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华为OD机试_2025 B卷_静态扫描(Python,100分)(附详细解题思路)

题目描述

静态扫描可以快速识别源代码的缺陷,静态扫描的结果以扫描报告作为输出:

1、文件扫描的成本和文件大小相关,如果文件大小为N,则扫描成本为N个金币

2、扫描报告的缓存成本和文件大小无关,每缓存一个报告需要M个金币

3、扫描报告缓存后,后继再碰到该文件则不需要扫描成本,直接获取缓存结果

给出源代码文件标识序列和文件大小序列,求解采用合理的缓存策略,最少需要的金币数。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为缓存一个报告金币数M,L<= M <= 100

第二行为文件标识序列:F1,F2,F3,…,Fn。

第三行为文件大小序列:S1,S2,S3,…,Sn。

备注:

1 <= N <= 10000
1 <= Fi <= 1000
1 <= Si <= 10

输出描述
采用合理的缓存策略,需要的最少金币数

用例

输入5
1 2 2 1 2 3 4
1 1 1 1 1 1 1
输出7
说明文件大小相同,扫描成本均为1个金币。缓存任意文件均不合算,因而最少成本为7金币。
输入5
2 2 2 2 2 5 2 2 2
3 3 3 3 3 1 3 3 3
输出9
说明

静态扫描成本优化:缓存策略的贪心解法

核心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最小化静态扫描的总成本,核心问题是:对于重复出现的文件,何时缓存报告最划算? 关键在于权衡扫描成本与缓存成本:

  • 扫描成本:每次扫描文件需支付其大小的金币(文件越大成本越高)
  • 缓存成本:缓存报告需固定支付M金币(后续相同文件可免扫描)
  • 决策关键:对每个文件标识,判断"缓存并复用"还是"每次重新扫描"更经济

贪心策略

对每个文件标识独立决策:

  • 若不缓存:总成本 = 文件大小 × 出现次数
  • 若缓存:总成本 = 第一次扫描成本 + 缓存成本
  • 选择成本更低的方案min(文件大小×频次, 文件大小 + M)

为什么贪心有效?每个文件的缓存决策相互独立,缓存一个文件不会影响其他文件的扫描成本。

解题步骤详解

1. 输入处理与参数设置

# 读取缓存成本M
M = int(input().strip())# 读取文件标识序列
file_id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读取文件大小序列
file_size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2. 构建文件分组统计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创建分组字典:记录每个标识的[频次, 总大小, 首次大小]
file_groups = defaultdict(lambda: [0, 0, None])# 遍历所有文件
for fid, size in zip(file_ids, file_sizes):# 更新出现频次file_groups[fid][0] += 1# 累加总大小(用于不缓存方案)file_groups[fid][1] += size# 记录首次出现的大小(用于缓存方案)if file_groups[fid][2] is None:file_groups[fid][2] = size

3. 计算最小成本

total_cost = 0
for fid, (count, total_size, first_size) in file_groups.items():# 不缓存方案:每次扫描cost_no_cache = total_size# 缓存方案:首次扫描+缓存cost_cache = first_size + M# 选择更经济的方案total_cost += min(cost_no_cache, cost_cache)

4. 输出结果

print(total_cost)

关键逻辑解析

1. 分组统计的重要性

  • 频次(count):决定重复扫描的成本
  • 总大小(total_size):计算不缓存方案的总成本
  • 首次大小(first_size):缓存方案只需首次扫描成本

为何记录首次大小而非任意大小?
缓存发生在首次扫描时,后续文件无论大小如何都复用结果

2. 成本比较的数学原理

决策依据的数学表达式:
min( Σsᵢ , s₁ + M )
其中:

  • Σsᵢ:所有出现位置的大小之和
  • s₁:首次出现的大小
  • M:固定缓存成本

3. 独立决策的正确性

  • 文件标识相互独立,缓存决策无耦合
  • 缓存文件A不影响文件B的扫描
  • 局部最优解之和等于全局最优解

完整代码实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def main():# 读取缓存成本M = int(input().strip())# 读取文件标识序列file_id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读取文件大小序列file_size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创建分组统计字典# 格式: {文件标识: [出现次数, 总大小, 首次大小]}file_groups = defaultdict(lambda: [0, 0, None])# 遍历所有文件for fid, size in zip(file_ids, file_sizes):# 更新出现次数file_groups[fid][0] += 1# 累加总大小file_groups[fid][1] += size# 记录首次大小if file_groups[fid][2] is None:file_groups[fid][2] = size# 计算最小总成本total_cost = 0for fid, (count, total_size, first_size) in file_groups.items():# 计算两种方案成本cost_no_cache = total_sizecost_cache = first_size + M# 选择更经济的方案total_cost += min(cost_no_cache, cost_cache)print(total_cost)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
    • 遍历文件序列:O(N)
    • 分组统计:O(N)
    • 决策计算:O(K)(K为唯一文件数,K ≤ N)
  • 空间复杂度:O(K)
    • 存储分组信息:O(K)(K为唯一文件标识数)

示例验证

示例1:

输入:

5
1 2 2 1 2 3 4
1 1 1 1 1 1 1

处理流程:

  1. 分组统计:
    • 文件1: [频次=2, 总大小=2, 首次大小=1]
    • 文件2: [频次=3, 总大小=3, 首次大小=1]
    • 文件3: [频次=1, 总大小=1, 首次大小=1]
    • 文件4: [频次=1, 总大小=1, 首次大小=1]
  2. 成本决策:
    • 文件1: min(2, 1+5)=2
    • 文件2: min(3, 1+5)=3
    • 文件3: min(1, 1+5)=1
    • 文件4: min(1, 1+5)=1
  3. 总成本:2+3+1+1=7
    输出:7

示例2:

输入:

5
2 2 2 2 2 5 2 2 2
3 3 3 3 3 1 3 3 3

处理流程:

  1. 分组统计:
    • 文件2: [频次=8, 总大小=24, 首次大小=3]
    • 文件5: [频次=1, 总大小=1, 首次大小=1]
  2. 成本决策:
    • 文件2: min(24, 3+5)=8
    • 文件5: min(1, 1+5)=1
  3. 总成本:8+1=9
    输出:9

总结

通过贪心策略解决静态扫描成本优化问题:

  1. 问题特性:重复文件可复用缓存,决策相互独立
  2. 核心洞察:缓存的价值 = 后续扫描成本节省 - 缓存成本
  3. 算法选择:分组统计 + 成本比较(O(N)时间复杂度)
  4. 优化关键
    • 小文件高频:倾向不缓存(如示例1)
    • 大文件高频:倾向缓存(如示例2)
    • 低频文件:通常不缓存

实际应用场景:编译器构建系统(如Makefile)、CI/CD流水线,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加速重复构建过程。

http://www.lryc.cn/news/2394223.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打卡训练营打卡记录day41
  • GD32F103系列工程模版创建记录
  • PH热榜 | 2025-05-24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7版) 的 详细章节目录
  • 能源领域新兴技术论坛:EMQ 实时数据引擎构建工业智能中枢
  • kafka 常用知识点
  • Vue 核心技术与实战day07
  • 关于5090安装tensorrt(python api)的过程
  • [蓝桥杯]分考场
  • CSS专题之层叠上下文
  • Nginx基础篇(Nginx目录结构分析、Nginx的启用方式和停止方式、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文件的结构、Nginx基础配置实战)
  • Kafka 的 ISR 机制深度解析:保障数据可靠性的核心防线
  • 移动安全Android——客户端静态安全
  • LeetCode 1524. 和为奇数的子数组数目
  • Redis最佳实践——安全与稳定性保障之连接池管理详解
  • 核心机制三:连接管理(三次握手)
  • HarmonyOS DevEco Testing入门教程
  • 记录一次apisix上cros配置跨域失败的问题
  • Spring Data Redis 实战指南
  • 服务器数据恢复—EMC存储raid5阵列故障导致上层应用崩了的数据恢复案例
  • 如何保护网络免受零日漏洞攻击?
  • Python打卡训练营-Day13-不平衡数据的处理
  • 【专题】神经网络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 2.qml使用c++
  • 【数据结构】字符串操作整理(C++)
  • PostgreSQL的扩展 dblink
  • c++5月31日笔记
  • Python打卡训练营Day41
  • 【Java进阶】图像处理:从基础概念掌握实际操作
  • JAVA网络编程——socket套接字的介绍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