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park repartition和coalesce的区别

  1. repartition只是coalesce接口中shuffle为true的实现。
  2. 不经过 shuffle,也就是coaleasce shuffle为false,是无法增加RDD的分区数的,比如你源RDD 100个分区,想要变成200个分区,只能使用repartition,也就是coaleasce shuffle为true。
  3. 如果上游为Partition个数为N,下游想要变成M个Partition。
  • N > M , 比如N=100 M=60, 可以使用coaleasce shuffle为false。
  •  但是如果N远大于M,比如N=100, M=1, 分区有一个激烈的变化时,此时如果用coalesce就只有一个task处理数据,资源利用不够,Executor空跑,这时repartition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虽然有shuffle但是和只有1个Task处理任务比起来效率还是较高。
  • N < M , coaleasce shuffle为false 不能增加分区,只能用repartition。

一、spark 分区 partition的理解


spark中是以vcore级别调度task

如果读取的是hdfs,那么有多少个block,就有多少个partition

举例来说:sparksql 要读表T, 如果表T有1w个小文件,那么就有1w个partition

这时候读取效率会较低。假设设置资源为 --executor-memory 2g --executor-cores 2 --num-executors 5。

步骤是:

  • 拿出1-10号10个小文件(也就是10个partition) 分别给5个executor读取(spark调度会以vcore为单位,实际就是5个executor,10个task读10个partition)
  • 如果5个executor执行速度相同,再拿11-20号文件 依次给这5个executor读取
  • 而实际执行速度不会完全相同,那就是哪个task先执行完,哪个task领取下一个partition读取执行,以此类推。这样往往读取文件的调度时间大于读取文件本身,而且会频繁打开关闭文件句柄,浪费较为宝贵的io资源,执行效率也大大降低。

二、coalesce 与 repartition的区别(我们下面说的coalesce都默认shuffle参数为false的情况)


repartition(numPartitions:Int):RDD[T]和coalesce(numPartitions:Int,shuffle:Boolean=false):RDD[T]

repartition只是coalesce接口中shuffle为true的实现

我们还拿上面的例子说:

有1w的小文件,资源也为--executor-memory 2g --executor-cores 2 --num-executors 5。

  • repartition(4):产生shuffle。这时会启动5个executor像之前介绍的那样依次读取1w个分区的文件,然后按照某个规则%4,写到4个文件中,这样分区的4个文件基本毫无规律,比较均匀。
  • coalesce(4):这个coalesce不会产生shuffle。那启动5个executor在不发生shuffle的时候是如何生成4个文件呢,其实会有1个或2个或3个甚至更多的executor在空跑(具体几个executor空跑与spark调度有关,与数据本地性有关,与spark集群负载有关),他并没有读取任何数据!

PS:

  1. 如果结果产生的文件数要比源RDD partition少,用coalesce是实现不了的,例如有4个小文件(4个partition),你要生成5个文件用coalesce实现不了,也就是说不产生shuffle,无法实现文件数变多。
  2. 如果你只有1个executor(1个core),源RDD partition有5个,你要用coalesce产生2个文件。那么他是预分partition到executor上的,例如0-2号分区在先executor上执行完毕,3-4号分区再次在同一个executor执行。其实都是同一个executor但是前后要串行读不同数据。与用repartition(2)在读partition上有较大不同(串行依次读0-4号partition 做%2处理)。

三、实例


T表有10G数据 有100个partition 资源也为--executor-memory 2g --executor-cores 2 --num-executors 5。我们想要结果文件只有一个

  • 如果用coalesce:sql(select * from T).coalesce(1)

    5个executor 有4个在空跑,只有1个在真正读取数据执行,这时候效率是极低的。所以coalesce要慎用,而且它还用产出oom问题,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 如果用repartition:sql(select * from T).repartition(1)

     这样效率就会高很多,并行5个executor在跑(10个task),然后shuffle到同一节点,最后写到一个文件中。

那么如果我不想产生一个文件了,我想产生10个文件会怎样,是不是coalesce 又变得比 repartition高效了呢。(因为coalesce无shuffle,相当于每个executor的 task认领 10个 partition)

那么如果我又不想产生10个文件呢?其实一旦要产生的文件数大于executor x vcore数,coalesce效率就更高(一般是这样,不绝对)。

四、总结


我们常认为coalesce不产生shuffle会比repartition 产生shuffle效率高,而实际情况往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oalesce效率不一定高,有时还有大坑,大家要慎用。

coalesce 与 repartition 他们两个都是RDD的分区进行重新划分,repartition只是coalesce接口中shuffle为true的实现(假设源RDD有N个分区,需要重新划分成M个分区)

1)如果N<M。一般情况下N个分区有数据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利用HashPartitioner函数将数据重新分区为M个,这时需要将shuffle设置为true(repartition实现,coalesce也实现不了)。

2)如果N>M并且N和M相差不多,(假如N是1000,M是100)那么就可以将N个分区中的若干个分区合并成一个新的分区,最终合并为M个分区,这时可以将shuff设置为false(coalesce实现),如果M>N时,coalesce是无效的,不进行shuffle过程,父RDD和子RDD之间是窄依赖关系,无法使文件数(partiton)变多。

总之如果shuffle为false时,如果传入的参数大于现有的分区数目,RDD的分区数不变,也就是说不经过shuffle,是无法将RDD的分区数变多的

3)如果N>M并且两者相差悬殊,这时你要看executor数与要生成的partition关系,如果executor数 <= 要生成partition数,coalesce效率高,反之如果用coalesce会导致(executor数-要生成partiton数)个excutor空跑从而降低效率。如果在M为1的时候,为了使coalesce之前的操作有更好的并行度,可以将shuffle设置为true。

 参考:Spark repartition和coalesce的区别 - 简书

http://www.lryc.cn/news/127987.html

相关文章:

  • 微服务最佳实践,零改造实现 Spring Cloud Apache Dubbo 互通
  • leetcode 力扣刷题 两数/三数/四数之和 哈希表和双指针解题
  • (搜索) 剑指 Offer 12. 矩阵中的路径 ——【Leetcode每日一题】
  • 构建高可用的去中心化微服务集群架构指南
  • Sui主网升级至V1.7.1版本
  • 自然语言处理从入门到应用——LangChain:索引(Indexes)-[基础知识]
  • k8s集群监控方案--node-exporter+prometheus+grafana
  • nginx反向代理流程
  • Java“牵手”根据店铺ID获取淘宝店铺所有商品数据方法,淘宝API实现批量店铺商品数据抓取示例
  • 从0开始yolov8模型目标检测训练
  • 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 如何用Apipost实现sign签名?
  • Hive底层数据存储格式
  • 双向-->带头-->循环链表
  • Opencv4基于C++基础入门笔记:OpenCV环境配置搭建
  • JS基础之实现map方法
  • FPGA应用学习笔记-----复位电路(二)和小结
  • 信捷 XD PLC 16位整数转换为双精度浮点数
  • (二)结构型模式:1、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C++实现示例)
  • 【编程二三事】ES究竟是个啥?
  • 爬虫逆向实战(三)--天某云登录
  • 不要过于迷恋软件架构,要重视如何设计根据简单和清晰的设计
  • Grafana监控 Redis Cluster
  • k8s 认证和权限控制
  • 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 Leetcode No.53 Maximum Subarray
  • 手机出现 不读卡 / 无信号时应该怎么办?
  • Linux 内核模块运行机制(10/11)
  • MySQL数据库-字符串函数详解
  • 半导体退火那些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