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Python 训练营打卡 Day 33-神经网络

简单神经网络的流程

1.数据预处理(归一化、转换成张量)
2.模型的定义
    继承nn.Module类
    定义每一个层
    定义前向传播流程

3.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4.定义训练过程
5.可视化loss过程

预处理补充:
分类任务中,若标签是整数(如 0/1/2 类别),需转为long类型(对应 PyTorch 的torch.long),否则交叉熵损失函数会报错
回归任务中,标签需转为float类型(如torch.float32)

数据的准备

以4特征,3分类的鸢尾花数据集作为我们今天的数据集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numpy as np#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 特征数据
y = iris.target  # 标签数据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打印下尺寸
print(X_train.shape)
print(y_train.shape)
print(X_test.shape)
print(y_test.shape)

# 归一化数据,神经网络对于输入数据的尺寸敏感,归一化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scaler = MinMaxScaler()
X_train = scaler.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 = scaler.transform(X_test) #确保训练集和测试集是相同的缩放# 将数据转换为 PyTorch 张量,因为 PyTorch 使用张量进行训练
# y_train和y_test是整数,所以需要转化为long类型,如果是float32,会输出1.0 0.0
X_train = torch.FloatTensor(X_train)
y_train = torch.LongTensor(y_train)
X_test = torch.FloatTensor(X_test)
y_test = torch.LongTensor(y_test)

模型架构定义

定义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包含一个输入层、一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
定义层数+定义前向传播顺序

class MLP(nn.Module): # 定义一个多层感知机(MLP)模型,继承父类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 初始化函数super(MLP, self).__init__() # 调用父类的初始化函数# 前三行是八股文,后面的是自定义的self.fc1 = nn.Linear(4, 10)  # 输入层到隐藏层self.relu = nn.ReLU()self.fc2 = nn.Linear(10, 3)  # 隐藏层到输出层
# 输出层不需要激活函数,因为后面会用到交叉熵函数cross_entropy,交叉熵函数内部有softmax函数,会把输出转化为概率def forward(self, x):out = self.fc1(x)out = self.relu(out)out = self.fc2(out)return out# 实例化模型
model = MLP()

这个网络结构非常简单:
输入层:4个特征
隐藏层:10个神经元,使用ReLU激活
输出层:3个神经元(适合3分类问题)
没有dropout或batch normalization等复杂结构,这是一个典型的前馈神经网络,适用于简单的分类或回归任务

模型训练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 分类问题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 使用自适应学习率的化器
#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EntropyLoss),适用于多分类问题
会自动对输出进行softmax处理并计算损失
常用于分类任务,特别是当输出是类别概率时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
优化对象是模型的所有可训练参数( model.parameters() )
学习率(lr)设置为0.01

这个配置是训练神经网络的标准设置:
交叉熵损失适用于分类任务
SGD是最基础的优化算法
学习率0.01是一个常用的初始值

循环训练

# 训练模型
num_epochs = 20000 # 训练的轮数# 用于存储每个 epoch 的损失值
losses =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 range是从0开始,所以epoch是从0开始# 前向传播outputs = model.forward(X_train)   # 显式调用forward函数# outputs = model(X_train)  # 常见写法隐式调用forward函数,其实是用了model类的__call__方法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output是模型预测值,y_train是真实标签# 反向传播和优化optimizer.zero_grad() #梯度清零,因为PyTorch会累积梯度,所以每次迭代需要清零,梯度累计是那种小的bitchsize模拟大的bitchsize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计算梯度optimizer.step() # 更新参数# 记录损失值losses.append(loss.item())# 打印训练信息if (epoch + 1) % 100 == 0: # range是从0开始,所以epoch+1是从当前epoch开始,每100个epoch打印一次print(f'Epoch [{epoch+1}/{num_epochs}], Loss: {loss.item():.4f}')

可视化结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可视化损失曲线
plt.plot(range(num_epochs), losses)
plt.xlabel('Epoch')
plt.ylabel('Loss')
plt.title('Training Loss over Epochs')
plt.show()

@浙大疏锦行

http://www.lryc.cn/news/2402349.html

相关文章:

  • resolvers: [ElementPlusResolver()] 有什么用?
  • XHR / Fetch / Axios 请求的取消请求与请求重试
  • 机器学习-ROC曲线​​ 和 ​​AUC指标
  • Spring Boot缓存组件Ehcache、Caffeine、Redis、Hazelcast
  • 【学习记录】深入解析 AI 交互中的五大核心概念:Prompt、Agent、MCP、Function Calling 与 Tools
  • 如何有效删除 iPhone 上的所有内容?
  • AI大模型学习三十二、飞桨AI studio 部署 免费Qwen3-235B与Qwen3-32B,并导入dify应用
  • 操作系统中的设备管理,Linux下的I/O
  • 炉石传说 第八次CCF-CSP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
  • AI应用工程师面试
  • LabVIEW与Modbus/TCP温湿度监控系统
  • Cursor 1.0 版本 GitHub MCP 全面指南:从安装到工作流增强
  • 自主设计一个DDS信号发生器
  • 鸿蒙UI(ArkUI-方舟UI框架)- 使用弹框
  • 学习笔记(24): 机器学习之数据预处理Pandas和转换成张量格式[2]
  • 在不同型号的手机或平板上后台运行Aidlux
  • 【SSM】SpringBoot学习笔记1:SpringBoot快速入门
  • 1.企业可观测性监控三大支柱及开源方案的横评对比
  • Neo4j图数据库管理:原理、技术与最佳实践
  • Elasticsearch中的地理空间(Geo)数据类型介绍
  • [论文阅读] 软件工程 | 如何挖掘可解释性需求?三种方法的深度对比研究
  • 双空间知识蒸馏用于大语言模型
  • OpenCV CUDA模块特征检测------角点检测的接口createMinEigenValCorner()
  • Git 提交备注应该如何规范
  • 青少年编程与数学 02-020 C#程序设计基础 17课题、WEB与移动开发
  • Qt OpenGL 实现交互功能(如鼠标、键盘操作)
  • 【Go语言基础【3】】变量、常量、值类型与引用类型
  • 8天Python从入门到精通【itheima】-69~70(字符串的常见定义和操作+案例练习)
  • 在 Linux 中查看文件并过滤空行
  • GC1809:高性能音频接收与转换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