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根据用户id自动切换表查询

允许一个付费用户插入10万条任务,如果用户很多,那我的这两个表就会造成数据量过大,我想的是根据user_id来进行分表存储,16个表,user_id对16取余这样去存储更新和查询

<?phpnamespace app\model;use support\Model;
use support\Db;/*** 任务完成记录模型*/
class TaskRecord extends Model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array $attributes = []){$userId = session('user_id');$data_table = $this->getTable();$suffix = $userId % 16;$this->table = 'ss_task_records_' . $suffix;$result = Db::schema()->hasTable($this->table);if (empty($result)) {Db::update('create table '  . $this->table . ' like ' .   $data_table);}parent::__construct($attributes);}

实现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即在模型的 __construct 方法里根据 user_id 动态切换表名,并自动建表。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对调用方透明,无需修改大部分业务代码,确实可以极大简化分表迁移的工作量。

但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和优化,否则会有隐患:


1. session(‘user_id’) 的局限

  • 你在 __construct 里用 session('user_id'),但模型实例化时不一定总有 session(如后台批量脚本、队列、定时任务、跨用户查询等)。
  • 如果模型被用于跨用户查询(如统计、排行、批量操作),此时 session 里的 user_id 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user_id,甚至没有 session。

建议:

  • 只在明确是“当前登录用户”操作时用 session,其他情况建议通过参数传递 user_id。
  • 可以考虑提供一个静态工厂方法,如 TaskRecord::tableForUser($userId),让特殊场景下手动指定。

2. Eloquent 查询构造器的兼容性

  • 你这样写后,TaskRecord::where('user_id', $uid)->get() 这种代码会自动路由到分表,只要实例化时能拿到 user_id,确实无需大改。
  • 但如果你有跨用户的查询,比如 TaskRecord::whereIn('user_id', [1,2,3])->get(),这时只会查一张表,查不到其它分表的数据。

建议:

  • 明确文档/注释,只支持单用户维度的查询,全局/跨用户聚合需特殊处理(如 union all)。

3. 自动建表的风险

  • 你在 __construct 里自动建表,每次实例化模型都会检查和建表,这会带来性能损耗,且有并发建表的风险。
  • 建议分表建表用脚本提前建好,不要在业务代码里自动建表。

4. 兼容性和扩展性

  • 你现在的实现对 insert/update/delete/select 都有效,只要 user_id 能拿到,确实不用大改业务代码。
  • 但如果后续要扩展为 32/64 张表,建议把分表数做成常量或配置项。

5. 推荐的改进写法

class TaskRecord extends Model
{protected $table;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array $attributes = [], $userId = null){$userId = $userId ?? session('user_id');if (!$userId) {throw new \Exception('user_id不能为空');}$suffix = $userId % 16;$this->table = 'ss_task_records_' . $suffix;parent::__construct($attributes);}// 静态工厂方法,适合批量/脚本/特殊场景public static function tableForUser($userId){$suffix = $userId % 16;$instance = new static([], $userId);$instance->setTable('ss_task_records_' . $suffix);return $instance;}
}
  • 业务代码里大部分情况不用变,特殊场景用 TaskRecord::tableForUser($userId)

6. StarRecord 也建议同理实现


总结

  • 你的实现对绝大多数“单用户”业务场景是没问题的,确实可以做到“对业务代码无感知”。
  • 但要注意session依赖、自动建表性能、跨用户查询、分表数扩展等问题。
  • 推荐提前建好分表,session获取不到时抛异常或用静态工厂方法传递 user_id。

如需分表建表脚本、分表助手Trait、批量查询方案等,可以随时补充。你的思路是对的,只需注意上述细节即可让系统更健壮!

http://www.lryc.cn/news/592509.html

相关文章:

  • 7月18日总结
  • UNet改进(23):如何用SLCAM模块提升UNet的分割性能
  • Linux C 进程间通信基本操作
  • 对Yii2中开启`authenticator`后出现的跨域问题-修复
  • 高通8255 Android Virtio Virtio-SPI 配置方法
  • 当OT遇见IT:Apache IoTDB如何用“时序空间一体化“技术破解工业物联网数据孤岛困局?
  • RSTP技术
  • 图书系统(新)
  • 文件上传 ,显示文件列
  • [3-02-01].第01章:框架概述 - Spring生态
  • QT窗口(4)-浮动窗口
  • 如何阅读Spring源码
  • JavaSE -- 数据操作流
  • 亚马逊广告高级玩法:如何通过ASIN广告打击竞品流量?
  • 利用steps()分步实现奔跑的小熊案例
  • IDEA 中 Maven 配置:当前项目与新项目的统一设置方法
  • 基于单片机金沙河粮仓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STM32之L298N电机驱动模块
  • Maven 配置文件核心配置:本地仓库、镜像与 JDK 版本
  • JVM常用运行时参数说明
  • sizeof和strlen的区别
  • 【AI News | 20250717】每日AI进展
  • 通信算法之294:LTE系统中的整数倍频偏估计
  • 【数据结构初阶】--双向链表(一)
  • 【Python】python 爬取某站视频批量下载
  • stack and queue 之牛刀小试
  • SymAgent(神经符号自学习Agent)
  • 实习十三——传输层协议
  • 多级反馈队列
  • JS获取 CSS 中定义var变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