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Bert和GPT区别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都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但在设计目标、预训练任务和应用场景上有很大区别:


1. 架构方向性

  • BERT:双向编码器(Bidirectional)

    • 在 Transformer 的 Encoder 部分堆叠多层,将句子中所有位置同时看作上下文,能够从左右两侧同时获取语义信息。
  • GPT:单向解码器(Unidirectional)

    • 基于 Transformer 的 Decoder 部分,仅从左到右(或右到左,取决于实现)地顺序生成,对下一个 token 做预测,天然适合生成任务。

2. 预训练任务

模型预训练任务作用
BERT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随机 mask 输入中的若干 token,预测它们是什么;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
判断两句话是否相邻,增强句间理解。
GPTAutoregressive Language Modeling (ALM)给定前文,预测下一个 token。

3. 模型角色

  • BERT:常作“Encoder”

    • 适合分类阅读理解序列标注等下游任务。
  • GPT:常作“Decoder”/纯语言生成

    • 更擅长文本生成对话系统续写补全等方向。

4. 输入输出形式

  • BERT

    • 输入:整段文本(可含[CLS] + 文本A + [SEP] + 文本B + [SEP])
    • 输出:每个位置的表示向量(也会用 [CLS] 作为整句表示)
  • GPT

    • 输入:前缀文本
    • 输出:下一个 token 分布,用于逐步生成新文本

5. 应用场景对比

场景类别BERT 优势GPT 优势
文本分类直接用 [CLS] 向量 + 全连接层即可需要在生成式接口上设计 prompt
问答/阅读理解自然做双句匹配与 span 抽取以生成形式回答,灵活但验证难度高
文本生成需额外加 Decoder 或 Seq2Seq 架构直接顺序生成,效果流畅
对话系统通常做理解+检索式回复生成式对话,能自主创造回复内容

6. 生态与发展

  • BERT 系列:RoBERTa、ALBERT、ELECTRA、DeBERTa……都在“Encoder”方向不断优化预训练策略和效率。
  • GPT 系列:GPT-2、GPT-3、GPT-4……不断扩大模型规模和上下文长度,更强的生成能力和开放域对话能力。

小结

  • BERT 强调“理解”(Understanding),以双向编码、Mask 预测为核心,擅长各类下游理解任务。
  • GPT 强调“生成”(Generation),以单向自回归预测为核心,擅长写作、对话、续写等生成式应用。
http://www.lryc.cn/news/2395696.html

相关文章:

  • 聊一聊接口测试中缓存处理策略
  • RuoYi前后端分离框架实现前后端数据传输加密(二)之前端篇
  • 如何使用.Net Reactor 批量加密 DLL
  • 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完整代码:让驾驶更安全的开源解决方案
  • Intellij IDEA 查找接口实现类的快捷键
  • 鸿蒙仓颉开发语言实战教程:自定义tabbar
  • 03.MySQL表的操作详解
  • 28 C 语言作用域详解:作用域特性(全局、局部、块级)、应用场景、注意事项
  • MySQL 事务解析
  • 题海拾贝:压缩字符串
  • 【Hive 运维实战】一键管理 Hive 服务:Metastore 与 HiveServer2 控制脚本开发与实践
  • 振动力学的三类基本问题
  • 04.MySQL数据类型详解
  • 移动端 UI自动化测试学习之Appium框架(包含adb调试工具介绍)
  • CS144 - Lecture 2
  • B站视频下载器 v1.0.4|免登录下载1080P视频
  • AIGC学习笔记(8)——AI大模型开发工程师
  • [蓝桥杯]剪格子
  • 明远智睿SSD2351开发板:语音机器人领域的变革力量
  • Mybtais框架各配置文件主要内容详解(一)
  • Co-IP—验证蛋白互作的不二之选
  • 数据可视化(第4、5、6次课)
  • DAY 18 推断聚类后簇的类型
  • 结合源码分析Redis的内存回收和内存淘汰机制,LRU和LFU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 ESG体系
  • 基于 KubeKey 3.1.9,快速部署 K8s 1.33.0 高可用集群
  • 华为深度学习面试手撕题:手写nn.Conv2d()函数
  • 归一化相关
  • STM32Cubemx-H7-17-麦克纳姆轮驱动
  • 机器学习算法-逻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