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仿RabbiteMq简易消息队列基础篇(gtest的使用)

@TOC

gtest介绍

        gtest是google的一个开源框架,它主要用于写单元测试,检查自己的程序是否符合预期行为。可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包含Linux,MAC OC,Windows等)。它提供了丰富的断言,致命和非致命失败判断,能进行值参数化测试,类型参数化测试,“死亡测试”。

断言

        一般的要测试一个方法(函数)是否是正常执行的,可以提供一些输入数据,在调用这个函数后,会得到输出结果,然后检查输出的数据是否与我们期望的结果是一致的,若一致则说明这个方法的逻辑是正确的,否则就有问题。

        在对输出结果进行检查的时候,gtest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断言进行代码测试,这些宏有点类似于函数调用。当断言失败时gtest将会打印出assertion时的源文件和出错行的位置以及附加的失败信息。这些输出的附加信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operator << 在这些断言宏后面。

        gtest中,断言的宏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ASSERT系列,一类是EXPECT类。

        区别:ASSERT不通过的时候会认为是一个指明的错误,退出当前函数(只是函数)。而EXPECT失败之后会继续运行当前函数,所以对于函数内的几个失败可以同时报告出来,通常用我们EXPECT级别的断言即可,除非你认为当前检查点失败后函数的后续检查没有意义。

布尔类型检查

致命断言非致命断言验证
ASSERT_TRUE(状态)EXPECT_TRUE(状态)条件为真
ASSERT_FALSE(状态)EXPECT_FALSE(状态)条件为假

二值检查

致命断言非致命断言验证
ASSERT_EQ(期望值, 实际值)EXPERT_EQ(期望值, 实际值)期望值 == 实际值
ASSERT_NE(值1, 值2)EXPERT_NE(值1, 值2)值1 != 值2
ASSERT_LT(值1, 值2)EXPERT_LT(值1, 值2)值1 < 值2
ASSERT_LE(值1,值2)EXPERT_LE(值1, 值2)值1 <= 值2
ASSERT_GT(值1, 值2)EXPERT_GT(值1, 值2)值1 > 值2
ASSERT_GE(值1,值2)EXPERT_GE(值1, 值2)值1 >= 值2

字符串检查

致命断言非致命断言

验证

ASSERT_STREQ(字符串1, 字符串2)EXPECT_STREQ(字符串1, 字符串2)两个C字符串具有相同的内容
ASSERT_STRNE(字符串1, 字符串2)EXPECT_STRNE(字符串1, 字符串2)两个C字符串有不同的内容
ASSERT_STRCASEEQ(字符串1, 字符串2)EXPERT_STRCASEEQ(字符串1, 字符串2)两个C字符串具有相同的内容(忽略大小写)
ASSERT_STRCASENE(字符串1, 字符串2)EXPECT_STRCASENE(字符串1, 字符串2)两个C字符串的内容不同(忽略大小写)

宏测试

TEST宏

        TEST宏的第一个参数是test_case_name(测试套件名),第二个参数是test_name(测试特例名)

        测试套件(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特例名是测试套件下的一个测试

举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gtest/gtest.h>using namespace std;TEST(MATHTEST, test1)
{ASSERT_EQ(10, 10);     // 成功EXPECT_NE(10, 10);     // 失败,但是会继续执行ASSERT_TRUE(10 > 0);   // 成功EXPECT_FALSE(10 < 1);  // 成功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testing::InitGoogleTest(&argc, argv);return RUN_ALL_TESTS();
}

TEST_F宏

        使用TEST_F前需要创建一个固定类,继承testing::Test类

        在类内部使用public或者protected描述其成员,为了保证实际执行的测试子类可以使用其成员变量。在构造函数或者继承于::testing::Test类中的SetUp方法中可以实现我们需要构造的数据。在析构函数或者继承于::testing::Test类中的TearDown方法中可以实现一些资源释放的代码。

        这里需要注意四个函数

//测试环境测试夹具类中可以实现四个函数static void SetUpTestCase()  //在测试某个测试套件时,在执行第一个测试用例前执行static void TearDownTestCase() //在测试某个测试套件时,在执行完最后一个测试用例后执行virtual void SetUp() override //在测试某个测试套件时,在执行每一个测试用例前执行virtual void TearDown() override //在测试某个测试套件前,在执行完每一个测试用例后执行

        第一个参数为测试套件名(必须与创建的固件类名一致),第二个为测试名,可任意取。

        TEST_F宏和TEST宏的实现接近,只是TEST_F宏的封装更加开放一些,对TEST宏的功能多了一些扩展。

        TEST_F与TEST的区别,TEST_F提供了一个初始化函数(SetUp)和一个清理函数(TearDown)。在TEST_F中使用的变量可以在初始化函数SetUp中初始化,在TearDown中销毁。所有的TEST_F是互相独立的,都是在初始化以后的状态开始运行。一个TEST_F不会影响另一个TEST_F所使用的数据,多个测试场景需要相同数据配置的情况用TEST_F。

举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gtest/gtest.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vector<int> global_vector;class VectorTest : public testing::Test
{
public:static void SetUpTestCase(){cout << " VectorTest测试套件开始测试" << endl;global_vector = {9, 5, 6, 2, 8, 7, 1, 3, 4};}static void TearDownTestCas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global_vector.clear();}void SetUp()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新的一场测试开始测试" << endl;global_vector = {9, 5, 6, 2, 8, 7, 1, 3, 4};}void TearDown()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旧的一场测试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global_vector.clear();}
};TEST_F(VectorTest, sortVector)
{sort(global_vector.begin(), global_vector.end());for(int i = 0; i < global_vector.size(); i++){cout << global_vector[i] << " ";}cout << endl;
}TEST_F(VectorTest, reductVector)
{for(int i = 0; i < global_vector.size(); i++){cout << global_vector[i] << " ";}cout << endl;
}TEST(MYTEST, test1)
{if(global_vector.empty()){cout << "数组已经清空" << endl;}else{cout << "数组没有清空" << endl;}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testing::InitGoogleTest(&argc, argv);return RUN_ALL_TESTS();
}

TEST_P宏

        在设计测试案例时,经常需要考虑给被测函数传入不同的值的情况。我们之前的做法通常是写一个通用方法然后编写在测试案例调用它。即使使用了通用方法,这样的工作也是有很多重复性的。

        用TEST这个宏,需要编写如下的测试案例,每输入一个值就需要写一个测试点,这还只是在一个测试中,如果把每个测试点单独创建一个测试,工作量就更大。使用TEST_P这个宏,对输入进行参数化,就简单很多

举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gtest/gtest.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ositiveTest : public testing::TestWithParam<int>
{
public:static void SetUpTestCase(){cout << " VectorTest测试套件开始测试" << endl;}static void TearDownTestCas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void SetUp()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新的一场测试开始测试" << endl;}void TearDown()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旧的一场测试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
};class negativeTest : public testing::TestWithParam<int>
{
public:static void SetUpTestCase(){cout << " VectorTest测试套件开始测试" << endl;}static void TearDownTestCas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void SetUp()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新的一场测试开始测试" << endl;}void TearDown() override{cout << "VectorTest测试套件中旧的一场测试结束测试,清理数据" << endl;}
};INSTANTIATE_TEST_SUITE_P
(positiveValues,positiveTest,testing::Values(9, 5, 6, 2, 8, 7, 1, 3, 4)
);INSTANTIATE_TEST_SUITE_P
(negativeValues,negativeTest,testing::Values(-9, -5, -6, -2, -8, -7, -1, -3, -4)
);TEST_P(positiveTest, Test1)
{int param = GetParam();EXPECT_GT(param, 0);}TEST_P(negativeTest, Test1)
{int param  = GetParam();EXPECT_LT(param, 0);}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testing::InitGoogleTest(&argc, argv);return RUN_ALL_TESTS();
}

预处理事件机制

gtest 提供了多种预处理事件机制,方便我们在测试之前或之后做一些操作。

1. 全局的,所有测试执行前后。

2. TestSuite级别的,在某测试套件中第一个测试前,最后一个测试执行后。

3. TestCase级别的,每个测试前后。

1.全局事件

        要实现全局事件,必须写一个类继承testing::Environment类,实现里面的SetUp和TearDown方法。

        1. SetUp()方法在所有案例执行前执行。

        2. TearDown()方法在所有案例执行后执行。

        还需要在main函数中通过调用testing::AddGlobalTestEnvironment这个函数将事件挂进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很多个这样的类,然后将他们的事件都挂上去,AddGlobalTestEnvironment这个函数要放在RUN_ALL_TEST之前。

int main()
{testing::AddGlobalTestEnvironment(new FooEnvir);testing::InitGoogleTest();RUN_ALL_TESTS();return 0;
}

2.TestSuites事件

        需要写一个类,继承testing::Test,然后实现两个静态方法

        1. SetUpTestCase() 方法在第一个TestCase之前执行。

        2. TearDownTestCase() 方法在最后一个TestCase之后执行。

3.TestCase事件

        TestCase事件是挂在每个案例执行前后的,实现方式和Test'Suites的几乎一样,不过需要实现的是SetUp方法和TearDown方法:

1. SetUp()方法在每个TestCase之前执行。

2. TearDown()方法在每个TestCase之后执行。

http://www.lryc.cn/news/422890.html

相关文章:

  •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梯度和幅值是什么???(通俗讲解)
  • 01.计算机网络导论
  • API网关:SpringCloud GateWay
  • 【Leetcode 383】赎金信 —— 哈希表 有注解
  • Linux 常见的冷知识集锦
  • 【喜报】科大睿智祝贺青岛海信网络科技通过CMMI5级评估
  • 202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初赛 E题 三子棋游戏装置 一等奖满分最简方案
  • 尚品汇-ES(三十一)
  • NC 跳台阶
  • linux 文件编程
  • 【后端速成 Vue】实现动态表白墙
  • 【日常开发】 java返回ECharts数据结构封装
  • Table表格控件实现单选功能
  • AI技术加速落地 港科广联手思谋打开智能缺陷检测新纪元
  • Python爬虫开发:BeautifulSoup、Scrapy入门
  • 数据科学、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必备知识汇总-----常用数据分析方法-----持续更新
  • 学习vue Router 一 起步,编程式导航,历史记录,路由传参
  • Qt/C++最新地图组件发布/历时半年重构/同时支持各种地图内核/包括百度高德腾讯天地图
  • Laravel + Thinkphp 生成二维码
  • 2408C++,C++20的无侵入式反射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python实现
  • adb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的解决方法
  • 111111111
  • 搜维尔科技:Varjo XR-4使用UE5 打造最具沉浸感的混合现实环境
  • 从分散到集中:TSINGSEE青犀EasyCVR视频汇聚网关在视频整体监控解决方案中的整合作用
  • React学习-jsx语法
  • uniapp多图上传uni.chooseImage上传照片uni.uploadFile
  • 鸿蒙(API 12 Beta2版)媒体开发【处理音频焦点事件】
  • c语言第12天
  • 回归预测|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数据回归预测Matlab程序PSO-MSVR非for循环实现 原理上进行修改多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