是 add 指令将寄存器 R0 R1 的数据相加,并把结果存放到寄存器 R2
  • 0x10c的内容是 store 指令将寄存器 R2 中的数据存回数据段中的0x208地址中,这个地址也就是变量 a 内存中的地址;

编译完成后,具体执行程序的时候,程序计数器会被设置为0x100地址,然后依次执行这4条指令。(上面的例子中,由于是在32位CPU执行的,因此指令是占32位大小,所以每条指令的地址隔4个字节。数据的大小事根据程序中指定的变量类型,比如 int 类型的数据占4个字节,char类型的数据占1个字节)


总结

64位相比32位优势在哪? 64位CPU性能一定比32位CPU高很多吗?

64位相比32位CPU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64位CPU可以一次计算超过32位的数字,而32位CPU如果要计算超过32位的数字,要分多步骤进行计算,效率就没那么高,但是大部分应用程序很少会计算那么大的数字,所以只有运算大数字的时候,64位CPU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和32位CPU的计算性能相差不大
  • 通常来说64位CPU的地址总线是48位,而32位CPU的地址总线是32位,所以64位CPU可以寻址更大的物理内存空间。如果一个32位CPU的地址总线是32位那么该CPU的最大寻址能力是4G,即使使用8G大小的内存,也还是只能寻址到4G大小的地址,而如果一个64位CPU的地址总线是48位,那么该CPU的最大寻址范围是{2}^{48},远超于32位CPU的最大寻址能力。

32位软件和64位软件的区别?32位操作系统能够运行在64位电脑上吗?

64位和32位软件,实际上代表指令是64位还是32位:

  • 如果32位指令在64位机器上执行,需要一套兼容机制就可以做到兼容运行了。但是如果64位指令在32位机器上运行,就比较困难,因为32位寄存器存不下64位的指令。
  • 操作系统其实也是一种程序,操作系统也分为32位和64位,其代表的意思就是操作系统中程序的指令是多少位,64位操作系统指令为64位,不能装在32位的机器上。

硬件的64位和32位指的是CPU的位宽,软件的32位和64位指的是指令的位宽。

http://www.lryc.cn/news/100110.html

相关文章:

  • curl: (26) Failed to open/read local data from file/application
  • 2023年深圳杯数学建模 D题 基于机理的致伤工具推断
  • DMA传输原理与实现详解(超详细)
  • 【《React Hooks实战》——指导你使用hook开发性能优秀可复用性高的React组件】
  • Ajax详细讲解
  • 黑苹果如何在macOS Sonoma中驱动博通网卡
  • JVM-Cpu飙升排查及解决
  • exoplayer3 ffmpeg 扩展库编译 aar,导入集成
  • Shell免交互
  • 设计模式之四:工厂模式
  • 斩获CVPR 2023竞赛2项冠军|美团街景理解中视觉分割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 UE4/5C++多线程插件制作(十五、将模板统一,修改统一后的其他类,修改继承,修改返回类型等)
  • K8S系统监控:使用Metrics Server和Prometheus
  • 数据结构基础之排序算法
  • Spark(37):Streaming DataFrame 和 Streaming DataSet 创建
  • SpringBoot集成Thymeleaf
  • 算法练习(2):牛客在线编程03 二叉树
  • 回归预测 | MATLAB实现TCN-BiLSTM时间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
  • Linux 系列 常见 快捷键总结
  • OA系统构建排座
  • 微信小程序 居中、居右、居底和横向、纵向布局,文字在图片中间,网格布局
  • 【C++】总结2
  • vue2项目中使用svg图标
  • 阿里云盘自动每日签到无需部署无需服务器(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 Blazor前后端框架Known-V1.2.7
  • 工业边缘计算为什么?
  • Training-Time-Friendly Network for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论文学习
  • HTTP改HTTPS
  • 网络层中一些零碎且易忘的知识点
  • 【RabbitMQ】之高可用集群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