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netty应用-手写RPC

文章目录

  • 手写RPC之案例定位与通信过程介绍
      • RPC框架案例定位
      • 服务端与客户端架构
      • 通信过程
        • 1. 服务注册与发现
        • 2. 请求序列化与传输
        • 3. 请求处理与响应
        • 4. 响应反序列化与结果处理
      • 实现细节
        • 1. 服务端
        • 2. 客户端
      • 技术选型
      • 关键挑战
      • 总结
  • 手写RPC之请求响应通信协议定制
      • 协议结构
        • 示例消息头格式
        • 示例消息体格式
      •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 错误处理
      • 实现示例
        • Protobuf定义
        • 发送请求
        • 接收响应
      • 总结
  • 手写RPC之Hessia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 添加依赖
      • 序列化
      • 反序列化
      • 使用示例
      • 注意事项
  • 手写RPC之Hessian序列化请求响应测试
      • 步骤1:定义请求和响应对象
      • 步骤2:实现Hessian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步骤3:模拟服务端处理逻辑
      • 步骤4:客户端发送请求
      • 步骤5:服务端接收请求并响应
  • 手写RPC之Netty编码器序列化封装
      • 1. 创建序列化工具类
      • 2. 创建解码器
      • 3. 配置Netty的`ChannelPipeline`
      • 4. 测试和调试
  • 手写RPC之消息长度校验与读索引标记
      • 1. 消息长度校验
      • 2. 读索引标记与重置
      • 3. 使用标记和重置来处理半包读取
      • 总结
  • 手写RPC之消息长度负值校验与拆包校验
      • 1. 消息长度负值校验
      • 2. 拆包校验
      • 3. 综合使用
  • 手写RPC之拆包问题处理与读索引复位
      • 拆包问题处理
        • 手动处理拆包
      • 读索引复位
      • 总结
  • 手写RPC之拆包后等待下次数据输入分析
      • 1. 标记读索引
      • 2. 等待下次数据输入
      • 3. 重置读索引并继续读取
      • 4. 自定义解码器处理
      • 5. 使用`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
      • 总结
  • 手写RPC之字节数组反序列化为指定类
      • 1. Hessian反序列化
      • 2. Java序列化反序列化
      • 3. Jackson JSON反序列化
      • 示例使用
  • 手写RPC之服务提供端NettyServer搭建
      • 1. 引入Netty和Hessian依赖
      • 2. 创建服务端处理类
      • 3. 创建服务端初始化器
      • 4. 启动服务端
  • 手写RPC之NettyServerHandler请求处理
      • 1. 引入必要的包
      • 2. 定义`NettyServerHandler`类
      • 3. 定义`Request`类
      • 4. 注册`NettyServerHandler`
  • 手写RPC之基于反射调用目标类方法
      • 步骤概述
      • 定义请求类
      • 定义响应类
      • 编写服务器端
      • 编写客户端
      • 使用反射调用方法
        • 示例服务接口
        • 示例服务实现
        • 客户端代码
  • 手写RPC之log4i2日志框架与响应封装
      • 1. 引入Log4j2依赖
      • 2. 配置Log4j2
      • 3. 使用Log4j2记录日志
      • 4. 封装响应
        • 定义响应类
        • 在`NettyServerHandler`中封装响应
      • 5. 客户端处理响应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网络通信封装
      • 1. 引入Netty依赖
      • 2. 定义请求和响应类
      • 3. 创建客户端初始化器
      • 4. 创建客户端处理类
      • 5. 创建客户端启动类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Bootstrap封装完毕
      • 1. 创建客户端启动类
      • 2. 创建客户端初始化器
      • 3. 创建客户端处理类
      • 4. 定义请求和响应类
      • 完整客户端启动类
  • 手写RPC之远程调用方法实现与过程分析
      • 1. 定义请求和响应类
      • 2. 客户端初始化器
      • 3. 客户端处理类
      • 4. 客户端启动类
      • 5. 服务端初始化器
      • 6. 服务端处理类
      • 7. 服务端启动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Handler逻辑实现
      • 1. 客户端Handler类
      • 2. 请求和响应类
      • 3. 客户端初始化器
      • 4. 客户端启动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timeout功能实现
      • 1. 更新客户端Handler类
      • 2. 更新请求类
      • 3. 更新客户端启动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响应返回时的timeout超时处理
      • 1. 更新客户端Handler类
      • 2. 更新请求类
      • 3. 更新客户端启动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响应结果封装
      • 1. 定义响应结果封装类
      • 2. 更新客户端Handler类
      • 3. 客户端启动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提供端ServiceConfig
      • 1. ServiceConfig 类设计
      • 2. ServiceConfig 的使用示例
        • 服务接口定义
        • 服务实现类
        • ServiceConfig 使用
      • 3. 服务注册和发布
      • 4. 示例代码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提供端代理多ServiceConfig
      • 1. ServiceConfig 类
      • 2. ServiceRegistry 类
      • 3. ServiceDispatcher 类
      • 4. 服务注册和发布
      • 5. 示例代码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ReferenceConfig
      • 1. ReferenceConfig 类设计
      • 2. ReferenceConfig 的使用示例
        • 服务接口定义
        • 服务调用端
      • 3. 完整的服务调用端代码
      • 4. RpcClientHandler 类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服务调用端接口动态代理实现
      • 1. 定义服务接口
      • 2. 实现动态代理
      • 3. 完整的服务调用端代码
        • ReferenceConfig 类
        • NettyRpcClient 类
      • 4. RpcClientHandler 类
      • 5. 使用示例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发起连接与远程调用请求
      • 1. 定义服务接口
      • 2. 定义RPC请求和响应
      • 3. 实现动态代理
      • 4. 完整的服务调用端代码
        • ReferenceConfig 类
        • NettyRpcClient 类
      • 5. RpcClientHandler 类
      • 6. 使用示例
      • 过程分析
  • 手写RPC之远程调用流程测试与问题修复
      • 测试案例
      • 1. 成功调用远程服务
        • 客户端测试
      • 2. 超时测试
        • 客户端测试
      • 3. 异常处理测试
        • 客户端测试
      • 4. 并发调用测试
        • 客户端测试
      • 问题修复
      • 示例代码中的问题修复
      • 更新后的代码片段
      • 总结
  • 手写RPC案例中发送RPC请求的字节数组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实现
        • 1. 序列化
        • 2. 反序列化
      • 示例代码
        • 客户端发送RPC请求
        • 服务器接收RPC请求
      • 注意事项
  • 基于手写RPC案例分析字节流粘包拆包
      • 粘包和拆包的原因
      • 解决方案
      • 示例:基于长度前缀的消息拆分
        • 1. 修改`RpcRequest`和`RpcResponse`
        • 2.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3. 发送端
        • 4. 接收端
      • 完整的Netty处理器链
        • 5. Netty处理器链
      • 示例代码
        • 客户端
        • 服务端
      • 总结
  • 手写RPC案例中对粘包拆包问题的解决分析
      • 粘包和拆包问题
      • 解决方案
      • 实现步骤
      • 示例代码
        • 1. 消息格式定义
        • 2. 编码器 - `RpcMessageEncoder`
        • 3. 解码器 - `RpcMessageDecoder`
        • 4. Netty处理器链配置
      • 完整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示例
        • 客户端
        • 服务端
      • 总结

手写RPC之案例定位与通信过程介绍

设计和实现一个自己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是一个既挑战又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它不仅帮助加深对分布式系统原理的理解,还能锻炼在实际场景下的编程技能。下面,我将概述一个简单的RPC框架的设计思路和通信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一个案例来定位和实现这一过程。

RPC框架案例定位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服务,该服务能够执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操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客户端能够远程调用这个服务,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

服务端与客户端架构

  1. 服务端:定义服务接口和实现,例如 CalculatorService 接口和相应的实现类。

  2. 客户端:定义服务接口的相同版本,并提供一个代理类来远程调用服务端的方法。

通信过程

1. 服务注册与发现
  • 服务注册:服务端启动时,向注册中心(如Zookeeper或Consul)注册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名、地址和端口。
  • 服务发现:客户端通过注册中心查找服务端的信息,以建立连接。
2. 请求序列化与传输
  • 客户端:客户端调用代理方法时,将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序列化成字节流(如
http://www.lryc.cn/news/413708.html

相关文章:

  • 私域流量变迁与精细移动化趋势下的AI智能名片小程序源码应用探索
  • 数据结构初阶之排序(下)
  • RGB图像的读取与保存
  • 江协科技51单片机学习- p35 AD/DA模拟/数字采样
  • C#裁剪图像的几种方法总结
  • 被遗忘的哑终端 —— 键盘键位演变的启发者
  • APACHE安装与应用
  • 预警器件控制思考
  • [Day 43]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聯動應用:理論、技術與實踐
  • 【星海随笔】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 [翻译] Asset Administration Shells
  • linux 常用磁盘维护命令
  • 滑动窗口大总结!!!妈妈以后再也不担心我不会做滑动窗口啦~
  • 从地铁客流讲开来:客流统计与清分释义
  • 《Excelize权威指南》新书发布
  • Go语言加Vue3零基础入门全栈班11 Go语言+gorm用户管理系统实战 2024年08月03日 课程笔记
  •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详解
  • Python变量和简单的数据类型
  • 切比雪夫距离
  • 计算机基础(Windows 10+Office 2016)教程 ——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下)
  • 机器学习用Python还是R?哪个更好一些?
  • 4个自定义倒计时
  • linux系统编程中Shell脚本配置,及linux脚本中的man test
  • Win7虚拟机分享(已安装VMware Tools)
  • CANOpen EMCY紧急报文介绍
  • JAVA项目
  • ️ LangChain +Streamlit+ Llama :将对话式人工智能引入您的本地设备(下篇)
  • Kafka实战(Scala操作)
  • Android Framework 之WMS详解
  • opencv-图像仿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