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

每个磁盘的表面都有高速扫过的记录磁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磁盘上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微小的磁化金属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以一种肉眼无法分辨的形式存在。很多组微小颗粒形成的磁化图案记录形成了数据。每一组,又称之为比特(b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微粒都按照自身的磁性排列,形成两种状态之一,对应0或者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比特信息通过电磁铁转换成电流,数据就能被读写到硬盘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块磁铁会产生一个强大磁场,足以改变金属微粒的磁性。

当信息写入磁盘,驱动使用磁读取器将其还原成有意义的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似于留声机针将唱片纹路转化成音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每一比特必须写在磁盘的实体表面上,所以我们总在寻求方法增加磁盘磁录密度。或者说是增加每平方厘米能塞下的比特数。

在过去的数十年,电脑储存容量及性能的大幅度增长遵循着一种模式,称为"摩尔定律"。

这一定律于1975年预测信息密度每两年会增长一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若每平方厘米超过15.5千兆,继续缩小磁性颗粒,或者将它们塞得更紧,则会导致"超顺磁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当磁粒体积过小,它的磁性很容易受到热能干扰。导致比特的朝向发生混乱,从而引起数据丢失。

参考资料:几分钟带你了解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http://www.lryc.cn/news/56550.html

相关文章:

  • 掌握TypeScript:10个最佳实践提高代码质量
  • 【面试】Kafka面试题
  • 【C++学习】map和set的使用
  • 企业电子招投标采购系统——功能模块功能描述+数字化采购管理 采购招投标
  • 4.6--计算机网络之TCP篇之TCP的连接建立--(复习+深入)---好好沉淀,加油呀
  • Pytorch 数据产生 DataLoader对象详解
  • Linux文件系统介绍
  • Java高频必背面试题基础篇02
  • 蓝桥杯—stm32g431rbt6串口中断和定时器输出pwm学习
  • zed驱动的安装 及 遇到问题 及 ros标定
  • 打车代驾顺风车货车租运系统开发功能(司机端)
  • CT剂量及描述方法详细介绍
  • Spring Boot应用优雅关闭
  • 【实用技巧】7-Zip如何加密压缩文件?
  • Anaconda详细安装使用
  • git放弃修改,强制覆盖本地代码
  • 大数据自我进阶(数据仓库)-暂未完全完成
  • Springmvc中跨服务器文件上传
  • 常见漏洞扫描工具AWVS、AppScan、Nessus的使用
  • Vue学习——【第二弹】
  • 恐怖的ChatGPT!
  • MIPI D-PHYv2.5笔记(12) -- Clock Lane的ULPS
  • 创建网络数据集
  • 从功能到年薪30W+的测试开发工程师,分享我这10年的职业规划路线
  • ChatGPT中文免登陆-ChatGPT中文版上线
  • 多线程之最大并行数
  • 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技术宅小伙:利用JAVA开发个常用的编辑接口
  • Image as set points【ICLR 2023 notable top 5%】
  • 10个超级实用的Python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