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应用
摘要:近年来网络科学技术不断在发展,而且自普及以来,因其迅速、便捷的获取信息方式,让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体会到了十足的便利。人们与网络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但是,网络通信问题却面临着例如安全问题、病毒防护不彻底的严峻形式。因此,如何有效的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预防,在人们经由网络通信进行信息交流中保障其安全,并强调让人们在此过程中提升网络自安全意识,成为网络防护面临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分析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及数据加密技术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数据加密 ;应用 ;方法
- 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有关概述
- 数据加密概述
数据加密是按照确立的密码算法把明文信息转变为附有密钥的数字信息,同时它也是计算机安全防护的重要技术。数据保护是密钥设置的核心目的,密文种类也分为很多种,其中端口加密、节点加密、链路加密是现今数据加密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系统与银行系统中,数据加密的运用相对宽泛。比如,在银行系统中,银行数据加密技术呈现在网络设备间的链接上。进而呈现出它和网络交换设备间的联动。在防火墙与交换机运用中,把数据信息传输至系统安全设备上实施加密处理且加以检测。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是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时,对数据发挥着重要保护作用,加密技术将数据进行密码处理,使不法者偷取信息有一定难度,对核心信息我们应该实施多次加密处理,这会起到强化保护效果,加密技术在信息输入错误时,就会使防火墙与交换机交换数据端口断开或关闭,这样做具有一定防护作用[1]。目前,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效果,同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运用效用及价值
-
- 数据加密的运用与算法
数字签名认证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运用,网络认证技术是现今数据加密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实际上是通过用户数据核对方式来设立用户登录权限,进而呈现防御外来侵害,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现阶段,数字签名技术的运用相对宽泛,数字签名主要是用密钥计算办法与数字加密原理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2]。用户数据输入正确后才能登录,同时也是数字签名认证的主要需求。 循环移位算法是数据加密算法中常见的算法,它实现了数据位置的调换。换言之,在数据传输期间,数据是以字节为单位,呈现出数据字节间的循环移位,附有较强规律性,但对破译密钥者却增添了较大难度,对数据实施必要的处理及构建密码文,该种办法适用又简单。
-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相关趋势
- 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当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数据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目前的网络传输来看,其数据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机密数据窃取,在通过网络进行机密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攻击者会在某一个传输节点上对数据进行窃取,进而导致机密泄漏。第二是机密数据的篡改,对于一些机密性的数据,攻击者也会借助于复制伪造或者是篡改等的方式来达到一些非法的目的。这种方式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且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大。第三是认证授权数据的伪造,对于一些只有通过认证授权才能够操作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攻击者会进行其认证授权数据的伪造,以此来获得操作权限,这样的情况将会对用户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3]。第四是拒绝服务,一些攻击者攻击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机密数据信息的获取,而是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使其无法正常运行。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效率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会给用户带来严重损失,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来讲,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
- 密码技术的未来趋势
尽管非对称密码体制比对称密码体制更为可靠,但由于计算过于复杂,对称密码体制在进行大信息量通信时,加密速率仅为对称体制的1/100,甚至是1/1000[4]。正是由于不同体制的加密算法各有所长,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类加密体制将会共同发展。而在由IBM等公司于1996年联合推出的用于电子商务的协议标准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中和1992年由多国联合开发的PGP技术中,均采用了包含单钥密码、双钥密码、单向杂凑算法和随机数生成算法在内的混合密码系统的动向来看,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今后密码技术应用的未来。
在单钥密码领域,一次一密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机制.,但是由于流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流生成器在算法上未能突破有限循环,故一直未被广泛应用。如果找到一个在算法上接近无限循环的密钥流生成器,该体制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近年来,混沌学理论的研究给在这一方向产生突破带来了曙光。此外.充满生气的量子密码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因为它是基于光学和量子力学理论的。该理论对于在光纤通信中加强信息安全、对付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破译无疑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由于电子商务等民用系统的应用需求,认证加密算法也将有较大发展。此外,在传统密码体制中.还将会产生类似于IDEA这样的新成员,新成员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在算法上有创新和突破,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算法进行修正或改进[5]。密码学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年轻学科,任何未被认识的加/解密机制都有可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
- 文档加密技术和透明加密软件发展趋势
透明加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数据保密手段自出现以来得到许多信息安全公司的热捧也为广大需要对敏感数冠进行保密的客户带来了希望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客户对安全软件开发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透明加密技术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6]。本文就五个方面对透明加密软件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 驱动层加密技术成为透明加密的主流技术
应用层透明加密技术和驱动得加密技术的特点使得活动县透明加密技术有着更多竞争上的优势,其在加密过程中所体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已经被使用者所认可并通过市场手段逐渐展现加密软件厂商也将逐步认识到这点,于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转而研发驱动层加密技术,促进驱动层加密技术发展。
-
- 高级加密算法(AES256)被普遍使用
加被技术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提供机密性和可靠性P.作为DES的替代方案AES是一个送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和256位密钥作为新一代的数据加密标准汇聚了强安全性、高性能、高效率、易用和灵活等优点,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也将被越来越多的加密厂商所采用[7]。
-
- 加密控制策略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人性化
在企业管理越来越人性化的今天一成不变的强制加密技术虽然可以控乱单位内部敏感数据迪密,但缺乏灵活性却饱受垢病客户期待能自主、灵活的设置加密控制策略。比如雇主需要能打开员工加密的密文但自已电后上不加密又或者单位高层领导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对编辑中的文件进行加密并能自由在强制加密与不加密间切换这就促使加密软件厂商对加密控制策略不能局艰于强制加密一种手段而是要更加灵活地进行配制。
-
- 密文自动备份成为必备功能
数据存优是个复杂的过程,透明加密软件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存佶和读取进行干预难兔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加解密过程失败甚至对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8]。一旦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或经常出现需要对异常密文进行修复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正常工作,因此密文的自动备份可以作为预防措施。
-
- 密文管理精细化
在一些单位不但要求内部数据不能外传还要在部门间或项目组之间相互保密而上级部门或领导又要能打开不同部门的密文这就使得一个单位只有一个密钥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便要求加密时做到密文分级的管理使同一单位内部拥有多个密钥,相互不能解密;但通过赋予某一职权人(如上级领导等)同时拥有多个密钥,其就可以对相应的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9]。同时单位内部还涉及到不同的人对密文的控制权限不同如项目组人员可以编辑相关的文件但项目周边相关人如车间主任等)只拥有访问的权限所以在加密中集成权跟管理将是未来用户的昔遍需求。
-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
- 节点加密技术
在信息传输中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切实保障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安全性,以免信息遭到外界影响因素的破坏。在数据加密技术日益完善与普及的背景下,市面上逐渐衍生出了形式多样的加密方式,并且不同加密方式的优势不同,但其都能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保障。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类型,以此取得最佳的加密效果。在当前现有的数据加密技术中,节点加密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密类型,其不仅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在网络运行中还能起到良好的安全保障作用,特别是在数据传输中还有着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10]。
-
- 链路加密技术
链路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与节点加密技术相结合,以此达到节点链路加密的目的,同时不断优化数据加密效果,因此链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相比于其他加密方式,链路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加密节点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二次加密处理,并为信息传输提供双重保障,加大数据信息破解难度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信息传输保障的安全水平。但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如自动安装文件类型、自主选择加密方式,由此导致密钥的选择各不相同,在破解过程中必须借助差异化密钥完成整个破解操作,并且整个过程的破解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链路加密技术应用的复杂性,额外增加工作时间的同时,还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
-
- 端到端加密技术
目前现有的数据加密技术中,端到端的加密方式最特别,但其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覆盖范围。这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传输起点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进行均匀加密,极大地提高了加密的严谨性,有助于从根本上防止病毒入侵,最大限度地降低黑客攻击的成功率。这也意味着端到端加密技术的安全性更高,加密程度也最完善,并且这项技术也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因此整体体现出了较强的加密效果以及较高的性价比。目前端到端加密技术已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数据信息安全维护中也能取得理想的传输效果。
-
- 数据加密方法
通常而言数据加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对称密钥加密与非对称密钥加密。对称密钥加密的特点主要为 :密钥简单,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只使用一个密钥,该方法简单快捷,密钥不容易混淆,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随着应用人数的增多,提高了密码被盗取的风险,难以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非对称密钥加密的特点主要为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使用公开的密码获取数据,但是破解数据信息则需要其他的密码,而其他的密码只有少数人所知,极大的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改善了对称密钥加密方法中的不足。
-
- 安全管理规制的重要性
若要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务必要提升有关管理者及用户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核心数据严格保密,完成好数据的检查及备份。
-
- 传播渠道的切断
切断主要传播渠道,首先应该注意查杀 U 盘及硬盘中的病毒与程序,不可随意接受网络自动推送的网页,对已中毒的 U 盘及硬盘应该随时进行杀毒及格式化处理,阻断所有不安全的传播渠道。U 盘内数据用 Office 软件提供的模式实施简化式加密,以防不测。
-
- 网络访问控制权授予
若要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有关防范,务必要采用加密模式管控其访问权限,这也是最主要的对策和办法。该办法能够较好地使网络资源获得有效净化,不给非法资源留下任何机会,这也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点对策之一[11]。该种控制权的授予模式与数据加密技术不可分,一般包含网络控制权、入网控制权限、目录控制权等诸多权限。
-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信息密码泄露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多不法分子会趁机窃取信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由于密码泄露导致黑客入侵电脑的事件,这样不仅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影响整个网络环境,因此需要运用数据加密技术强化网络信息的安全等级。网络信息问题也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的,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可乘之机,其利用网络漏洞窃取机密行不法之事,不仅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一定影响。要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就要强化加密技术,比如在计算机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利用密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在传输阶段才会越来越稳定,相关人员还可以在数据加密的基础之上,为保证数据加密技术效果达到最大,应该及时建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在如今的电子商务领域,加密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因为电子商务中保证物品信息准确性也需要用到数据加密技术,在付款和收款环节都要加强防护,不能让用户的信息泄露出去,以防止用户财产被盗取。
- 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的价值
数据加密技术的价值在于通过加密技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如防止用户网络信息被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破坏或盗取。通过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运用加密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网络安全的相关隐患。与此同时,只有计算机网络处于安全的环境下,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健全的网络机制可以提高数据加密的价值。数据安全主要是通过加密手段,将信息转变成不能识别或者没法顺利读出的数据,接收方再通过重组和解密操作将密文转换为可视或者可读的明文,互联网只是作为信息传输的纽带,信息数据的安全则全权由加密技术来把控,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时也需要作出相应处理。部分信息的加密过程中,用户还需要通过硬件加密来完成,用户通过USB端口对接收和发起两个端口进行加密,这样在病毒即将入侵时,系统就会灵活调取系统配置的杀毒软件来保护用户的信息,杀毒软件能够迅速发现并消灭系统中的病毒[12]。加密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数据加密功能,并且不会影响网络速度以及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 刘述木,牟丽莎,杨建.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运用[J]. 缔客世界,2020.6(8):
- 李文杰.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运用研究[J]. 电子制作,2021(6):88-89,92.
- 廉宇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21):57-58.
[4]刘成.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4):169-170.
[5]丛海,金凡.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 数字传媒研究,2020.37(8):57-60.
[6]赵林.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9):174-175.
[7]梁永波.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21(22):169-170+175.
[8]刘宛婷.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究[J].数字传媒研究,2022,39(02):17-20.
[9]张晓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21(06):68-72.
[10]王艳淼,熊国灿.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研究[J].软件,2022,43(04):184-186.
[11]王书漫.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22,36(07):86-88.
[12]刘孟栋.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