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机器视觉系统工业相机的成像原理及如何选型

机器视觉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视觉功能,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获取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测量、检测和定位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其目的是让机器能够理解和解释视觉信息,从而做出决策或执行任务。简单来说,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机器视觉系统

图像处理流程

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变成有序的电信号。

一、工业相机的工作原理

1.图像采集:通过镜头收集被拍摄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将其聚焦在图像传感器上。

2.光电转换:图像传感器(常见的有 CCD 和 CMOS)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 CMOS 传感器为例,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感光二极管,光线照射时产生与光强成正比的电荷,进而被转换为电压信号。

3.信号处理:转换后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数字图像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后续分析。

二、工业相机的分类

  1. 按图像传感器类型:分为 CCD工业相机和 CMOS工业相机。

  2. 按输出色彩:分为彩色工业相机和黑白(单色)工业相机。

  3. 按扫描方式:面阵工业相机和线阵工业相机。

  4. 按输出信号方式分:模拟工业相机、数字工业相机。

  5. 按响应频率范围分:可见光(普通)相机、红外相机、紫外相机等。

  6. 按照光谱波段数量来分,可分为高光谱相机和多光谱相机。

  7. 按照成像维度分:2D工业相机和3D工业相机

  8. 特殊工业相机:偏振工业相机。

三、工业相机的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作为工业相机核心部件,其靶面的大小,往往直接关系到成像的质量。通常来讲,图像的成像质量与像素的大小成正比。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图像传感器,如果分辨率越高,那么像素尺寸就越小,其成像质量也就会越差。

工业上的1/2.3’CMOS传感器,分辨率通常只在500万像素级别,而 民用的1/2.3’CMOS传感器,则分辨率可以做到1600万像素甚至更高的级别。因此工业相机的成像质量往往要比民用的相机成像质量要好;同时,如果相同分辨率的相机,传感器面积越大,则其单位像素的面积也越大,成像质量也会越好。同样的500万像素的相机,2/3’的传感器成像质量就要好于1/2’的。

常见的传感器尺寸

四、相机如何选型

1. 明确应用需求

检测目标:尺寸、速度、精度、缺陷类型(如表面划痕、尺寸测量等)。

环境条件:光照(自然光/人工光源)、温度、振动、粉尘等。

输出要求:是否需要实时分析、数据存储或与其他设备(如PLC)通信。

2. 核心参数选型

(1) 分辨率

公式计算: 分辨率≥被测物尺寸/检测精度×安全系数。例如:检测10mm物体,要求0.05mm精度,需至少200万像素(1600×1200)。

(2) 传感器类型

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适合高速运动物体(如流水线),避免拖影。

滚动快门(Rolling Shutter):静态或低速场景,成本低。

传感器尺寸:越大则通光量越高,但需匹配镜头像场。

(3) 帧率(FPS)

计算: 帧率≥产线速度/检测步长(单帧视野)。例如:产线速度1m/s,每帧视野10mm,则至少需100FPS。

高速场景:选择Camera Link或CoaXPress接口(如500FPS以上)。

(4) 像元尺寸

小像元(如1.4μm):高分辨率但低感光,需强光源。

大像元(如5.5μm):低照度表现好,适合弱光环境。

(5) 光谱响应

可见光(400-700nm):常规检测。

近红外(700-1000nm):穿透性检测(如硅片内部缺陷)。

紫外或X光:特殊材料分析。

3. 接口选择

接口类型

带宽

传输距离

典型应用

USB3.0

400MB/s

<5m

低成本、中低速检测

GigE

120MB/s

100m

远距离、多相机同步

Camera Link

850MB/s

10m

高速、高分辨率

CoaXPress

6.25GB/s

100m+

超高速、4K/8K成像

5GigE/10GigE

500MB/s~1GB/s

100m

平衡速度与距离需求

4. 镜头选型匹配

焦距计算: 焦距=工作距离×传感器尺寸/视野(FOV)

镜头类型: 远心镜头:高精度尺寸测量(无透视误差)。

FA镜头:通用场景,成本低。

变焦镜头:视野需频繁调整的场景。

5. 其他关键因素

动态范围(HDR):高对比度场景(如焊接检测)需100dB以上。

触发模式:硬件触发(光电传感器同步)或软件触发。

防护等级:IP67(防尘防水)适用于户外或恶劣环境。

软件支持:兼容Halcon、LabVIEW或定制SDK开发。

五、相机选型注意事项

1、相机类型

对于静止检测或者一般低速的检测,优先考虑面阵相机,对于大幅面高速运动或者滚轴等运动的特殊应用考虑使用线阵相机。根据检测的速度,选择相机的帧率一定要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要在相机的曝光和传输时间内完成。而在实际检测中实现同样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相机的选择也就有了更多空间。

2、相机帧率

相机的帧率决定着设备的测量效率,如相机的帧率是30FPS,则每秒钟最多拍摄30次。通常来说,相机的分辨率越低,同样的接口,帧率也会越高;而分辨率越高,帧率也会越低。帧率*分辨率≤总线带宽,即在接口一定(总线带宽已经确定),分辨率一定时,帧率也是有其最大值的。即要想相机的分辨率快,又要想相机的帧率高,那么就需要找更大带宽的总线,也就是相机的输出接口。

3、相机的曝光时间

相机的最小曝光时间,可以决定目标的运动速度。或者反过来说,目标的运动速度,对相机的最小曝光时间提出了要求。

假设我们的目标运动速度是1mm/S,我们的测量精度是0.01mm/pixel,那么我们必须考虑,物体的运动引起的拖影必须要小于我们的精度0.01mm,目标移动0.01mm,需要用时10ms,这就要求我们的相机的曝光时间必须小于10ms,如果大于这个曝光时间,那么仅仅物体运动引起的模糊就会大于0.01mm,这时我们的精度已经无法达到0.010.01mm/pixel了。

4、与镜头的匹配

传感器芯片尺寸需要小于或等于镜头的靶面尺寸,C 或CS 安装座也要匹配(或者增加转接口)。

http://www.lryc.cn/news/612876.html

相关文章:

  • OpenCV图像处理入门实战指南
  • 为什么需要日志收集系统
  • 【运维】自动化生产环境部署工作流
  • Mac/Windows跨平台PDF与AI高效解决方案
  • day 48 模型的可视化与推理
  • 连续最高天数的销售额(动态规划)
  • 3D 软件在游戏开发中的全链路应用:从原型到上线的实战解析
  • 音乐创作好助手—— 蘑兔音乐
  • 【自动驾驶】《Sparse4Dv3》代码学习笔记
  • uniapp/uniappx实现图片或视频文件选择时同步告知权限申请目的解决华为等应用市场上架审核问题
  • 行业应用案例:MCP在不同垂直领域的落地实践
  • 学深度学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推荐的书籍?
  • 深入解析Java类加载机制:双亲委派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开源大模型实战:GPT-OSS本地部署与全面测评
  • Android 之 Jetpack - Lifecycle
  • 告别复杂配置!cpolar让Prometheus监控突破网络限制
  • 【PHP 接口(Interface)完全入门指南】
  • 力控汽车零部件冲压MES系统方案
  • 汽车线束设计—导线的选取
  • 亚远景-ISO 42001:汽车AI安全的行业标准新趋势
  • 数字孪生系统让汽车工厂虚实联动预测维护少停机
  • Flink-1.19.0-核心源码详解
  • Linux图文理解进程
  • Android-Kotlin基础(Jetpack①-ViewModel)
  • 软件测试中,pytest 运行完成后,如何自动发送邮件?
  • 解密MVCC: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库并发
  • Linux学习-数据结构(二叉树)
  • 【物联网】基于树莓派的物联网开发【24】——树莓派安装influxDB时序数据库
  • 关于AI应用案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和生成式AI四大领域的详细技术分析。
  • 时序数据库的功能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