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vue2使用笔记、vue2和vue3的区别

文章目录

    • vue2和vue3的区别
      • 1. 实现数据响应式的原理不同
      • 2. 生命周期不同
      • 3. vue 2.0 采用了 option 选项式 API,vue 3.0 采用了 composition 组合式 API
      • 4. 新特性编译宏
      • 5. 父子组件间双向数据绑定 v-model 不同
      • 6. v-for 和 v-if 优先级不同
      • 7. 使用的 diff 算法不同
      • 8. 兄弟组件间的通信 eventBus
      • 9. vue 3.0 提供了 TypeScript 支持
      • 10. 脚手架不同
      • 11. 获取 DOM 的方法不同
      • 12. vue-router 的使用细节
      • 13. vuex 与 pinia
      • 14. vue 3.0 废除了 filters 过滤器的使用
      • 15. template 模版中根标签的问题
      • 16. 语法细节的不同

vue2.0和3.0语法不同,使用时一定要先看版本。
现在主流都是用3.0,所以2.0单独拿出来。

vue2和vue3的区别

1. 实现数据响应式的原理不同

① vue 2.0:
通过 es5 的语法 Object.defineProperty(),数据劫持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响应式。
② vue 3.0:
通过 Proxy 代理对象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响应式。
因此,又多了一些定义响应式数据的方法,如 ref、reactive、roRef、toRefs。
ref:接收简单类型或者对象类型的数据传入并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RefImpl)修改值,获取值的时候,需要.value。
reactive:接受对象类型数据的参数传入并返回一个代理响应式的对象。(Proxy)
toRef:转换响应式对象中某个属性为单独响应式数据,并且值是关联的。
toRefs:转换响应式对象中所有属性为单独响应式数据,并且值是关联的。

2. 生命周期不同

① vue 2.0 一共 10 个生命周期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beforeUpdate
updated
activated:keep-alive 组件缓存技术,激活
deactivated:keep-alive 组件缓存技术,未激活
beforeDestroy
destroyed

② vue 3.0 一共 7 个生命周期
setup
onBeforeMount
onMounted
onBeforeUpdate
onUpdated
onBeforeUnmount
onUnmounted
总结:
废弃了 activated、deactivated 生命周期函数。
setup 函数是整个组件的起点,执行时机在 beforeCreate 之前,所以没有办法拿到当前组件实例 this。
但是 setup 函数里可以接收两个形参 props 和 context。
props 为属性
context 为当前组件实例,也是就相当于vue 2.0 中的 this。
vue 3.0 中的生命周期函数使用函数调用的方式执行,所以可以多次调用执行。

3. vue 2.0 采用了 option 选项式 API,vue 3.0 采用了 composition 组合式 API

① option API

数据定义在 data 里,属性定义在 props 里,计算属性定义在 computed 里,方法定义在 methods 里。
相较于 vue 3.0 则更易于学习和使用。
② composition API

一个功能逻辑的代码组合在一起。
相较于 vue 2.0 更易于阅读和维护。
小插曲,谈一谈自己对于 vue 2.0 和 vue 3.0 的选项式 API 和组合式 API 的理解:

vue 3.0 是在 2020 年 10 月发布的。由于写 vue 2.0 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当时在转入 vue 3.0 的时候,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在 vue 3.0 中无法使用 this,前文已经谈过 this 的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而 vue 3.0 也可以分为两个版本,vue 3.3 以下的版本,其实感觉还是 option API 的写法,因为在 setup 函数平级的节点中,依然可以定义 props 和 components 节点,只不过是把数据和方法定义在 setup 函数里,然后通过 return 出来使用。

在 vue 3.3 及 3.3 以上的版本中,引入了

4. 新特性编译宏

常用的编译宏如下:

defineProps:定义属性
defineEmits:定义自定义的事件的触发

defineExpose:向外暴露组件的属性和方法

在非语法糖的写法中,通过 setup 函数的 return 出来了属性和方法,所以无须使用defineExpose

defineOptions:向外暴露组件的一些自定义属性,如 name

defineModel:vue 3.0 中父子组件间的双向数据绑定

const modelValue = defineModel()

5. 父子组件间双向数据绑定 v-model 不同

① vue 2.0:

父组件默认传递的属性是 value,子组件默认触发的自定义事件是 input
② vue 3.0:

父组件默认传递的属性是 modelValue,子组件默认触发的自定义事件是 update:modelValue

6. v-for 和 v-if 优先级不同

vue 2.0 中 v-for 的优先级高
vue 3.0 中 v-if 的优先级高

7. 使用的 diff 算法不同

① vue 2.0

同级比较,根元素变化,整个 dom 树删除重建
根元素未变
属性改变,更新属性
子元素内容改变
无 key 就地更新
有 key 按 key 比较
② vue 3.0

将静态节点与动态节点分离
通过高效标记和打补丁的方式,更新 dom
总结:

所以 vue 3.0 的渲染性能优于 vue 2.0

8. 兄弟组件间的通信 eventBus

vue 2.0 中的 eventBus 是一个 vue 的实例对象
vue 3.0 中的eventBus 是 mitt 库

9. vue 3.0 提供了 TypeScript 支持

10. 脚手架不同

vue 2.0 的打包工具是 webpack
vue 3.0 的打包工具是 vite

11. 获取 DOM 的方法不同

vue 2.0 直接绑定 ref,使用 this.ref.属性名的方式直接获取
vue 3.0 需要先定义 const box = ref(null),再进行绑定

12. vue-router 的使用细节

① vue 2.0

通过 this. r o u t e r 和 t h i s . router 和 this. routerthis.route 拿到全局的路由对象和当前的路由对象
路由前置守卫
to: 即将要进入的目标 路由对象
from: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next: Function: 一定要调用该方法来 resolve 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 next 方法的调用参数。
next(): 放行路由跳转
next(false):拦截路由跳转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
})
② vue 3.0

通过 const router = useRouter() 和 const route = useRoute() 拿到全局的路由对象和当前的路由对象
路由前置守卫
少了 next
return false 拦截回 from 的地址页面
return undefined / true 直接放行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 {
// …
// 返回 false 以取消导航
return false
})

13. vuex 与 pinia

① vue 2.0 vuex

state 定义数据
mutations 执行同步代码,修改 state 中的数据必须通过 mutations,在组件中通过 commit 提交 mutation 的方式
actions 执行异步操作,在组件中通过中通过 dispatch 派遣 action 的方式
getters 类似于 computed 计算属性或者过滤器
modules 模块化
② vue 3.0 pinia

将 mutations 和 actions 合二为一,不在区分同步和异步操作,去掉了 modules 模块化的概念,每一个 store 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
提供了丰富的插件配置及配置对象,如在实现数据本地持久化上,可以通过插件直接配置 persist: true就可以直接实现。
当时写 vue 2.0 的项目,记得是自己封装了一个 get、set 操作 localstorage 的方法去实现本地数据的持久化

14. vue 3.0 废除了 filters 过滤器的使用

15. template 模版中根标签的问题

vue 2.0 中必须有一个根标签元素,vue 3.0 则不用

16. 语法细节的不同

此外就是一些语法上的使用细节,不做深入比较阐述了。
如:vue 3.0 一般是通过 Createxxx 创建实例
CreateApp 创建 vue 实例,2.0代码:

// app.js
new Vue({el: '#app', // 指定 Vue 实例挂载的元素data: {message: 'Hello Vue!' // 定义数据对象}
});

CreateRouter 创建路由对象,2.0代码: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Router);

CreatePinia 创建 pinia。

http://www.lryc.cn/news/2402444.html

相关文章:

  • Vue2数组数字字段求和技巧 数字求和方法
  • vue2 , el-select 多选树结构,可重名
  • Excel处理控件Aspose.Cells教程:使用 C# 从 Excel 进行邮件合并
  • Jenkins | Jenkins构建成功服务进程关闭问题
  • 模块化架构下的前端调试体系建设:WebDebugX 与多工具协同的工程实践
  • EXCEL通过DAX Studio获取端口号连接PowerBI
  • PostgreSQL 技术峰会,为您打造深度交流优质平台
  • 使用 OpenCV (C++) 进行人脸边缘提取
  • C# 委托UI控件更新例子,何时需要使用委托
  • 大模型数据流处理实战:Vue+NDJSON的Markdown安全渲染架构
  • python项目如何创建docker环境
  • Eureka 高可用集群搭建实战: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底层原理与避坑指南
  • PyTorch--池化层(4)
  • GPU加速与非加速的深度学习张量计算对比Demo,使用PyTorch展示关键差异
  • Vue中的自定义事件
  • 2025年大模型平台落地实践研究报告|附75页PDF文件下载
  • PPTAGENT:让PPT生成更智能
  • Kotlin 中 companion object 扩展函数和普通函数区别
  • 《汇编语言》第13章 int指令
  • Redis实战-基于redis和lua脚本实现分布式锁以及Redission源码解析【万字长文】
  • Ubuntu崩溃修复方案
  • 计算机网络 : 应用层自定义协议与序列化
  • Python Day42 学习(日志Day9复习)
  • CMake在VS中使用远程调试
  • 《图解技术体系》How Redis Architecture Evolves?
  • 从零搭建到 App Store 上架:跨平台开发者使用 Appuploader与其他工具的实战经验
  • Spring Cloud 2025 正式发布啦
  • 一文速通Python并行计算:12 Python多进程编程-进程池Pool
  • 相机Camera日志分析之二十五:高通相机Camx 基于预览1帧的process_capture_request四级日志分析详解
  • React从基础入门到高级实战:React 实战项目 - 项目一:在线待办事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