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每日c/c++题 备战蓝桥杯(Cantor 表)

Cantor 表的探究与实现

在数学中,有理数的可枚举性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结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经典问题,并分享一段精心编写的代码,揭开这一数学奥秘的神秘面纱。

问题背景

在 19 世纪末,伟大的数学家康托尔(Georg Cantor)证明了有理数是可枚举的。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 Z 字形排列方式,将所有的有理数按顺序排列在一个无限表格中,从而使每个有理数都能被唯一地枚举出来。

这种排列方式的规律如下:

  • 第一层只有分数 1/1。
  • 第二层包含分数 1/2 和 2/1。
  • 第三层包含分数 1/3、2/2 和 3/1。
  • 第四层包含分数 1/4、2/3、3/2 和 4/1。
  • 此类依推,每一层的分数个数递增。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每个有理数都可以被唯一地映射到一个整数,从而证实了有理数的可数性。

解题思路

面对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有效的算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整数 n,快速且准确地找到对应的有理数。以下是解决该问题的详细思路:

1. 确定层级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给定的整数 n 所在的层级(即第几层)。每一层的分数个数遵循一定的规律:第 t 层的分数个数为 t。因此,第 t 层的起始位置可以通过公式 t*(t-1)/2 +1 来计算,而结束位置则是 t*(t+1)/2。

通过不断累加每一层的分数个数,直到累计值不超过 n 的最大位置,我们就能确定 n 所在的层级。例如,如果 n=7,我们发现它位于第 4 层(第 4 层的起始位置是 7,结束位置是 10)。

2. 判断奇偶性

每一层的排列方向交替变化。这使得奇数层和偶数层的分子、分母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 偶数层:分子从大到小递减,分母从小到大递增。
  • 奇数层:分子从小到大递增,分母从大到小递减。

因此,在确定层级后,需要根据层级的奇偶性来调整分子和分母的计算方式。

3. 计算分子和分母

在确定层级 t 后,我们需要计算出该层的起始位置 s。然后,根据 n 与 s 的差值,逐步调整分子和分母的值,直到找到对应的有理数。

例如,假设我们已经确定 n=7 位于第 4 层,且第 4 层为偶数层,那么起始位置 s=7(即该层的第一个分数是 1/4)。此时,n刚好等于s,所以对应的分数就是起始分数,即 1/4。

如果 n 不等于起始位置,我们需要在该层内逐步调整分子和分母。例如,假设 n=8,那么它位于第 4 层的第二个位置。此时,分子会减 1,分母会加 1,得到分数 2/3。

代码实现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n;cin >> n;int s = 1;int t = 1;// 确定层级while (s <= n) {t++;s = t * (t + 1) / 2;}t--;// 判断奇偶性并计算分子分母if (t % 2 == 0) {int zi = t + 1, mu = 1;s = t * (t + 1) / 2;if (s == n) {cout << t << "/1";} else {for (int i = 1;; ++i) {if (s + i == n) {cout << zi << "/" << mu;break;} else {zi--;mu++;}}}} else {int zi = 1, mu = t + 1;s = t * (t + 1) / 2;if (s == n) {cout << "1/" << t;} else {for (int i = 1;; ++i) {if (s + i == n) {cout << zi << "/" << mu;break;} else {zi++;mu--;}}}}return 0;
}

让我们详细解析一下这段代码的逻辑:

  1. 输入读取和变量初始化:首先读取输入的整数 n,并初始化变量 s 和 t 用于计算层级。
  2. 确定层级:通过循环不断累加每一层的分数个数,直到找到包含 n 的层级 t。
  3. 判断奇偶性:根据层级 t 的奇偶性,确定该层的排列方向。
  4. 计算起始位置和分子分母:计算该层的起始位置 s,并根据起始位置和 n 的差值,逐步调整分子和分母的值。
  5. 输出结果:当找到对应的分数时,输出结果。

总结

通过以上探索,我们不仅理解了康托尔表的规律,还成功实现了能够根据整数 n 快速定位对应有理数的代码。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编程的完美结合,以及通过逻辑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希望这篇博客能为你带来启发,也期待你在编程的世界中发现更多奇妙的奥秘!

http://www.lryc.cn/news/2393390.html

相关文章:

  • 代码随想录打卡|Day53 图论(Floyd 算法精讲 、A * 算法精讲 (A star算法)、最短路算法总结篇、图论总结 )
  • yum安装nginx后无法通过服务方式启动
  • 数据基座觉醒!大数据+AI如何重构企业智能决策金字塔(下)
  • 在线博客系统【测试报告】
  • Void:免费且隐私友好的 AI 编码利器,挑战 Cursor 地位?
  • Elasticsearch的写入流程介绍
  • 【PCB工艺】PCB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 WPF事件处理器+x名称空间
  • 具身智能:OpenAI 的真正野心与未来展望
  • mybatis的mapper对应的xml写法
  • Lyra学习笔记2 GFA_AddComponents与ULyraPlayerSpawningManagerComponent
  • 个人健康中枢的多元化AI软件革新与精准健康路径探析
  • 使用 Redis 作为向量数据库
  • Matlab实现LSTM-SVM时间序列预测,作者:机器学习之心
  • 美国服务器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命令
  • 开源软件协议大白话分类指南
  • JAVA 集合的进阶 泛型的继承和通配符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05-决策树01
  • 下一代液晶显示底层技术与九天画芯的技术突围
  • [NOIP 2001 普及组] 求先序排列 Java
  • Rockey Linux 安装ffmpeg
  • STM32 Modbus RTU从机开发实战:核心实现与五大调试陷阱解析
  • Python----目标检测(《Fast R-CNN》和Fast R-CNN)
  • iEKF的二维应用实例
  • 机器学习中的线性回归: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解析
  • 【通关文件操作(下)】--文件的顺序读写(续),sprintf和sscanf函数,文件的随机读写,文件缓冲区,更新文件
  • mysql的Memory引擎的深入了解
  • 尚硅谷-尚庭公寓部署文档
  • 使用函数证明给定的三个数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 【数据结构】——二叉树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