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什么是 Docker Compose 的网络(network),为什么你需要它,它是怎么工作的

Docker Compose 的网络就是:让多个容器之间能像“连上同一个局域网”一样互相通信,不用管 IP,用服务名就能访问彼此。

就像家里连接到同一个 WiFi 的手机、电脑、电视,它们都能互相发现对方,Docker 里的容器也是一样 —— 靠网络联通。


🚀 举个通俗的例子

你用 Docker Compose 启动两个服务:

services:backend:build: .db:image: postgres

这两个服务就会自动被 Docker Compose 放在同一个虚拟网络里,比如叫 myproject_default

于是:

  • backend 容器可以通过 db:5432 访问数据库(注意:用的是服务名 db,不是 IP)
  • db 容器也可以访问 backend,只要知道它叫 backend

就像是:

后端程序:嘿!我要连接数据库,主机叫 db,端口 5432。
数据库容器:我在这儿!同一个网里能找到我。

你不用写 127.0.0.1 或 IP 地址,而是用 db 这个名字就能通信,Docker 自动给你 DNS 做了绑定。


🔧 技术细节

Docker Compose 在启动时:

  • 会创建一个默认网络(通常叫 项目名_default
  • 把每个服务都加入这个网络
  • 容器之间能用「服务名」来相互访问(Docker 内置 DNS)

比如:

ping db

backend 容器里可以 ping 通 db


✅ 网络的作用总结

功能举例
容器之间互通backend 可以访问 db,不需要知道 IP,只用服务名
DNS 自动解析用服务名 db 自动解析成容器 IP
隔离性默认网络只让你定义的服务互通,外面进不来
多网络支持你可以把某些容器放进多个网络,实现访问控制

🔥 真实项目常见用法

services:backend:build: .depends_on: [db]db:image: postgres

你可以在后端的代码里这么写连接数据库的代码:

psycopg2.connect(host="db",  # 注意:不是 localhost,是服务名port=5432,user="postgres",password="xxx"
)

这就是网络在背后帮你搞定连接。


✅ 如果你不设置网络,Docker 会帮你自动建一个默认网络

但你也可以手动定义网络规则

networks:mynetwork:services:backend:networks:- mynetworkdb:networks:- mynetwork

🧠 总结:Docker Compose 网络,说人话就是

你想干啥网络怎么帮你实现
让多个容器互相通信自动分配同一个网络
不用关心 IP 地址用服务名访问彼此
控制谁能访问谁配置多个网络实现隔离

“多个网络” + “访问控制”。 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 一句话通俗解释:

Docker 允许你把一个容器放进 多个网络,这样你就能控制它能访问谁、谁能访问它,而不是所有容器都能随便通信。

这就像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安全策略:

  • 你可以让你的手机连上 WiFi,也连上蓝牙
  • 手机可以通过 WiFi访问互联网,通过蓝牙访问耳机
  • 但耳机不能上网,因为它只连了蓝牙

同理:一个 Docker 容器可以“同时加入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从而访问不同的服务,但不是所有容器都能互相看见对方


🧠 举个具体的例子:

你有三个服务:

services:backend:build: ./backendnetworks:- appnet- dbnetfrontend:build: ./frontendnetworks:- appnetdb:image: postgresnetworks:- dbnet

定义的两个网络:

networks:appnet:     # 前端和后端都在这个网里dbnet:      # 后端和数据库在这个网里

✅ 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frontend]  -- appnet -->  [backend]  -- dbnet -->  [db]
  • frontendbackend 在同一个网络 appnet,可以互相访问
  • backenddb 在同一个网络 dbnet,也可以互相访问
  • frontenddb 不在同一个网络里,所以不能互相访问!

🧩 为什么这很有用?

这就是访问控制的体现:

  • 你不希望前端直接连数据库(安全问题)
  • 你只希望前端通过后端间接访问数据库
  • 所以你用网络隔离来“物理封锁”

这种结构在真实项目中非常常见,被称为「服务分层、最小暴露原则」。


🧪 验证方法

你可以进容器里试试:

# 进入 frontend 容器:
docker exec -it frontend bash# 试图 ping db,会失败
ping db
# → ping: unknown host# 进入 backend 容器:
docker exec -it backend bash# ping frontend 和 ping db 都能成功
ping frontend
ping db

✅ 总结(一句话说人话)

把容器放进多个网络,就像让它拥有“多个朋友圈”。谁能看见谁、谁能说话,全靠你设置它在哪些“群”里。

http://www.lryc.cn/news/2399049.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Linux 期末复习指南(上)
  • SpringBoot3.2新特性:JdbcClient
  • Dify:启动 Web 服务的详细指南
  • 3.1 HarmonyOS NEXT分布式数据管理实战:跨设备同步、端云协同与安全保护
  • Aop + 注解实现数据字典类型转换 EasyExcel导出
  • Python 元组方法全集详解
  • Selenium 中 JavaScript 点击操作的原理及应用
  • Xilinx超过256m bit flash固件跳转失败问题
  • SpringCloud 分布式锁Redisson锁的重入性与看门狗机制 高并发 可重入
  • 02 APP 自动化-Appium 运行原理详解
  • 由docker引入架构简单展开说说技术栈学习之路
  • linux 1.0.5
  • 强化学习的前世今生(五)— SAC算法
  • SQL进阶之旅 Day 8:窗口函数实用技巧
  • 生成对抗网络(GAN)基础原理深度解析:从直观理解到形式化表达
  • ubuntu 安装redis-6.2.9 源码安装和相关配置详解
  • c++之数组
  • torch.distributed.launch 、 torchrun 和 torch.distributed.run 无法与 nohup 兼容
  • [SC]C++ 中 struct vs. class 的唯一区别
  • React从基础入门到高级实战:React 高级主题 - React设计模式:提升代码架构的艺术
  • 【GitHub开源AI精选】WhisperX:70倍实时语音转录、革命性词级时间戳与多说话人分离技术
  • 【leetcode】459.重复的子字符串
  • 华为OD机试真题——文件目录大小(2025 A卷:100分)Java/python/JavaScript/C++/C语言/GO六种语言最佳实现
  • 【Java】mybatis-plus乐观锁与Spring重试机制
  • Linux 与 Windows:哪个操作系统适合你?
  • C#委托的概念与使用方法
  • 消费者行为变革下开源AI智能名片与链动2+1模式S2B2C商城小程序的协同创新路径
  • 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杂项集萃(78)
  • 解决MyBatis参数绑定中参数名不一致导致的错误问题
  • 如何解决MySQL Workbench中的错误Error Code: 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