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力扣207.课程表

你这个学期必须选修 numCourses 门课程,记为 0 到 numCourses - 1 。

在选修某些课程之前需要一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按数组 prerequisites 给出,其中 prerequisites[i] = [ai, bi] ,表示如果要学习课程 ai 则 必须 先学习课程  bi 。

  • 例如,先修课程对 [0, 1] 表示:想要学习课程 0 ,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1 。

请你判断是否可能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如果可以,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numCourses = 2, prerequisites = [[1,0]]
输出:true
解释:总共有 2 门课程。学习课程 1 之前,你需要完成课程 0 。这是可能的。

示例 2:

输入:numCourses = 2, prerequisites = [[1,0],[0,1]]
输出:false
解释:总共有 2 门课程。学习课程 1 之前,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0 ;并且学习课程 0 之前,你还应先完成课程 1 。这是不可能的。

提示:

  • 1 <= numCourses <= 2000
  • 0 <= prerequisites.length <= 5000
  • prerequisites[i].length == 2
  • 0 <= ai, bi < numCourses
  • prerequisites[i] 中的所有课程对 互不相同

这道题说人话就算判断这个有向图有没有环路。

我们知道拓扑排序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有环路,不过仅仅是判断环路也可以直接用dfs,不需要完全写出拓扑排序,毕竟拓扑排序相比dfs还是更复杂一些。

下面给出上述两种思路的代码

1.拓扑排序判断

我的拓扑排序的代码思路是参考王道书介绍的思路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canFinish(int numCourses, vector<vector<int>>& prerequisites) {vector<vector<int>> graph(numCourses, vector<int>(numCourses));//邻接矩阵vector<int> indegree(numCourses, 0);//每个节点的入度for (int i = 0; i < prerequisites.size(); i++) {graph[prerequisites[i][1]][prerequisites[i][0]] = 1;//构造邻接矩阵indegree[prerequisites[i][0]]++;//修改该点的入度}stack<int> stk;//用栈或队列都可以for (int i = 0; i < numCourses; i++) {if (indegree[i] == 0)//入度为0的点入栈stk.push(i);}int cnt = 0;//记录节点的数量while (!stk.empty()) {int i = stk.top();stk.pop();//如果是正常的拓扑排序,这里就可以输出节点了,本题只要求判断环路cnt++;//出栈的节点入度都为0,cnt++for (int j = 0; j < numCourses; j++) {//遍历当前节点的临边if (graph[i][j] != 0) {graph[i][j] = 0;//删除这条有向边indegree[j]--;//相邻边的入度减1if (indegree[j] == 0)//如果临边入度为0,入栈stk.push(j);}}}return cnt == numCourses;//最终的判断条件,cnt不为n,则有环路//因为有环路的情况下环路上的节点的入度不可能为0,就不会入栈,所以最后cnt的值不为n}
};

下面用一张图作为示例:

一开始只有0的度为0,所以0入栈,出栈时会执行这一段代码

            for (int j = 0; j < numCourses; j++) {//遍历当前节点的临边if (graph[i][j] != 0) {graph[i][j] = 0;//删除这条有向边indegree[j]--;//相邻边的入度减1if (indegree[j] == 0)//如果临边入度为0,入栈stk.push(j);}}

那么就把从0开始的弧都删掉,并把弧所指向的节点的入度减1

这时候1和2的入度就为0了,入栈。然后2先出栈,把2->3这段弧也删掉

但是此时3的入度不为0,也就先不会入栈。然后1出栈,把1->3这段弧删掉

这时候3的入度也为0,3入栈。3再出栈,3出栈反正啥也不会做。

最终,4个节点全部入了栈,因此cnt==n成立,该图是无环有向图。

如果是有环图,可以自己试一下,最后图里会剩下环,因为环上所有节点的入度都不为0,因此不会入栈。

2.dfs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canFinish(int numCourses, vector<vector<int>>& prerequisites) {graph=vector<vector<int>>(numCourses, vector<int>(numCourses));//邻接矩阵vis = vector<int>(numCourses, 0);//visit数组valid = true;//标记是否存在环路vector<int> indegree(numCourses, 0);for (int i = 0; i < prerequisites.size(); i++) {graph[prerequisites[i][1]][prerequisites[i][0]] = 1;}//以上和拓扑排序都是一样的步骤for (int i = 0; i < numCourses; i++) {dfs(i);}return valid;}
private:void dfs(int u) {if (!valid) return;//如果存在环路直接返回if (vis[u] == 1) { valid = false; return; }//如果当前节点正在遍历,则表明存在环路if (vis[u] == 2) return;//如果当前节点已经遍历完成,直接返回vis[u] = 1;//vis置为1,表示当前节点正在dfs中for (int v = 0; v < vis.size(); v++) {//遍历当前节点的临边if (graph[u][v] != 0) {dfs(v);if (!valid) return;//有环直接退出}}vis[u] = 2;//置为2,表示当前节点已经走过了}bool valid;vector<int> vis;vector<vector<int>> graph;
};

关键点在于vis数组的值有1和2的区分

画图解释,设1代表蓝色,2代表红色

从0出发,进行一次dfs,假设路径是0-1-3-4,那么最后1,3,4会变成红色,0还是蓝色

之后dfs会走2这条路

走到2后,会再次调用dfs(3),但是因为

if (vis[u] == 2) return;//如果当前节点已经遍历完成,直接返回

所以valid还是true;

如果是有环路的情况,从0出发进行一次dfs

走到2后会再次调用dfs(0),而

if (vis[u] == 1) { valid = false; return; }//如果当前节点正在遍历,则表明存在环路

所以有环路。

http://www.lryc.cn/news/337305.html

相关文章:

  • 十五届web模拟题整理
  • ubuntu20.04 安裝PX4 1.13
  • 大型网站系统架构演化
  • 探索Java中的栈:Stack与Deque(ArrayDeque和LinkedList)
  • 实践笔记-03 docker buildx 使用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8道顺序表与链表典型编程题心决!
  • Go 源码之旅-开篇
  • spring的事件推送
  • 计算机网络—HTTPS协议详解:工作原理、安全性及应用实践
  • 卫星遥感影像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及评价
  • docker pull镜像的时候指定arm平台
  • 如何通过OceanBase V4.2 动态采样优化查询性能
  • Vue3---基础1(认识,创建)
  • JAVA集合ArrayList
  • Bitmap OOM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系统(PyQT+代码+训练数据集)
  • Qt 中的项目文件解析和命名规范
  • 【chatGPT】我:在Cadence Genus软件中,出现如下问题:......【4】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在JAVA中的应用
  • 手把手教你创建新的OpenHarmony 三方库
  • 从零开始,如何成功进入IT行业?
  • 【数组】5螺旋矩阵
  • Sora视频生成模型:开启视频创作新纪元
  • OpenAI现已普遍提供带有视觉应用程序接口的GPT-4 Turbo
  • Swift中的元组属性
  • 【go从入门到精通】作用域,包详解
  • 利用SARscape对日本填海造陆和天然气开采进行地表形变监测
  • “Python爬虫实战:高效获取网上公开美图“
  • C++设计模式:享元模式(十一)
  • 【三十六】【算法分析与设计】综合练习(3),39. 组合总和,784. 字母大小写全排列,526. 优美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