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人脸识别技术合规备案最新政策详解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从技术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替代、监管体系四方面构建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治理框架,旨在平衡技术发展与安全风险。

一、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

公共场所使用限制:仅在“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情况下,方可在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且必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防止技术过度侵入私人领域。

私密空间禁止:明确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等私密空间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科研例外条款:为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算法训练活动预留空间,允许在合规框架内突破常规限制,促进技术创新。


二、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与同意机制:要求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单独同意”,用户有权便捷撤回同意,防止“一揽子授权”。

数据存储规范:确立“设备内存储+最短必要期限”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取得单独同意外,人脸信息不得通过互联网传输,保存期限不得超过处理目的所需。

三、倡导技术替代方案

非唯一性原则: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时,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防止技术霸权。

鼓励国家认证渠道: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提升安全性,减少信息重复采集。

四、构建监管体系

备案制度:要求信息存储量达10万人即需省级网信部门备案,增强行业透明度。

多部门协同监管:网信部门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流程联动监管。

社会监督渠道:任何组织、个人均可投诉举报违法行为,激活公众参与技术治理的能动性。


五、平衡发展与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信息需监护人同意,并制定专门规则,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

司法实践回应:总结杭州“AI换脸技术”侵权案等司法案例,对技术异化风险进行制度性回应,确保技术“以人为本”。

该办法既禁止技术滥用,又为科研攻关留出空间;既强化个人权利,又避免阻碍技术进步,为全球人脸识别技术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http://www.lryc.cn/news/2387260.html

相关文章:

  • (16)高性能风控系统设计
  • AStar低代码平台-脚本调用C#方法
  • 企业级RAG技术实战指南:从理论到落地的全景解析
  • getline()跳过输入
  • 【八股战神篇】RabbitMQ高频面试题
  • 高阶数据结构——红黑树实现
  • 互联网大厂Java求职面试:AI与大模型应用集成中的架构难题与解决方案
  • 安卓学习笔记-声明式UI
  • AI天气预报进入“大模型时代“:如何用Transformer重构地球大气模拟?
  • 本地项目如何设置https(2)——2025-05-19
  • 数据结构第3章 线性表 (竟成)
  • JAVA面试复习知识点
  • 项目中的流程管理之Power相关流程管理
  • SLOT:测试时样本专属语言模型优化,让大模型推理更精准!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 10 章 - 控制单元的设计
  • 【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
  • PyTorch入门-torchvision
  • LVS负载均衡群集技术深度解析
  • 18、Python字符串全解析:Unicode支持、三种创建方式与长度计算实战
  • 5月27日复盘-Transformer介绍
  • CSV数据处理全指南:从基础到实战
  • MyBatis-Plus一站式增强组件MyBatis-Plus-kit(更新2.0版本):零Controller也能生成API?
  • 实时数仓flick+clickhouse启动命令
  • 【Git】Commit Hash vs Change-Id
  • Netty学习专栏(六):深度解析Netty核心参数——从参数配置到生产级优化
  • 服务器磁盘按阵列划分为哪几类
  • 在WPF中添加动画背景
  • 【KWDB创作者计划】_KWDB分布式多模数据库智能交通应用——高并发时序处理与多模数据融合实践
  • Android 中的 ViewModel详解
  • Java集合框架与三层架构实战指南:从基础到企业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