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嵌入式开发--STM32G431无法正常运行程序,BOOT0与CAN冲突

故障现象

今天开发STM32G431时遇到一个问题,板子打样回来后,焊接完成,可以烧程序,可以读FLASH,却死活不能运行,也不能进仿真调试。

故障定位

经过排查,发现将隔离芯片π121M31拆除,MCU可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可以进仿真调试。所以确定故障与相关引脚有关。

原理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到的引脚是PB8和PB9。
PB8是兼用于BOOT0,所以将PB8用一个100K的电阻下拉到地,这个方式以前用过没有问题。

CAN相关的电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电路以前也用过,也没有问题。

由此基本可以确定故障是由于BOOT0的电平变高,导致MCU进入了内部BOOTLOAD模式或SRAM模式,这个就没有深究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运行FLASH的程序。

测量U9的4脚输出为高电平,由此确定故障原因,就是BOOT0脚在复位时处于高电平状态,导致MCU不能进入FLASH程序运行。

问题解决

尝试将PB8连接的下拉电阻改为10K,无效。
尝试U8的1脚断开,MCU可以正常工作。于是考虑将U8的供电改为缓启动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源缓启动是解决了,MCU还是不能正常工作。
原因也很简单,上电复位的RC电路时间常数和这个一模一样,这就导致缓启动没有产生效果。
于是再改电路,将电阻改为36K,电容改为20uF,时间常数从原先的0.1秒变为0.72秒,多出来的0.62秒就是实际的缓启动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改之后,电路正常工作,可以正常启动进调试,缓启动后,U8上的电压也能达到正常的3.3V。
需要注意的是,软件中需要增加一个延时,不然的话,在缓启动期间收发数据,就会造成数据丢失。

再次改进

按上图虽然可以正常启动,但是只能在上电时工作一次。在带电调试时,需要频繁的按复位键和进Debug,这时上面的电路就不能工作了。因为当按下复位键时,+3.3V电源依然存在,RC充电电路并没有一个放电的过程。继续改进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下复位键时,RESET被拉低到地,这时PQ3导通,将PC17放电,松开复位键后,RESET电压上升 ,PQ3逐渐截止,PC17和PR7就开始了重新充电的过程,这样+3.3_DELAY就会有一个低电平的持续时间,此时PC17和PR7的取值可以变小,时间常数可以按图取到0.1秒甚至更小。

其他类似的不启动问题,也可以参照这个解决方法。

CAN参数配置

顺便记录一下CAN的参数配置,主时钟频率160M,CAN波特率为1MH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2387888.html

相关文章:

  • 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sqlite3
  • 程序环境与预处理
  • RT Thread Nano V4.1.1 rtconfig.h 注释 Configuration Wizard 格式
  • 《Java 单例模式:从类加载机制到高并发设计的深度技术剖析》
  • JSONP跨域原理全解析
  • 【MySQL】第11节|MySQL 8.0 主从复制原理分析与实战(一)
  • 全志F1c200开发笔记——移植根文件系统
  • [yolov11改进系列]基于yolov11引入自注意力与卷积混合模块ACmix提高FPS+检测效率python源码+训练源码
  • Java NIO编程:构建高性能网络应用
  • 如何实现高性能超低延迟的RTSP或RTMP播放器
  • 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sar
  • RabbitMQ 集群与高可用方案设计(三)
  • Linux的读写屏障
  • Vue中的 VueComponent
  • C语言数据结构-单向链表
  • 小样本分类新突破:QPT技术详解
  • Excel常用公式全解析(1):从基础计算到高级应用
  • C++ STL 容器:List 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 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ab(Apache Benchmark)
  • 与 PyCharm 官方沟通解决开发环境问题记录(进展:官方已推出2个新的修复版本)
  • Python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实现
  • Vue快速上手(业务、技术、报错)
  • taro + vue3 实现小程序sse长连接实时对话
  • 使用MATLAB求解微分方程:从基础到实践
  • 基于MATLAB的大规模MIMO信道仿真
  • 如何在 Windows 和 Mac 上擦拭和清洁希捷外置硬盘
  • Vue 3.0 中状态管理Vuex 与 Pinia 的区别
  • 第三届黄河流域网安技能挑战赛复现
  • python 生成复杂表格,自动分页等功能
  • 2025年高防IP与游戏盾深度对比:如何选择最佳防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