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高斯分布、高斯混合模型、EM算法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相关文章

  1. K近邻算法和KD树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2. 朴素贝叶斯算法和拉普拉斯平滑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3. 决策树算法和CART决策树算法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4. 线性回归算法和逻辑斯谛回归算法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5. 硬间隔支持向量机算法、软间隔支持向量机算法、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算法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6. 高斯分布、高斯混合模型、EM算法详细介绍及其原理详解

文章目录

  • 相关文章
  • 前言
  • 一、高斯分布
  • 二、高斯混合模型
  • 三、EM算法
    • 3.1 E步骤(Expectation)
    • 3.2 M步骤(Maximization)
    • 3.3 EM算法
  • 总结


前言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斯分布,高斯混合模型,EM算法。废话不多说,下面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


一、高斯分布

  小明是一所大学的老师,一次考试结束后,小明在统计两个班级同学的成绩: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1:两个班级同学的成绩

  其中,橙色的是一班的成绩,蓝色的是二班的成绩。但是,这次同学们非常调皮,都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班级,这下给小明整不会了。他想:我能不能去猜一猜这些成绩里面,哪些是一班的,而哪些是二班的呢?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2:两个班级同学没有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和班级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多同学的成绩都分布在平均值左右,只有少数的同学考的非常好或者是非常不好,我们把这种概率分布叫做高斯分布: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3:高斯分布

  描述高斯分布需要使用到两个参数:

  • μ\muμ:描述数据的平均值,也被称为均值
  • σ2\sigma^{2}σ2: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被称为方差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4:高斯分布的两个参数

  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公式为:
P(x;μ,σ2)=12πσexp⁡(−(x−μ)22σ2)P(x;\mu,\sigma^2)=\dfrac{1}{\sqrt{2\pi}\sigma}\exp(-\dfrac{(x-\mu)^2}{2\sigma^2}) P(x;μ,σ2)=2πσ1exp(2σ2(xμ)2)

二、高斯混合模型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什么是高斯分布,那让我们再回到小明的例子: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5:两个班级同学没有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和班级

  因为这是两个班级的成绩,所以小明尝试使用两个高斯分布来拟合:
P(x∣γ1)=12πσ1exp⁡(−(x−μ1)22σ12)P(x∣γ2)=12πσ2exp⁡(−(x−μ2)22σ22)\begin{array}{c}P(x|\gamma_{1})=\dfrac{1}{\sqrt{2\pi}\sigma_1}\exp(-\dfrac{(x-\mu_1)^2}{2\sigma_1^2})\\ P(x|\gamma_{2})=\dfrac{1}{\sqrt{2\pi}\sigma_2}\exp(-\dfrac{(x-\mu_2)^2}{2\sigma_2^2})\end{array} P(xγ1)=2πσ11exp(2σ12(xμ1)2)P(xγ2)=2πσ21exp(2σ22(xμ2)2)
  这样的模型也被称为高斯混合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面:

  • 如果我们知道哪些点来自一班或者是来自二班,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来各自班级成绩的平均值和方差
  • 如果我们知道各自班级成绩的平均值和方差,我们也可以大概猜出来哪些点是来自一班的,哪些点是来自二班的

  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6:数据与分布的关系

  如果我们有数据就可以来拟合分布,如果我们有了概率分布,就可以来判断数据的类别。但是,问题是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应该怎么办呢?

三、EM算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现在什么数据都没有,还想对成绩进行分类,显然是有难度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既然我们没有数据,不如先做一个合适的假设来确定一部分的值。现在我们假设两个分布是这样的: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7:假设的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

  而且两个类别的先验概率是相等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都是假设,但是由于这些假设的存在,所以下式的值就是已知的量:
P(γ1)=P(γ2)=0.5P(\gamma_{1})=P(\gamma_{2})=0.5 P(γ1)=P(γ2)=0.5

3.1 E步骤(Expectation)

  现在我们来评估一下每个成绩点是属于哪个班级的,对于第iii个数据xix_{i}xi来说: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8:许多成绩点中的某一个成绩点

  根据贝叶斯定理,xix_{i}xi属于一班的概率是这样求的:
γi1=P(γi∣xi)=P(xi∣γ1)P(γ1)P(xi∣γ1)P(γ1)+P(xi∣γ2)P(γ2)\gamma_{i1}=P(\gamma_i|x_i)=\dfrac{P(x_i|\gamma_1)P(\gamma_1)}{P(x_i|\gamma_1)P(\gamma_1)+P(x_i|\gamma_2)P(\gamma_2)} γi1=P(γixi)=P(xiγ1)P(γ1)+P(xiγ2)P(γ2)P(xiγ1)P(γ1)
  上面的式子看似复杂,但是其中的每一项现在都是已知的,直接计算就可以了。现在已经得到了xix_{i}xi属于一班的概率,那么xix_{i}xi属于二班的概率就是1减去xix_{i}xi属于一班的概率:
γi2=P(γ2∣xi)=1−γi1\gamma_{i2}=P(\gamma_{2}|x_{i})=1-\gamma_{i1} γi2=P(γ2xi)=1γi1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点涂上对应的颜色,来表示它们可能属于的班级: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9:对于任意一个成绩点的可能属于的班级

  这一步被称为E步骤(Expectation),可以理解为求每一个点属于每个类别的期望值。

3.2 M步骤(Maximization)

  此时,我们已经得到了每一个点属于每个班级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重新校准两个班级的高斯分布了,也就是重新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值和方差:

  • 一班:
    μ1=γ11x1+γ21x1+…+γN1xNγ11+γ21+…+γN1σ12=γ11(x1−μ1)2+…+γN1(xN−μ1)2γ11+…+γN1\begin{array}{l}\mu_1=\frac{\gamma_{11}x_1+\gamma_{21}x_1+\ldots+\gamma_{N1}x_N}{\gamma_{11}+\gamma_{21}+\ldots+\gamma_{N1}}\\ \sigma_1^2=\frac{\gamma_{11}(x_1-\mu_1)^2+\ldots+\gamma_{N1}(x_N-\mu_1)^2}{\gamma_{11}+\ldots+\gamma_{N1}}\end{array} μ1=γ11+γ21++γN1γ11x1+γ21x1++γN1xNσ12=γ11++γN1γ11(x1μ1)2++γN1(xNμ1)2

  • 二班:
    μ2=γ12x1+γ22x1+…+γN2xNγ12+γ22+…+γN2σ22=γ12(x1−μ2)2+…+γN2(xN−μ2)2γ12+…+γN2\begin{array}{l}\mu_2=\frac{\gamma_{12}x_1+\gamma_{22}x_1+\ldots+\gamma_{N2}x_N}{\gamma_{12}+\gamma_{22}+\ldots+\gamma_{N2}}\\ \sigma_2^2=\frac{\gamma_{12}(x_1-\mu_2)^2+\ldots+\gamma_{N2}(x_N-\mu_2)^2}{\gamma_{12}+\ldots+\gamma_{N2}}\end{array} μ2=γ12+γ22++γN2γ12x1+γ22x1++γN2xNσ22=γ12++γN2γ12(x1μ2)2++γN2(xNμ2)2

  同时,也可以更新两个班级的先验概率:

  • 一班:
    P(γ1)=γ11+…+γN1NP(\gamma_1)=\frac{\gamma_{11}+\ldots+\gamma_{N1}}{N} P(γ1)=Nγ11++γN1

  • 二班:
    P(γ2)=γ12+…+γN2NP(\gamma_2)=\frac{\gamma_{12}+\ldots+\gamma_{N2}}{N} P(γ2)=Nγ12++γN2

  这一步被称为M步骤(Maximization),可以理解为,通过当前的数据求出最可能的分布参数。

3.3 EM算法

  以上两个步骤合起来就是EM算法。当然,算法还没有结束,我们现在只是通过E和M两个步骤求出了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的新的平均值和方差: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10:两个班级新的成绩分布图像

  后面的工作就是重复E和M两个步骤:

  • E步骤:根据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更新点属于两个班级的可能性
  • M步骤:更新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的平均值和方差

  一直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两个成绩分布收敛不再被更新: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11:收敛后的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图像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分类效果: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12:通过EM算法得到的分类结果

  虽然和真实数据相比仍然有误差,不过也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图13:真实的分类情况

  这样,通过EM算法,小明的问题就可以被解决了。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学习EM算法还需要一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所以读者最好提前温习一下。学习机器学习避免不了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矩阵论,所以读者一定要好好学习这几门课程!

http://www.lryc.cn/news/31571.html

相关文章:

  • [Linux入门篇]一篇博客解决C/C++/Linux System Call文件操作接口的使用
  • 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记录——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 FPGA实现模拟视频BT656解码 TW2867四路PAL采集拼接显示 提供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 【建议收藏】超详细的Canal入门,看这篇就够了!!!
  • KubeSphere 社区双周报 | OpenFunction v1.0.0-rc.0 发布
  • 查漏补缺3月
  • 如何使用Java实现类似Windows域登录
  • 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
  • Kotlin lateinit 和 lazy 之间的区别 (翻译)
  • Golang alpine Dockerfile 最小打包
  • 在NVIDIA JetBot Nano小车上更新WIFI驱动
  • 2023年网络安全最应该看的书籍,弯道超车,拒绝看烂书
  • VSYNC研究
  • python gRPC:根据.protobuf文件生成py代码、grpc转换为http协议对外提供服务
  • Allegro如何输出ODB文件操作指导
  • koa-vue的分页实现
  • 安全开发基础 -- DAST,SAST,IAST简单介绍
  • 网络安全之暴力破解介绍及暴力破解Tomcat
  • Elasticsearch:使用 Logstash 构建从 Kafka 到 Elasticsearch 的管道 - Nodejs
  • 记录一次es的性能调优
  • 内核性能评估测试及具体修改操作步骤记录
  • S7-200smart远程无线模拟量信号采集案例
  • Blender Python材质处理入门
  • ChatGPT后劲很大,问题也是
  • 世界那么大,你哪都别去了,来我带你了解CSS3 (二)
  • 2023年再不会Redis,就要被淘汰了
  • Java SPI机制了解与应用
  • vue实现输入框中输完后光标自动跳到下一个输入框中
  • 如何构建 C 语言编译环境?
  • 电子台账:模板制作之一——列过滤(水平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