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理解网络协议

1.查看网络配置 : ipconfig

2. ip地址 : ipv4(4字节, 32bit), ipv6, 用来标识主机的网络地址

3.端口号(0~65535) : 用来标识主机上的某个进程, 1 ~ 1024 知名端口号, 如果是服务端的话需要提供一个特定的端口号, 客户端的话是随机分配一个端口号

4.协议 : 简单来说就是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双方做好的约定, 如发送时如何组织数据, 接收时如何解析数据

5.网络中的五元组 : 源IP地址, 源端口号, 目的IP地址, 目的端口号, 协议

6.协议分层

(1) OSI七层模型(简单了解就行)

(2) TCP/IP五层模型

应用层 : 和用户打交道, 接收和展示用户的数据

传输层 : 完成端到端的传输准备, 端口号

网络层 : 规划出最合适的网络传输路径, ip

数据链路层 : 根据网络层的IP地址, 来提供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

物理层 : 把真实的BIT数据流, 通过转化成光电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网络:电信号, 光纤:光信号)

7. 封装和分用

封装是在发送方进行的对数据的处理

分用时在接收方进行的对数据的处理

发送方 : 

(1)应用层 : 按照程序员自定义的协议组织数据, 主要确定消息体的内容, 然后调用系统提供的 API (socket api)进行发送操作, 将消息的处理方移交给下一层

(2)传输层 : (传输层众多协议中最典型的两种: TCP, UDP), 主要是确定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3)网络层 : 规划出端到端的网络路径, 主要确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 IP协议   

 

(4)数据链路层 : 加入帧头和帧尾之后, 把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发送给物理层, 帧头有MAC地址(写死在网卡中, 出厂时就确定下来了), 帧尾有CRC(校验和, 发送方通过某种算法对载荷进行运算, 保存起来, 接收方在收到数据之后, 取出载荷以相同的算法进行运算, 如果得到的结果与校验和相同, 就表示接收到的载荷与发送的载荷一致, 否则载荷是无效的)

(5)物理层 : 根据以太网协议把具体的数据(报文)转化成光电信号, 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接收方 : 

(6)物理层 : 接收到光电号之后, 根据以太网协议把信号转化为二进制

(7)数据链路层 : 解析出帧头, 载荷, 帧尾, 将帧头, 帧尾去掉, 把载荷交给上一层

(8)网络层 : 根据IP协议解析报文件, 取出载荷交给上一层

(9)传输层 : 根据TCP协议解析报文件, 取出载荷交给上一层

(10)应用层 : 按照程序员自定义的协议解析消息体

发送方的数据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过程叫应用的封装

接收方的数据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过程叫应用的分用

http://www.lryc.cn/news/2402637.html

相关文章:

  • placeholder不显示and模板字符串无效
  • 在MyBatis中设计SQL返回布尔值(Boolean)有几种常见方法
  • 全球知名具身智能/AI机器人实验室介绍之AI FACTORY基于慕尼黑工业大学
  • DASCTF
  • 钉钉 - 机器人消息推送(签名版)
  • Redux 实践与中间件应用
  • ModBus总线协议
  • 【计算机网络】非阻塞IO——poll实现多路转接
  • 在.NET Core控制器中获取AJAX传递的Body参数
  • snprintf函数用法及注意事项详解
  • vue-20(Vuex 状态管理的最佳实践)
  • DAX权威指南8:DAX引擎与存储优化
  • 智慧货运飞船多维度可视化管控系统
  • 电脑开不了机,主板显示67码解决过程
  • Spring Boot 类加载机制深度解析
  • Python 训练营打卡 Day 45
  • 自托管图书搜索引擎Bookologia
  • 前端flex、grid布局
  • Maven相关问题:jna版本与ES冲突 + aop失效
  • Tomcat全方位监控实施方案指南
  • 开源PHP在线客服系统源码搭建教程
  • centos7升级glibic-2.28
  • 在Docker里面运行Docker
  • 设计模式复习小结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Token——论文阅读笔记——Beyond the 80/20 Rule和R2R
  • 【基础】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awk
  • 《UE5_C++多人TPS完整教程》学习笔记37 ——《P38 变量复制(Variable Replication)》
  • AWS API Gateway配置日志
  • Towards Open World Object Detection概述(论文)
  • 轻松备份和恢复 Android 系统 | 4 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