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dubbo学习(一)dubbo简介与原理

一、Dubbo背景和简介

  1. 单一应用框架(ORM)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如下单支付等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缺点:单一的系统架构,使得在开发过程中,占用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流量的增加越来越难以维护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垂直应用框架(MVC)
    垂直应用架构解决了单一应用架构所面临的扩容问题,流量能够分散到各个子系统当中,且系统的体积可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人员之间协同以及维护的成本,提升了开发效率。
    缺点:但是在垂直架构中相同逻辑代码需要不断的复制,不能复用。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分布式应用架构(RPC)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
    这里写图片描述

  4. 流动计算架构(SOA)
    随着服务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越来越多,服务之间的调用和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诞生了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也因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技术,如对服务提供、服务调用、连接处理、通信协议、序列化方式、服务发现、服务路由、日志输出等行为进行封装的服务框架

从以上是电商系统的演变可以看出架构演变的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单一应用架构

    •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 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 数据访问框架(ORM) 是关键。
  • 垂直应用架构

    •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
    • 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 Web框架(MVC) 是关键。
  • 分布式服务架构

    •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 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 分布式服务框架(RPC) 是关键。
  • 流动计算架构

    •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调度中心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
    • 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 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 是关键。

在这里插播一条关于RPC的简介: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
两台服务器A、B,分别部署不同的应用a,b。当A服务器想要调用B服务器上应用b提供的函数或方法的时候,由于不在一个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调用,需要通过网络来表达调用的语义传达调用的数据。
说白了,就是你在你的机器上写了一个程序,我这边是无法直接调用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远程服务调用的概念。

RPC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如TCP或UDP,为通信程序之间携带信息数据。在OSI网络通信模型中,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RPC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加容易。
RPC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请求程序就是一个客户机,而服务提供程序就是一个服务器。首先,客户机调用进程发送一个有进程参数的调用信息到服务进程,然后等待应答信息。在服务器端,进程保持睡眠状态直到调用信息到达为止。当一个调用信息到达,服务器获得进程参数,计算结果,发送答复信息,然后等待下一个调用信息,最后,客户端调用进程接收答复信息,获得进程结果,然后调用执行继续进行。

RPC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稍作了解,详情可查看别的博文)

  • 通讯问题: 主要是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TCP连接,远程过程调用的所有交换的数据都在这个连接里传输。连接可以是按需连接,调用结束后就断掉,也可以是长连接,多个远程过程调用共享同一个连接。
  • 寻址问题: A服务器上的应用怎么告诉底层的RPC框架,如何连接到B服务器(如主机或IP地址)以及特定的端口,方法的名称名称是什么,这样才能完成调用。比如基于Web服务协议栈的RPC,就要提供一个endpoint URI,或者是从UDDI服务上查找。如果是RMI调用的话,还需要一个RMI Registry来注册服务的地址。
  • 序列化 与 反序列化: 当A服务器上的应用发起远程过程调用时,方法的参数需要通过底层的网络协议如TCP传递到B服务器,由于网络协议是基于二进制的,内存中的参数的值要序列化成二进制的形式,也就是序列化(Serialize)或编组(marshal),通过寻址和传输将序列化的二进制发送给B服务器。
    同理,B服务器接收参数要将参数反序列化。B服务器应用调用自己的方法处理后返回的结果也要序列化给A服务器,A服务器接收也要经过反序列化的过程。

Dubbo是什么

Dubbo是:

  • 一款分布式服务框架
  • 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
  • SOA服务治理方案

每天为2千多个服务提供大于30亿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以及别的公司的业务中。


二、Dubbo架构

这里写图片描述

Provider: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Consumer: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Monitor: 统计服务的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调用流程
0.服务容器负责启动,加载,运行服务提供者。
1.服务提供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己提供的服务。
2.服务消费者在启动时,向注册中心订阅自己所需的服务。
3.注册中心返回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给消费者,如果有变更,注册中心将基于长连接推送变更数据给消费者。
4.服务消费者,从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于软负载均衡算法,选一台提供者进行调用,如果调用失败,再选另一台调用。
5.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在内存中累计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定时每分钟发送一次统计数据到监控中心


Dubbo注册中心

对于服务提供方,它需要发布服务,而且由于应用系统的复杂性,服务的数量、类型也不断膨胀;
对于服务消费方,它最关心如何获取到它所需要的服务,而面对复杂的应用系统,需要管理大量的服务调用。
而且,对于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消费方来说,他们还有可能兼具这两种角色,即既需要提供服务,有需要消费服务。

通过将服务统一管理起来,可以有效地优化内部应用对服务发布/使用的流程和管理。服务注册中心可以通过特定协议来完成服务对外的统一。

Dubbo提供的注册中心有如下几种类型可供选择

  • Multicast注册中心
  • Zookeeper注册中心
  • Redis注册中心
  • Simple注册中心

Dubbo优缺点

优点:

  1. 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
    - 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只需简单配置,没有任何API侵入。
  2. 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
    • 可在内网替代nginx lvs等硬件负载均衡器。
  3. 服务注册中心自动注册 & 配置管理
    -不需要写死服务提供者地址,注册中心基于接口名自动查询提供者ip。
    使用类似zookeeper等分布式协调服务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可以将绝大部分项目配置移入zookeeper集群。
  4. 服务接口监控与治理
    -Dubbo-admin与Dubbo-monitor提供了完善的服务接口管理与监控功能,针对不同应用的不同接口,可以进行 多版本,多协议,多注册中心管理。

缺点:

  • 只支持JAVA语言

三、dubbo原理

本篇博客的内容总体上比较抽象,如果一个想马上使用dubbo的同学来说,读这篇博客效果不太好,本篇博客没有写怎么使用、配置dubbo,接下来,我再令写一篇dubbo入门包含demo的博客。

I、初始化过程细节:
上图中的第一步start,就是将服务装载容器中,然后准备注册服务。和Spring中启动过程类似,spring启动时,将bean装载进容器中的时候,首先要解析bean。所以dubbo也是先读配置文件解析服务。
解析服务:
1)、基于dubbo.jar内的Meta-inf/spring.handlers配置,spring在遇到dubbo名称空间时,会回调DubboNamespaceHandler类。
2)、所有的dubbo标签,都统一用DubboBeanDefinitionParser进行解析,基于一对一属性映射,将XML标签解析为Bean对象。
源码截图:
在ServiceConfig.export 或者ReferenceConfig.get 初始化时,将Bean对象转会为url格式,将所以Bean属性转成url的参数。
然后将URL传给Protocol扩展点,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根据URL的协议头,进行不同协议的服务暴露和引用。
暴露服务:

a、 只暴露服务端口

在没有使用注册中心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适用在开发环境下,服务的调用这和提供在同一个IP上,只需要打开服务的端口即可。
即,当配置 or
ServiceConfig解析出的URL的格式为: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r机制,通过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直接调用DubboProtocol的export()方法,打开服务端口。

b、向注册中心暴露服务:

和上一种的区别:需要将服务的IP和端口一同暴露给注册中心。
ServiceConfig解析出的url格式为:
registry://registry-host/com.alibaba.dubbo.registry.RegistryServiceexport=URL.encode(“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URL的“registry://”协议头识别,调用RegistryProtocol的export方法,将export参数中的提供者URL先注册到注册中心,再重新传给Protocol扩展点进行暴露: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引用服务:

a、直接引用服务:

在没有注册中心的,直连提供者情况下,
ReferenceConfig解析出的URL格式为: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直接调用DubboProtocol的refer方法,返回提供者引用。

b、从注册中心发现引用服务:

此时,ReferenceConfig解析出的URL的格式为:
registry://registry-host/com.alibaba.dubbo.registry.RegistryServicerefer=URL.encode(“consumer://consumer-host/com.foo.Foo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paptive机制,通过URL的“registry://”协议头识别,就会调用RegistryProtocol的refer方法,基于refer参数总的条件,查询提供者URL,如: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提供者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就会调用DubboProtocol的refer()方法,得到提供者引用。
然后RegistryProtocol将多个提供者引用,通过Cluster扩展点,伪装成单个提供这引用返回。

三、远程调用细节:

服务提供者暴露一个服务的详细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图是服务提供者暴露服务的主过程:
首先ServiceConfig类拿到对外提供服务的实际类ref,然后将ProxyFactory类的getInvoker方法使用ref生成一个AbstractProxyInvoker实例,到这一步就完成具体服务到invoker的转化。接下来就是Invoker转换到Exporter的过程。
Dubbo处理服务暴露的关键就在Invoker转换到Exporter的过程,下面我们以Dubbo和rmi这两种典型协议的实现来进行说明:
Dubbo的实现:
Dubbo协议的Invoker转为Exporter发生在DubboProtocol类的export方法,它主要是打开socket侦听服务,并接收客户端发来的各种请求,通讯细节由dubbo自己实现。
Rmi的实现:
RMI协议的Invoker转为Exporter发生在RmiProtocol类的export方法,他通过Spring或Dubbo或JDK来实现服务,通讯细节由JDK底层来实现。

服务消费者消费一个服务的详细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图是服务消费的主过程:
首先ReferenceConfig类的init方法调用Protocol的refer方法生成Invoker实例。接下来把Invoker转为客户端需要的接口

http://www.lryc.cn/news/2420068.html

相关文章:

  • portal概述
  •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62 (Rated for Div. 2) - E.Palindrome-less Arrays(dp)
  • hbase的region分区
  • session的详细解释
  • 数据结构——vector 清晰讲解
  • Linux之Apache服务器安装及配置
  • 乘方计算机在线应用,乘方开方计算器v1.2免费版
  • 22|SQLite文本数据库:如何进行数据管理(下)?
  • OpenSSL常见用法
  • 特殊文件:XML文件
  • 程序猿Git项目代码自动提交神器-万能shell版
  • 腾讯,百度,高德地图兴趣点(POI)的获取以及查询,逆解析解析
  • git下载安装和常用命令
  • SSH命令大解析,让你的远程连接更高效
  • MySQL 入门:Case 语句很好用
  • Swagger接口文档使用(三种)
  • UTC时间、GMT时间、CST时间
  • HTTP知识点总结,这一篇就够了
  • 一、jQuery概述
  • 【Go】超详细Go入门
  • 【VirtualBox】--- 从零开始搭建 Ubuntu系统 超详细
  • OpenCV入门教程(非常详细)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 HTML学习笔记(HTML基础篇)
  • 网址中有无 www 区别是什么
  • I tell you 如何下载文件
  • SpringBoot最常用的50个注解(全是干货,干的要死!)
  • Nodejs的详细安装过程与步骤(超详细)
  • 【MobaXterm】--- 登录SSH服务器 持续更新中
  • Nacos 入门教程
  • 再见,Anaconda的安装和配置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