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设计模式25——中介者模式

写文章的初心主要是用来帮助自己快速的回忆这个模式该怎么用,主要是下面的UML图可以起到大作用,在你学习过一遍以后可能会遗忘,忘记了不要紧,只要看一眼UML图就能想起来了。同时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对象行为型模式。

目录

一、概述

1.1、直观的理解:

1.2、主要角色:

1.3、描述对象之间关系的UML图:

1.4、适用场景:

二、代码举例

2.1、对象之间的关系用UML图描述如下:

2.2、Java代码如下:


一、概述

1、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1.1、直观的理解

假设现有4个同事类对象,要让他们之间可以两两交互,对比普通方式和中介者模式的区别:

可以看到,在没有使用中介者模式时每个同事类都要产生3个给对方发送消息和3个接收消息的动作,如果是有很多的同事,那么在想要修改时会非常复杂。而使用中介者后,每个同事类只需要1个给中介发消息和1个接收中介者消息的动作,同事类之间的交互都由中介者转发,且都是和中介者进行交互,大大的减少了同事类之间的耦合。

1.2、主要角色:

  • 中介者:中介者的抽象类和接口 + 具体的中介者类,协调同事类们之间的通讯
  • 同事类:同事类的抽象类和接口 + 具体的同事类,需要通讯的对象

1.3、描述对象之间关系的UML图:

(我们会发现,这相当于把同事类之间的交互控制全部放到了中介者类里,此时中介类会变得比任何一个同事类都复杂)

1.4、适用场景:

  • 一组对象以定义良好但复杂的方式进行通讯,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构混乱且难以理解
  • 一个对象引用其他很多对象并且直接与这些对象通信,导致难以复用该对象
  • 想定制一个分布在多个类中的行为,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

(注:当系统中出现多对多交互复杂的对象时,不要急着使用中介者模式,而要先反思你的系统在设计上是不是合理的)

二、代码举例

假设有两个同事类1和2要进行交互。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就不再详细分析了。但你可以把本例当做一个模板,然后灵活使用:

2.1、对象之间的关系用UML图描述如下:

2.2、Java代码如下:

同事类的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同事类1: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1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1(Mediator mediator) {super(mediator);}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this.mediator.send(message, this);}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同事1收到信息:" + message);}
}

同事类2: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2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2(Mediator mediator) {super(mediator);}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this.mediator.send(message, this);}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同事2收到信息:" + message);}
}

中介者的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Mediator {public abstract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Colleague colleague);
}

具体的中介者的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1 colleague1;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2 colleague2;public void setColleague1(ConcreteColleague1 colleague1) {this.colleague1 = colleague1;}public void setColleague2(ConcreteColleague2 colleague2) {this.colleague2 = colleague2;}@Override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Colleague colleague) {if (colleague == this.colleague1){this.colleague2.notify(message);} else{this.colleague1.notify(message);}}
}

主程序(发起请求的类):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ncreteMediator mediator = new ConcreteMediator();ConcreteColleague1 colleague1 = new ConcreteColleague1(mediator);ConcreteColleague2 colleague2 = new ConcreteColleague2(mediator);mediator.setColleague1(colleague1);mediator.setColleague2(colleague2);colleague1.send("你好吗?");colleague2.send("我很好。");}
}

这里就不再举例了,可以把上面的Java例子复制到你本地,运行main函数试一下加深理解。这些代码都是我自己学习的时候根据一些教材手敲的,不存在bug可以直接运行。

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就请点个赞给作者一点鼓励吧!如果有建议,也请评论指教和讨论!

http://www.lryc.cn/news/2393394.html

相关文章:

  • 阿里云配置安全组策略开放端口
  • uniapp 搭配uviwe u-picker 实现地区联栋
  • win10电脑时间同步失败的解决方法
  • 每日c/c++题 备战蓝桥杯(Cantor 表)
  • 代码随想录打卡|Day53 图论(Floyd 算法精讲 、A * 算法精讲 (A star算法)、最短路算法总结篇、图论总结 )
  • yum安装nginx后无法通过服务方式启动
  • 数据基座觉醒!大数据+AI如何重构企业智能决策金字塔(下)
  • 在线博客系统【测试报告】
  • Void:免费且隐私友好的 AI 编码利器,挑战 Cursor 地位?
  • Elasticsearch的写入流程介绍
  • 【PCB工艺】PCB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 WPF事件处理器+x名称空间
  • 具身智能:OpenAI 的真正野心与未来展望
  • mybatis的mapper对应的xml写法
  • Lyra学习笔记2 GFA_AddComponents与ULyraPlayerSpawningManagerComponent
  • 个人健康中枢的多元化AI软件革新与精准健康路径探析
  • 使用 Redis 作为向量数据库
  • Matlab实现LSTM-SVM时间序列预测,作者:机器学习之心
  • 美国服务器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命令
  • 开源软件协议大白话分类指南
  • JAVA 集合的进阶 泛型的继承和通配符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05-决策树01
  • 下一代液晶显示底层技术与九天画芯的技术突围
  • [NOIP 2001 普及组] 求先序排列 Java
  • Rockey Linux 安装ffmpeg
  • STM32 Modbus RTU从机开发实战:核心实现与五大调试陷阱解析
  • Python----目标检测(《Fast R-CNN》和Fast R-CNN)
  • iEKF的二维应用实例
  • 机器学习中的线性回归: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解析
  • 【通关文件操作(下)】--文件的顺序读写(续),sprintf和sscanf函数,文件的随机读写,文件缓冲区,更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