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EE精炼宝库】 网络编程套接字——UDP业务逻辑 | TCP流套接字编程及业务逻辑实现

文章目录

  • 一、UDP业务逻辑实现
  • 二、TCP流套接字编程
    • 2.1 API 介绍:
      • 2.1.1 ServerSocket:
      • 2.1.2 Socket:
    • 2.2 Java流套接字通信模型:
    • 2.3 代码示例:
      • 2.3.1 TCP Echo Server:
      • 2.3.2 TCP Echo Client:
      • 2.3.3 TCP Echo Server优化:
    • 2.4 长短连接:
  • 三、TCP业务逻辑实现

一、UDP业务逻辑实现

在上一节:网络编程套接字(上)中我们已经初识了网络编程和利用UDP数据报套接字进行编程。为了更加熟练掌握网络编程,接下来我们会利用UDP套接字来实现一个查询英语单词的简单业务逻辑。

  • 业务目标: 编写UDP版本的字典客户端和字典服务器:

  • 业务实现逻辑: 添加业务逻辑一般都是修改服务器。因为服务器是在我们手里的,客户端不是,且请求的回响是根据服务器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只需修改服务器代码即可,客户端的代码不用修改。

  • 业务实现: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要在服务器实现一个查询英语单词的逻辑,其实只要修改将请求生成回响的过程即可。 由于我们前面编写的UDPServer是回显服务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重写process方法即可。具体代码如下:

注意:要修改成自己电脑的 IP 地址才行。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UdpDicServer extends UdpEchoServer{private Map<String,String> hash = new HashMap<>();public UdpDic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uper(port);hash.put("hello","你好");hash.put("dog","小狗");hash.put("cat","小猫");}@Override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hash.getOrDefault(request,"该词汇未被查询到");}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UdpDicServer server = new UdpDicServer(9090);server.start();}
}

实现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TCP流套接字编程

2.1 API 介绍:

2.1.1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是创建TCP服务端Socket的API。

  • ServerSocket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方法说明
ServerSocket(int port)创建一个服务端流套接字Socket,并绑定到指定端口。
  • ServerSocket 普通方法:
方法签名方法说明
Socket accept()开始监听指定端口(创建时绑定的端口),有客户端连接后,返回一个服务端Socket对象,并基于该Socket建立与客户端的连接,否则阻塞等待。
void close()关闭此套接字。

2.1.2 Socket:

Socket是客户端Socket,或服务端中接收到客户端建立连接(accept方法)的请求后,返回的服 务端Socket。

不管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Socket,都是双方建立连接以后,保存对端的信息,用来与对方收发数据 。

  • Socket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方法说明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创建一个客户端流套接字Socket,并与对应IP的主机上,对应端口的进程建立连接。
  • Socket 普通方法:
方法签名方法说明
InetAddress getInetAddress()返回套接字所连接的地址。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入流。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出流。

2.2 Java流套接字通信模型:

TCP流套接字较UDP数据报套接字就要灵活许多,通信双方建立联系后,就可以通过我们前面学过的 IO 流进行数据传输,非常方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代码示例:

2.3.1 TCP Echo Server:

首先创建 ServerSocket,接着通过 accept 方法接收Socket,建立连接后通过 IO 流进行数据交互。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        单线程while(true){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连接后的逻辑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处理连接后的逻辑* @param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优雅的 close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in = new Scanner(inputStream);while (true) {//读取完毕if (!in.hasNext()) {System.out.printf("[%s:%d]客户端下线",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clientSocket.getPort());break;}//获取请求String request = in.next();//根据请求计算响应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将响应写回给客户端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刷新缓存区printWriter.flush();//打印日志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clientSocket.getPort(), request,response);}}finally{clientSocket.close();}}//根据请求计算响应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9090);server.start();}
}

2.3.2 TCP Echo Client:

创建 Socket 向 ServerSocket 发起连接请求,连接成功后,通过 IO 流进行数据交互。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public Tc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serverPort) throws IOException {socket = new Socket(serverIp, serverPort);}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while (true) {//提示输入请求System.out.print("请输入请求:");//输入请求String request = in.next();//发送给服务器获取响应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保证数据发送出去了printWriter.flush();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String response = scanner.next();//打印响应System.out.println(respons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TcpEchoClient client = new TcpEchoClient("192.168.0.198", 9090);client.start();}
}

演示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3 TCP Echo Server优化:

普通的 TCP Echo Server 存在服务器一次只能与一个客户端进行连接的问题,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前面所学的多线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给每个客户端都分配一个线程。

  • 多线程优化:

由于修改的只是 start 方法,下面就只给出 start 多线程版本,大家自己替换一下即可。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        使用多线程来解决多个客户端的情况while (true)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try {//用该方法来封装一个连接的逻辑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catch (IO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hread.start();}}

多线程的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线程池优化:

采用线程池的优势有:

1. 减低资源开销: 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2. 提高响应速度: 可以直接利用线程池中存在的线程,不用等待创建线程的时间。
3. 可管理性: 进行统一的分配,可以避免大量因抢占式系统资源分配带来的阻塞。

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线程池解决多个客户端的情况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while(true){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service.submit(()->{try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catch (IO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线程池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长短连接:

TCP发送数据时,需要先建立连接,什么时候关闭连接就决定是短连接还是长连接:

  • 短连接: 每次接收到数据并返回响应后,都关闭连接,即是短连接。也就是说,短连接只能一次收发数据。
  • 长连接: 不关闭连接,一直保持连接状态,双方不停的收发数据,即是长连接。也就是说,长连接可以多次收发数据。

对比以上长短连接,两者区别如下:

  1. 建立连接、关闭连接的耗时: 短连接每次请求、响应都需要建立连接,关闭连接,而长连接只需要第一次建立连接,之后的请求、响应都可以直接传输。相对来说建立连接,关闭连接也是要耗时的,长连接效率更高。
  2. 主动发送请求对象: 短连接一般是客户端主动向服务端发送请求,而长连接可以是客户端主动发送请求,也可以是服务端主动发。
  3. 两者的使用场景:短连接适用于客户端请求频率不高的场景,如浏览网页等。长连接适用于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频繁的场景,如聊天室,实时游戏等。

三、TCP业务逻辑实现

  • 业务目标: 编写TCP版本的字典客户端和字典服务器:

  • 业务实现逻辑: 和上面的 UDP业务逻辑实现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 业务实现: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public class TcpDirServer extends TcpEchoServer{private Map<String,String> hash = null;public TcpDir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super(port);hash = new HashMap<>();hash.put("hello","你好");hash.put("cat","小猫");hash.put("dog","小狗");}@Override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return hash.getOrDefault(request,"该单词查询不到");}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TcpDirServer server = new TcpDirServer(9090);server.start();}
}

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语:
其实写博客不仅仅是为了教大家,同时这也有利于我巩固知识点,和做一个学习的总结,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对文章有任何问题还请指出,非常感谢。如果大家有所收获的话还请不要吝啬你们的点赞收藏和关注,这可以激励我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413766.html

相关文章:

  • 前端过渡动画
  • actual combat 38 ——vue
  • 测试面试宝典(四十七)— 功能测试用例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 rust_mac环境安装
  • 【前端面试】七、算法-递归
  • CmsEasy逻辑漏洞--零元购
  •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I/O 体系结构与访问设备
  • 在cPanelWHM中如何重置 MySQL 用户帐户密码
  • 软件测试基础1--功能测试
  • 《计算机网络》(第8版)第9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复习笔记
  • 非负数、0和正整数 限制最大值且保留两位小数在elementpuls表单中正则验证
  • Java多线程-----定时器(Timer)及其实现
  • 【Linux修行路】进度条小程序
  • 网络安全入门教程(非常详细)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 【探索Linux】P.44(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的帧格式 | MAC地址 | MTU | ARP协议)
  • <数据集>航拍行人识别数据集<目标检测>
  • 在 Windows 10 系统上部署 Medusa
  • Linux进程 (冯诺依曼体结构 管理 PCB 进程状态 僵尸进程 孤儿进程 运行阻塞挂起状态 进程优先级)
  • 《LlamaIndex 之美》-01-LLM、Prompt、Embedding基础入门
  • C++ 智能指针简单介绍及用法
  • k8s笔记之创建Istio Gateway规则
  • NAND行业回归盈利:AI与云存储需求驱动
  • 【限免】频控阵雷达:概念、原理与应用【附MATLAB代码】
  • 从0开始搭建vue + flask 旅游景点数据分析系统( 六):搭建后端flask框架
  • 学习硬件测试04:触摸按键+PWM 驱动蜂鸣器+数码管(P62~P67、P71、P72)
  • JS原型链
  • 《Java初阶数据结构》----5.<二叉树的概念及使用>
  • git查看记录详解
  • 检索增强生成RAG系列10--RAG的实际案例
  • 程序员自我提升的全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