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每日八股文6.1

每日八股-6.1

  • Go
    • 1.Sync.map的底层实现
    • 2.结构体的tag如何获取?
    • 3.Go实现单例模式(使用sync.Once)
    • 4.Go实现单例模式(不使用sync.Once)
    • 5.make和new的区别
    • 6.Go项目引用包为什么用_以及包的init()函数
    • 7.如何判断一个结构体是否实现了某接口?
    • 8.空interface{}和interface的底层数据结构
    • 9.不同结构体或者不同切片怎么进行比较

Go

1.Sync.map的底层实现

Sync.map有别于普通map的区别就是它可以实现map的线程安全,即多个goroutine同时对map进行操作时,不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Sync.map共有四个字段,第一个为mutex,第二个为read,第三个为dirty,第四个为misses。

mutex即为互斥锁;read字段用来存放当前map的内容,当要读取map的内容时,都是先读取read字段里面的值,在读取dirty里面的内容;dirty字段用于往map里面写数据用,写的数据会暂时存放在dirty中;读read不需要加锁,而读或写dirty都需要加锁;misses用来统计有多少次需要去读dirty里面的数据,当超过一定次数后,会把dirty里面的数据合并到read中。

type Map struct {// 加锁作用,保护 dirty 字段mu Mutex// 只读的数据,实际数据类型为 readOnlyread atomic.Value// 最新写入的数据dirty map[interface{}]*entry// 计数器,每次需要读 dirty 则 +1misses int
}

2.结构体的tag如何获取?

通过反射reflect.typeof().field().Tag.Get()获取,可参考下面的代码

func main() {type S struct {F string `species:"gopher" color:"blue"`  }s := S{}st := reflect.TypeOf(s)field := st.Field(0)fmt.Println(field.Tag.Get("color"), field.Tag.Get("species")) // blue gopher
}

3.Go实现单例模式(使用sync.Once)

首先说明什么是单例模式,单例模式即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且可以通过一个全局访问点去访问。单例模式常用于配置管理(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一个只初始化一次的配置管理器)以及日志记录(日志记录器通常只需要一个实例,以避免日志信息的混乱)。

使用sync.Once.Do(func())实现单例模式的代码如下

package singleton
import ("sync"
)
type singleton struct {}
var instance *singleton
var once sync.Once
func GetInstance() *singleton {once.Do(func() {instance =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4.Go实现单例模式(不使用sync.Once)

可以通过互斥锁来实现单例模式,但是这样做不如用sync.Once,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操作,即使现在这个实例已经被创建了,我们调用该函数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加锁,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为加锁和解锁都是有开销的。

var mu Sync.Mutex
func GetInstance() *singleton {mu.Lock()                    // 如果实例存在没有必要加锁defer mu.Unlock()if instance == nil {instance =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5.make和new的区别

make用于slice、map、channel的声明及初始化,new可以对任何数据类型进行声明;使用make不光分配内存空间,还会初始化内存空间;而使用new只会分配内存空间,如果不初始化,那么他就指向nil;make返回的是数据类型本身,而new返回的是指向该数据类型的指针。

6.Go项目引用包为什么用_以及包的init()函数

在go程序开始执行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执行各个引入包的init()函数,init()函数无法被主动调用,只能是go运行时系统自动执行。如果我们只需要引入包而不需要包里面的其他函数以及变量,我们就需要在引入时用_注释,这样go编译器就不会提示我们包引入却未被调用。

7.如何判断一个结构体是否实现了某接口?

通过反射reflect.typeof().Implements()来实现,可看下面的代码具体实现

type SayHello interface {Hello()
}
type Person struct {Name string
}
func (p *Person) Hello() {fmt.Printf("Hello, %s!
", p.Name)
}
func main() {p := &Person{}rv := reflect.TypeOf(p)//Implements里面的内容也可以替换为var iface SayHello,reflect.TypeOf(&iface).Elem()if rv.Implements(reflect.TypeOf((*SayHello)(nil)).Elem()) {  //这种方式避免了显式声明一个接口变量fmt.Println("实现了SayHello接口")}
}

8.空interface{}和interface的底层数据结构

空接口,即 interface{},可以存储任何类型的值。这是因为它没有定义任何方法。为了实现这种灵活性,它的运行时表示 (eface) 需要存储两部分信息_type和data

非空接口(例如 io.Reader、fmt.Stringer)定义了一组方法,任何具体类型都必须实现这些方法才能满足该接口。tab *itab这个字段是一个指向 itab(接口表)struct 的指针。itab 对于处理接口值上的方法调用至关重要。它存储了:

  1. 指向具体值的 _type。
  2. 指向接口本身的 _type(接口类型描述符)。
  3. 一个函数指针列表(方法表),用于指向该接口定义的方法,具体指向当前接口持有的具体类型对这些方法的实现
//空接口
type eface struct {_type *_type         //接口内部存储的具体数据的真实类型data  unsafe.Pointer //data是指向真实数据的指针
}
//非空接口
type iface struct {tab  *itabdata unsafe.Pointer //data是指向真实数据的指针
}

9.不同结构体或者不同切片怎么进行比较

使用反射reflect.DeepEqual()

http://www.lryc.cn/news/2395850.html

相关文章:

  • 【Ubuntu】摸鱼技巧之虚拟机环境复制
  • 室内VR全景助力房产营销及装修
  • jenkins集成gitlab实现自动构建
  • 【C语言练习】070. 编写代码处理C语言中的异常情况
  • Java基本数据类型、抽象类和接口、枚举、时间类、String类全面介绍
  • Spring Boot微服务架构(八):开发之初就引入APM工具监控
  • 大规模真实场景 WiFi 感知基准数据集
  • Python实现HPSO-TVAC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C分类模型项目实战
  • ck-editor5的研究 (3):初步使用 CKEditor5 的事件系统和API
  • 使用ReactNative加载HarmonyOS Svga动画
  • WPS快速排版
  • Java实现命令行图书管理系统(附完整源码)
  • 使用Docker-NVIDIA-GPU开发配置:解决 Docker NVIDIA 运行时错误方法
  • 如何更好的理解云计算和云原生?
  • 【数据结构】顺序表和链表详解(上)
  • 唯创WT2606B TFT显示灵动方案,重构电子锁人机互动界面,赋能智能门锁全场景交互!
  • WPF的UI交互基石:数据绑定基础
  • 智能穿戴新标杆:SD NAND (贴片式SD卡)与 SOC 如何定义 AI 眼镜未来技术路径
  • TCP/IP四层模型
  • 深入浅出Nacos: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配置管理利器
  • node_modules包下载不下来
  • yolo个人深入理解
  • Go语言中的布尔类型详解
  • 三方接口设计注意事项
  • 从0开始学vue:Element Plus详解
  • 互联网向左,区块链向右
  • Python6.1打卡(day33)
  • 金融全业务场景的系统分层与微服务域架构切分
  • POJO、DTO和VO:Java应用中的三种关键对象详解
  • 论文阅读笔记——Quo Vadis, Action Recognition? A New Model and the Kinetics Data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