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C++--范围for循环详解

范围 for 循环是 C++11 引入的语法特性,用于简化遍历容器或数组元素的过程。它比传统 for 循环更简洁安全,特别适合初学者。以下是详细讲解:


基本语法

for (元素类型 变量名 : 容器/数组) {// 循环体(使用变量名访问当前元素)
}

或使用 auto 自动推断类型:

for (auto 变量名 : 容器/数组) {// 循环体
}

与普通 for 循环对比

传统遍历向量的方式:

for (vector<int>::iterator it = v.begin(); it != v.end(); ++it) 
{// 使用 *it 访问元素
}

范围 for 循环更简洁,可读性更强,且不易出错(如避免了迭代器越界等问题)。


关键特点

  1. 自动遍历:无需手动控制索引或迭代器
  2. 边界安全:自动处理开始和结束位置,避免越界
  3. 简洁性:代码更易读,减少错误

底层原理

范围 for 循环会遍历给定容器(或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在每次迭代中,它会将当前元素复制到循环变量中(注意:这里是复制)。如果你希望避免复制,特别是当容器元素较大时,可以使用引用(如 auto&const auto&)。

编译器将范围 for 转换为迭代器操作:

// 原始代码
for (auto x : container) { ... }// 等效的传统代码
for (auto it = begin(container); it != end(container); ++it) {auto x = *it;  // 注意:这里是值拷贝!...
}

使用示例

示例 1:遍历数组
int numbers[] = {10, 20, 30, 40};// 传统 for 循环
for (int i = 0; i < 4; ++i) {cout << numbers[i] << " ";
}// 范围 for 循环(更简洁!)
for (int num : numbers) {cout << num << " ";
}
// 输出:10 20 30 40
示例 2:遍历 vector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vector<string>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使用 auto 自动推断类型for (auto fruit : fruits) {cout << fruit << " ";}// 输出:Apple Banana Cherry
}

修改元素(使用引用)

若需修改容器中的元素,需使用引用 &

vector<int> scores = {80, 90, 70};// 给每个成绩加10分
for (auto& score : scores) {  // 注意 & 符号score += 10;
}// 验证结果
for (auto s : scores) {cout << s << " ";  // 输出:90 100 80
}

只读场景(使用 const 引用)

当不需要修改元素时,使用 const auto& 避免复制开销:

vector<string> 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高效只读访问(尤其对大型对象)
for (const auto& name : names) {cout << name.length() << " ";  // 输出:5 3 7
}

支持的数据类型

范围 for 循环可用于:

  • 原生数组(如 int arr[5]
  • STL 容器(vector, list, map, set 等)
  • 自定义类型(需实现 begin()end() 成员函数)
  • 初始化列表(如 {1,2,3}

注意事项

  1. 容器必须支持迭代器:范围 for 循环内部使用迭代器,因此容器必须具有 begin()end() 成员函数,或者是数组。

  2. 不能修改容器结构:在范围 for 循环中,不能添加或删除容器中的元素,否则可能导致迭代器失效,引发未定义行为。

  3. 元素访问方式

  • 使用 auto:创建元素的副本(适用于基本类型或需要修改但不影响原容器的情况)。

  • 使用 auto&:引用元素,可以修改元素(修改会影响原容器)。

  • 使用 const auto&:常量引用,只读且避免复制(适用于大对象或只读遍历)。


经典应用场景

  1. 遍历数组/容器处理数据
  2. 配合 STL 算法快速操作
  3. 处理字符串字符:
    string msg = "Hello";
    for (char c : msg) {cout << c << "-";  // 输出:H-e-l-l-o-
    }
    

建议:在 C++11 及以上版本中,优先使用范围 for 替代传统 for 循环,代码更简洁安全。掌握后你会爱上它!

http://www.lryc.cn/news/2398854.html

相关文章:

  • ISO18436-2 CATII级振动分析师能力矩阵
  • deepseek问答:torch.full() 函数详解
  • dvwa4——File Inclusion
  • MYSQL 高级 SQL 技巧
  • Spring Boot养老院管理系统源码分享
  • go|context源码解析
  • 如何在PowerBI中使用Analyze in Excel
  • 【学习记录】Element UI导入报错 * element-ui/lib/theme-chalk/index.css in ./src/main.js
  • 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笔记(基于accelerate+deepspeed分布式训练解决方案)
  • 鸿蒙UI开发——组件的自适应拉伸
  • 鸿蒙仓颉语言开发教程:自定义弹窗
  • meilisearch docker 简单安装
  • 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战:从数据清洗到图表呈现
  • 机器学习数据降维方法
  • uefi和legacy有什么区别_从几方面分析uefi和legacy的区别
  • Spring @Autowired自动装配的实现机制
  • Neo4j 数据可视化与洞察获取:原理、技术与实践指南
  • 一种基于性能建模的HADOOP配置调优策略
  • 【Stable Diffusion 1.5 】在 Unet 中每个 Cross Attention 块中的张量变化过程
  • MySQL - Windows 中 MySQL 禁用开机自启,并在需要时手动启动
  • 前端下载文件,文件打不开的问题记录
  • 小白的进阶之路系列之十一----人工智能从初步到精通pytorch综合运用的讲解第四部分
  • OpenCV CUDA模块霍夫变换------在 GPU 上执行概率霍夫变换检测图像中的线段端点类cv::cuda::HoughSegmentDetector
  • 详解一下RabbitMQ中的channel.Publish
  • 硬件学习笔记--62 MCU的ECC功能简介
  • Uiverse.io:免费UI组件库
  • 普中STM32F103ZET6开发攻略(四)
  • ck-editor5的研究 (5):优化-页面离开时提醒保存,顺便了解一下 Editor的生命周期 和 6大编辑器类型
  • [3D GISMesh]三角网格模型中的孔洞修补算法
  • 11.2 java语言执行浅析3美团面试追魂七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