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JavaScript 模块系统:CJS/AMD/UMD/ESM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CommonJS (CJS) - Node.js 的同步模块系统
    • 1.1 设计背景
    • 1.2 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1.3 Webpack 如何转换 CJS
    • 1.4 适用场景
  • 二、AMD (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 - 浏览器异步加载方案
    • 2.1 设计背景
    • 2.2 为什么现代浏览器不原生支持 AMD
    • 2.3 Webpack/Rollup 如何处理 AMD
    • 2.4 适用场景
  • 三、UMD (Universal Module Definition) - 兼容浏览器 + Node.js 的"缝合怪"
    • 3.1 设计背景
    • 3.2 为什么 UMD 代码看起来这么"丑"
    • 3.3 构建工具如何生成 UMD
    • 3.4 适用场景
  • 四、ES Modules (ESM) - 现代 JavaScript 标准
    • 4.1 设计背景
    • 4.2 为什么旧浏览器不支持 ESM
    • 4.3 构建工具如何处理 ESM
    • 4.4 ESM 模块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 4.5 适用场景
  • 五、模块系统对比总结
  • 总结


前言

模块系统是 JavaScript 生态演化的核心部分,不同的模块规范(CJS/AMD/UMD/ESM)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设计,它们的加载机制、语法规则和构建工具处理方式都有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析它们的设计初衷、运行环境适配、构建工具转换规则,并解释为什么需要不同的打包策略。


一、CommonJS (CJS) - Node.js 的同步模块系统

1.1 设计背景

  1. 目标环境:Node.js(服务器端)
  2. 核心需求:同步加载模块,无需考虑网络延迟。(设计初衷是 Node.js 的本地文件系统)
  3. 关键特性:
    require() 同步阻塞:模块立即执行。
    module.exports 导出模块:用于模块化开发。
    模块缓存:相同路径的 require() 只执行一次。

1.2 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为什么浏览器不能直接运行 CJS?
// 浏览器直接运行会报错!
const fs = require('fs');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require is not defined

原因:

  1. API 不兼容:require 是 Node.js 的 API,浏览器没有实现。
  2. 加载方式差异:CJS 是同步加载,浏览器需要异步加载(否则阻塞渲染)。

1.3 Webpack 如何转换 CJS

// 原始代码 (CJS)
const lodash = require('lodash');
// Webpack 转换后(简化版)
const __webpack_modules__ = {'lodash': (module) => { module.exports = _; }
};
function __webpack_require__(moduleId) {// 1. 检查缓存// 2. 执行模块代码// 3. 返回 module.exports
}
const lodash = __webpack_require__('lodash');

关键转换策略

  • 包裹模块:每个模块被包裹成函数,避免全局污染。
  • 实现自己的 require 系统:webpack_require 模拟 Node.js 的模块加载。
  • 依赖分析:构建时静态分析 require() 调用。

1.4 适用场景

  1. Node.js 后端开发:适用于服务器端的模块化开发。
  2. 旧版工具链:如 Webpack 4 默认使用 CJS。

二、AMD (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 - 浏览器异步加载方案

2.1 设计背景

  1. 目标环境:浏览器(RequireJS)
  2. 核心需求:异步加载,避免阻塞渲染
  3. 关键特性:
    define() 定义模块
    require([], callback) 动态加载依赖
    依赖前置:所有依赖必须在回调函数之前声明

独立模块立即执行,依赖模块按序加载、回调执行

2.2 为什么现代浏览器不原生支持 AMD

<!-- 必须手动加载 RequireJS -->
<script src="require.js"></script>
<script>require(['jquery'], function($) {// 回调函数内才能使用 jQuery});
</script>

原因:

  1. AMD 是社区规范,不是 ECMAScript 标准
  2. 现代浏览器原生支持 ESM,不再需要 AMD

2.3 Webpack/Rollup 如何处理 AMD

// 原始 AMD 代码
define(['jquery'], function($) {return { init: () => $('body').css('color', 'red') };
});
// Webpack 转换后(Promise 化)
__webpack_require__.e("jquery").then(function() {const $ = __webpack_require__("jquery");return { init: () => $('body').css('color', 'red') };
});

关键转换策略:

  • 转为 Promise 链:适配现代异步编程
  • 代码拆分:动态加载的模块会被拆分为单独 chunk

2.4 适用场景

  1. 旧版浏览器项目(IE 8+)
  2. 按需加载的复杂 SPA(如 2015 年前的 AngularJS 项目)

三、UMD (Universal Module Definition) - 兼容浏览器 + Node.js 的"缝合怪"

3.1 设计背景

  1. 目标环境:同时支持浏览器、Node.js、AMD
  2. 核心需求:一份代码,多环境运行(适配所有规范)
  3. 关键特性:
    环境嗅探:判断当前是 CJS/AMD/全局变量
    手动适配:通过 if-else 实现多环境兼容

3.2 为什么 UMD 代码看起来这么"丑"

// UMD 模板代码(jQuery 风格)
(function (global, factory) {if (typeof define === 'function' && define.amd) {// AMD 环境define(['jquery'], factory);} else if (typeof exports === 'object') {// CJS 环境 (Node.js)module.exports = factory(require('jquery'));} else {// 浏览器全局变量global.myLib = factory(global.jQuery);}
}(typeof self !== 'undefined' ? self : this, function ($) {// 实际模块代码return { init: () => $('body').css('color', 'red') };
}));
</script>

原因:

  1. 需要手动判断运行环境
  2. 必须兼容多种模块加载方式

3.3 构建工具如何生成 UMD

# Rollup 生成 UMD
rollup -i src/index.js -o dist/bundle.umd.js -f umd -n myLib
// 输出结构
(function (global, factory) {// 环境检测逻辑...
})(this, function() {return /* 模块内容 */;
});

关键转换策略:

  • 包裹 IIFE(Immediately Invoked Function Expression,立即调用函数表达式):避免污染全局作用域
  • 注入环境判断:运行时动态选择模块系统

3.4 适用场景

  1. 开源库开发(如 Lodash、Moment.js)
  2. 需要同时支持<script>标签和 npm 安装的项目

传统浏览器用户:希望通过<script src="awesome-lib.js">直接使用
现代前端工程:希望通过 npm install awesome-lib 引入

用户环境不可控,而 UMD 就是最好的兼容方案
当使用 RollupWebpack 之类的打包器时,UMD 通常用作备用模块

四、ES Modules (ESM) - 现代 JavaScript 标准

4.1 设计背景

  1. 目标环境:现代浏览器 + Node.js(ES6+)
  2. 核心需求:官方标准、静态分析、Tree Shaking
  3. 关键特性:
    import / export 语法
    静态加载:依赖关系在编译时确定
    原生支持:浏览器和 Node.js 均可直接运行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是编程语言和构建工具在 不实际执行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代码的结构、语法、依赖关系来推导代码行为的技术。它在 Tree Shaking(摇树优化)中扮演核心角色,直接影响打包工具的无用代码消除能力。

静态分析是 现代前端工具链的基石

  • Tree Shaking 能安全删除未使用代码
  • 类型系统 能提前发现错误
  • 压缩工具 能极致优化体积

CJS 的动态特性破坏了静态分析的前提,而 ESM 的严格静态结构让工具能精确推导代码行为。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前端生态(Vite/Rollup/Snowpack)都基于 ESM 设计。

模块系统静态分析可行性根本原因
ESM✅ 完美支持语言标准强制静态结构
CJS⚠️ 有限支持require() 动态性破坏分析前提
AMD✅ 基础支持依赖数组显式声明
UMD❌ 几乎不可用混合模式导致逻辑分裂
SystemJS❌ 不可用动态注册机制

4.2 为什么旧浏览器不支持 ESM

<!-- 现代浏览器 -->
<script type="module">import { add } from './math.js'; // 正常工作
</script>
<!-- 旧浏览器 -->
<script>import { add } from './math.js'; // SyntaxError
</script>

原因:

  1. import/export 是 ES6 语法,IE 11 及更早版本不支持
  2. 传统 <script> 默认是全局脚本,不解析模块语法

4.3 构建工具如何处理 ESM

webpack:

// 原始 ESM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Webpack 转换后(CJS 风格)
const React = __webpack_require__('react');
  • 策略:默认转为 CJS,兼容旧环境

Vite:

// 开发模式:直接返回 ESM
import React from '/node_modules/react/index.js'; // 浏览器发起请求
// 生产模式:Rollup 打包
import { r as React } from './chunk-abc123.js';
  • 策略:
    开发模式:开发时不需要打包,利用浏览器原生 ESM
    生产模式:Rollup 打包优化

ESM 的模块处理机制与传统 AMD/CJS 有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编译时静态分析运行时执行控制两个阶段。

4.4 ESM 模块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1) 解析阶段(Parsing)
静态分析所有 import(无论是否会被执行)

// main.js
import { unused } from './unused.js'; // 即使从未使用也会被分析
import { core } from './core.js';
if (false) unused(); // 死代码

构建不可变的依赖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加载阶段(Loading)
浏览器/Node.js 的行为:

  • 立即并行请求所有依赖模块(包括unused.js)
  • 阻塞性:必须所有依赖加载完成才会进入执行阶段
示例网络请求:
GET /main.js
GET /unused.js (并行)
GET /core.js   (并行)

(3) 执行阶段(Evaluation)
严格按拓扑顺序初始化(从叶子节点开始):

执行顺序:unused.js → core.js → main.js
关键特性:
即使模块导出未被使用,该模块仍会被执行(包括其顶层代码)
但不会执行未被调用的函数

模块初始化 ≠ 导出被调用
即使导出未被使用,模块的顶层代码仍会执行(打包工具可能通过Tree Shaking移除)

4.5 适用场景

  1. 现代前端项目(React/Vue 3+)
  2. Node.js 14+ 后端项目

五、模块系统对比总结

模块系统加载方式环境支持构建工具转换策略典型应用场景
CJS同步Node.js包裹为函数,模拟 requireNode.js 后端
AMD异步浏览器 (RequireJS)转为 Promise + 代码拆分旧版浏览器 SPA
UMD兼容多种浏览器 + Node.jsIIFE + 环境嗅探开源库开发
ESM静态现代浏览器 + Node原生支持或转为 CJS现代前端/Node 项目
特性ESMAMD/RequireJSCommonJS
依赖获取时机并行请求所有发现的依赖按需并行请求同步阻塞加载
执行触发条件整个依赖图就绪后拓扑序执行串行回调(按照申明顺序)遇到 require 时立即执行
循环依赖处理语言标准明确定义(引用未初始化值)依赖加载器实现(可能不一致)部分导出可能为 undefined
典型场景import './module.js'require(['module'], callback)const m = require('./module')

总结

  • CJS:Node.js 专用,同步加载,需构建工具转换才能在浏览器运行
  • AMD:旧浏览器异步加载方案,已被 ESM 取代
  • UMD:兼容浏览器 + Node.js 的过渡方案,适合库开发
  • ESM:现代标准,支持 Tree Shaking,未来唯一选择

构建工具的作用就是抹平环境差异,让开发者可以用任意模块规范编写代码,最终输出目标环境可运行的版本。

http://www.lryc.cn/news/2396238.html

相关文章:

  • STM32F407寄存器操作(ADC非连续扫描模式)
  • 生产系统中TongWeb故障应急处理办法
  • PHP学习笔记(十一)
  • PyTorch中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的详细解析和读取点云数据示例
  • 直线模组在手术机器人中有哪些技术挑战?
  • RK3568DAYU开发板-平台驱动开发--UART
  • ubuntu 安装 Redis 5.0.8 的完整步骤
  • 制造企业搭建AI智能生产线怎么部署?
  • 深度学习驱动的超高清图修复技术——综述
  • unix/linux source 命令,其内部结构机制
  • 【LLM】FastAPI入门教程
  • 进程同步机制-信号量机制-记录型信号量机制中的的wait和signal操作
  • gitlib 常见命令
  • Azure DevOps 管道部署系列之二IIS
  • Vue.js教学第十七章:Vue 与后端交互(一),Axios 基础
  • 人工智能浪潮下,制造企业如何借力DeepSeek实现数字化转型?
  • NodeJS全栈开发面试题讲解——P2Express / Nest 后端开发
  • 从线性代数到线性回归——机器学习视角
  • 计算机网络相关发展以及常见性能指标
  • 通义灵码:基于MCP的火车票小助手系统全流程设计与技术总结
  • 为什么建立 TCP 连接时,初始序列号不固定?
  • VBA数据库解决方案二十:Select表达式From区域Where条件Order by
  • NX753NX756美光科技闪存NX784NX785
  • 使用 pytesseract 构建一个简单 OCR demo
  • Cesium快速入门到精通系列教程三:添加物体与3D建筑物
  • git 如何解决分支合并冲突(VS code可视化解决+gitLab网页解决)
  • 【CF】Day72——Codeforces Round 890 (Div. 2) CDE1 (二分答案 | 交互 + 分治 | ⭐树上背包)
  • 单片机寄存器的四种主要类型!
  • 智能嗅探AJAX触发:机器学习在动态渲染中的创新应用
  • 【计算机网络】Linux下简单的UDP服务器(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