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通过心路经验分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念,第四次终于通过了
没买书,下班后每天2小时,四个2个月终于过了
学习经验:
1.下班后学习真的靠毅力,和上学的时候考证不是一个状态,大家要及时调整,否则过程很痛苦
2.失败三次的经验,过于纠结太多的知识点的掌握,对工作的作用,毕竟是一个应试考试,太过于钻牛角尖,就会浪费太多时间,一切以应试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软考想要让你掌握的知识。
3.网上都讲,软考对工作没有太多的作用,个人觉得功利性方面是对的,但就软考知识点方面真的对大学里面基础不是很牢靠的同学们帮助很大,在经过2年,四次学习考试的过程中,真的对个人的成长是巨大的。从计算机的基础到算法和设计模式,可能对工作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真的全面的提升了个人素养。个人现在工作5年,考试之前你说是否真正是一名中级工程师,这个存在疑惑,但是考完证后,才觉得踏入了中级工程师的门槛,对于高级工程师真的还是在路上。学习后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各位共同考试的同学们,共勉吧。
4.学习中遇见的问题:
1.还是不自觉被从小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了,纠结别人带着你学习,自主能力太弱了,总觉得看完视频后可能任务完成了,总觉得自己掌握了。
2.老是抗拒刷题,在第一点上的基础上,进行反向抗争,觉得我才不会题海战术,但是学完刷题是真的重要,尤其是在软考题型固定的情况下。尤其畏惧下午题。
3.个人考试经历,纸质考试到机考的过程,可能工作后失去了大学考试的方法,或者大学的考试太应付了,老是不自信,不自信就会抗拒第二点,对整个计算机考试做题存在应付的心态,觉得考考就完了,做做题就完了,因为不自信反向自恋为超自信,反正已经工作了,而且是中级,有什么难得,难也是软考不行。这里画个重点,软考不简单,软考不简单,软考不简单,一定要认真对待。
4.学习方法,其实还是上面老话重提,使用错误的学习方法。
第一次考试用了3个月,光知道看视频,没有掌握整个软考整个提纲,跟着视频的节奏走,刷题也是(软考通),就是盲目的刷,不知道考试要考什么,刷题怎么刷,怎么算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是否把这道题会做了。高中题海战术,填鸭式的学习,大学应付性的学习,带来的惯性最终像箭一样射中了。
第二次考试明显松懈,觉得上次只有上午题差了两分,就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有好好的反思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觉得自我良好,2个月的自以为的努力,结果和第一次一样,又是擦边不过,不过这次是下午题没过。
第三次,纸质考试转机考,克服了第一次,第二次的一些毛病,但是还是觉得自我良好,下午题精心准备,但是上午题又松懈了。历史第一次机考,考得上午题不按套路出牌,简单的题宽泛且奇怪,难得又不没有钻研,下午题简单高分,最终上午题没过。

第四次考试,真的被刺激到了,直接破釜沉舟了,不过就不考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次真的是力竭之后的羞耻了,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同学高级都过了,工作的同事也通过。最后一次真的反思自己了,基于1年半的学习,对整个知识点和大纲有了大致的了解。第四次考试心态摆正后,学习的过程中在大脑中建立思维导图,开始主动的了解考试的大纲,题目的分布,基于大脑的思维导图开始按图索骥,依次的学习,这次根据考试的重点,开始重点学习,学不会就再多学几遍,白天碎片化刷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继续返回重新学一遍,力求每道题都吃透,不在纠结对工作的意义,对偏的知识点不再钻牛角尖,不再避重就轻, 前三次的考试意识到软件简单的选择题是随机且不确定的,只有中等困难程度的选择题才是固定且确定的,举个例子:算法的查询,排序。 这些题目没有想象的困难,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下午题就是固定时间刷,每种题型都做一遍,你不知道软考抽风考哪种题型哪个问题,尤其是机考改革后,一定一定要把相同题型的不同问法不同出法刷一遍,心中有印象,别考试了,看到题目不知道怎么下手

总结不足:
1.学习的惰性:2年四次的考试,每天下班后2个小时学习真的太枯燥了,很难坚持,尤其是知道对技术没有直接的提升。
2.刷题的频率:还是对刷题有抗拒,其实通过是2年的积累,并不是第四次很努力,如果这次是第一次,说不准还是过不了
3.刷题的方法:没有连续性的把一年的真题从头到尾上午题下午题做完,还是一次上午题一次下午题,对时间的把握完全是前三次实战带来的经验。
4.心态:考完试心态很差,即使第四次考试准备的相对完善,但是因为失败的经历和上述自己意识到不足,非常焦虑。意识到问题,还不更正,最后焦虑,习惯非常差。不过认知是觉醒的开始,相信自己会改正这个问题的!为自己加油!

最后感谢这一段考试的人生经历,对自己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即使软考中级并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证,但是还是有点小骄傲,写这篇博客,总结一下过去,看一下未来。希望马上考试,正在准备考试的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 加油!

http://www.lryc.cn/news/504252.html

相关文章:

  • safe area helper插件
  • 李宏毅机器学习-批次 (batch)和动量(momentum)
  • C# 网络编程--关于UDP 通信(二)
  • 【k8s集群应用】Kubernetes部署安装-二进制部署实例
  • js常见代码输出问题之promise,await,变量提升以及闭包(包括例子以及详细解析)
  • 遗传算法与深度学习实战(27)——进化卷积神经网络
  • 【Vue3】前端使用 FFmpeg.wasm 完成用户视频录制,并对视频进行压缩处理
  • 基础算法——前缀和
  • spring实例化对象的几种方式(使用XML配置文件)
  • 【二叉树】力扣 129.求根节点到叶子节点数字之和
  • 深度学习物体检测之YOLOV5源码解读
  • 音频数据采样入门详解 - 给Python初学者的简单解释
  • Unity类银河战士恶魔城学习总结(P179 Enemy Archer 弓箭手)
  • SpringCloud集成sleuth和zipkin实现微服务链路追踪
  • Python随机抽取Excel数据并在处理后整合为一个文件
  • Linux+Docker onlyoffice 启用 HTTPS 端口支持
  • 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编译、调试和执行 Makefile 工程 llama2.c
  • python中math模块常用函数
  • 优化 Vue 3 开发体验:配置 Vite 使用 WebStorm 作为 Vue DevTools 的默认编辑器
  • 【C语言练习(9)—有一个正整数,求是几位数然后逆序打印】
  • 热敏打印机的控制
  • 【closerAI ComfyUI】电商赋能,AI模特套图生产,各种姿势自定义,高度保持人物服饰场景一致性,摆拍街拍专用
  • ARM学习(36)静态扫描规则学习以及工具使用
  • 使用 Docker Compose 部署 Redis 主从与 Sentinel 高可用集群
  • 警惕!手动调整服务器时间可能引发的系统灾难
  • MySQL追梦旅途之性能优化
  • 【机器学习】【无监督学习——聚类】从零开始掌握聚类分析:探索数据背后的隐藏模式与应用实例
  • 基于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可以自定义地图,MATLAB代码
  • Python-从文件中读取数据-Sat-Sun
  • 测试工程师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