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网络I/O学习-poll(三)

一、为什么要用Poll

由于select参数太多,较于复杂,调用起来较为麻烦;poll对其进行了优化

二、poll机制

poll也是一个系统调用,每次调用都会将所有客户端的fd拷贝到内核空间,然后进行轮询,判断IO是否就绪,然后返回就绪的客户端数量。
底层也是select的实现,但是相比于select,poll解决了其参数的限制问题。

struct pollfd{int fd;                 //传入需要处理客户端的fdshort events;           //判断是否可读,可写或者可出错short revents;          //返回该客户端是否真正可读,可写或者可出错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const struct timespec *tmo_p);
/*
fds: 需要进行处理的客户端
nfds: 表示fds的数量,最大不可超过fds的边界值,因为是从0开始索引,一般 + 1
tmo_p: 超时时间,< 0 代表永久阻塞, ==0 代表立即响应,不阻塞, > 0 等待具体时间,单位毫秒
return value: 失败就是-1,成功就是fds的数量
*/

三、具体实操

1、创建pollfd数组,用于存放客户端的fd,以及事件类型

struct pollfd fds[1024]={0};              
fds[socketfd].fd = socketfd;        //将监听描述符加入到数组中
fds[socketfd].events = POLLIN;      //监听可读事件

2、调用poll函数,阻塞等待事件发生

int maxfd = socketfd;             //对集合遍历的最大值,集合也有边界,从0开始
while(true){int nready = poll(fds, maxfd + 1, -1);    //等待IO就绪cout<<"nready:"<<nready<<endl;if(nready < 0){                //出错处理cout << "select error:" << strerror(errno) << endl;continue;}else{//accept操作,此处省略}//recv操作,此处省略
}

3、遍历就绪的客户端,处理新连接,accept操作

if(fds[socketfd].revents & POLLIN){         //是否可读,可读那就接收数据=====acceptint clientfd = accept(socket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addr, &len);cout<<"clientfd:"<<clientfd<<endl;       //获取到客户端的连接描述符fds[clientfd].fd = clientfd;fds[clientfd].events = POLLIN | POLLERR;    //监听可读事件和错误事件if(clientfd > maxfd){               //更新遍历的边界,回收旧的连接,更新边界值maxfd = clientfd;}
}

4、recv操作,接收数据

//recv处理
for(int i = socketfd + 1; i <= maxfd; i++){cout<<"i:"<<i<<endl;if(fds[i].revents & POLLIN){                 //判断IO是否可读char buffer[1024] = {0};int count = recv(i, buffer, 1024, 0);if(count == 0){cout<<"client close"<<endl;close(i);fds[i].fd = -1;                //将无效的描述符设置为-1,防止下次遍历出错fds[i].events = 0;                //将无效的描述符的事件设置为0,防止下次遍历出错continue;}cout << "buffer:" << buffer << endl;//返回信息count = send(i, buffer, count,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总结

1、poll是对select的优化,解决了select的参数限制问题。

2、select的fd存在数量上的限制,虽然在使用pollfd时,会对其进行设置范围,但是不会像select一样,有底层代码进行限制。

http://www.lryc.cn/news/2379900.html

相关文章:

  • k8s(12) — 版本控制和滚动更新(金丝雀部署理念)
  • 【git config --global alias | Git分支操作效率提升实践指南】
  • chrome源码中WeakPtr 跨线程使用详解:原理、风险与最佳实践
  • 【Go】从0开始学习Go
  • Windows 安装显卡驱动
  • 模块与包的导入
  • Google设置app-ads.txt
  • docker安装rockerMQ
  • 交叉引用、多个参考文献插入、跨文献插入word/wps中之【插入[1-3]、连续文献】
  • PLC双人舞:profinet转ethernet ip网关奏响施耐德与AB的协奏曲
  • Image and depth from a conventional camera with a coded aperture论文阅读
  • 缺乏团队建设活动,如何增强凝聚力?
  • 特征筛选方法总结
  • 力扣HOT100之二叉树:230. 二叉搜索树中第 K 小的元素
  • pinia.defineStore is not a function
  • 入职软件开发与实施工程师了后........
  • PCL点云库点云数据处理入门系列教材目录(2025年5月更新....)
  • Linux面试题集合(5)
  • python动漫论坛管理系统
  • 【ubuntu24.04】pycharm 死机结束进程
  • Java 中Supplier延迟生成值的原因
  • 设置windows10同时多用户登录方法
  • Web 技术与 Nginx 网站环境部署
  • 分组背包问题:如何最大化背包价值?
  • nodejs快速入门到精通1
  • FP8精度革命:Hopper架构下大模型训练的误差传播控制方法
  • 手动制做一个Transformer
  • 已解决——如何让网站实现HTTPS访问?
  • WebRTC技术EasyRTC嵌入式音视频通信SDK助力智能电视搭建沉浸式实时音视频交互
  • Unreal Engine: Windows 下打包 AirSim项目 为 Linux 平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