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pod创建和控制

一、引言

  • 主题‌:pod以及控制器模式中的Deployment作用。
  • 控制器模式:使用一种API对象(如Deployment)管理另一种API对象(如Pod)的方式。

二、容器镜像与配置文件

  • 容器镜像‌:应用开发者首先需要制作容器镜像,这是容器化应用的基础。
  • 配置文件‌:Kubernetes推荐使用YAML或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来定义容器,而非直接通过命令行运行。

三、Deployment对象与Pod

  • Deployment‌:
    • 定义‌:定义多副本应用的对象,管理Pod的创建、更新和删除。
    • 作用‌:确保Pod的数量符合预期,并在Pod定义发生变化时进行滚动更新。
  • Pod‌:
    • 定义‌:Kubernetes中的最小编排单位,可以看作是一个或多个容器的集合。
    • 控制器模式‌:Deployment作为Pod的控制器,管理Pod的生命周期。

四、配置文件结构与字段

  • Metadata‌:
    • 定义‌:API对象的元数据,包括名称、标签等。
    • Labels‌:用于过滤和选择对象,是Kubernetes进行对象管理的重要方式。
  • Spec‌:
    • 定义‌:对象独有的定义,描述对象的功能和属性。
    • Containers‌:定义Pod中的容器,包括镜像、端口、挂载卷等。

五、部署应用

  • 步骤‌:
    1. 编写Deployment的YAML文件。
    2. 使用kubectl create -fkubectl apply -f命令部署应用。
    3. 使用kubectl getkubectl describe命令查看Pod的状态和详细信息。
  • 事件(Events)‌:记录API对象的重要操作,是Debug的重要依据。

六、升级应用

  • 镜像升级‌:修改YAML文件中的镜像版本,然后使用kubectl apply -f命令更新Deployment。
  • 滚动更新‌:Deployment会自动进行滚动更新,确保应用升级过程中的可用性。

七、Volume与数据存储

  • Volume‌:Pod的一部分,用于存储数据。
    • emptyDir‌:临时目录,Pod删除后数据丢失。
    • hostPath‌:显式声明宿主机目录作为Volume。
  • volumeMounts‌:容器挂载Volume的方式,定义容器内的挂载点。

八、总结

  • 最佳实践‌:
    • 使用YAML文件描述容器化应用。
    • 通过kubectl命令进行管理和操作。
    • 利用Deployment等控制器对象进行容器编排。
http://www.lryc.cn/news/2394651.html

相关文章:

  • Unity数字人开发笔记——讯飞超拟人语音
  • C# 文件 I/O 操作详解: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 OpenCV 第7课 图像处理之平滑(二)
  • Visual Studio笔记:MSVC工具集、MSBuild
  • 【Netty系列】核心概念
  • Axure中继器交互完全指南:核心函数解析×场景实战×避坑策略(懂得才能应用)
  • DeepSeek 赋能数字人直播带货:技术革新重塑电商营销新生态
  • 高端制造行业 VMware 替代案例合集:10+ 头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制造商以国产虚拟化支持 MES、PLM 等核心应用系统
  • 【b站计算机拓荒者】【2025】微信小程序开发教程 - chapter3 项目实践 - 3人脸识别采集统计人脸检测语音识别
  • 达梦的TEMP_SPACE_LIMIT参数
  • 24核32G,千兆共享:裸金属服务器的技术原理与优势
  • 杆塔倾斜在线监测装置: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数字守卫”
  • C++23 新成员函数与字符串类型的改动
  • 在 ElementUI 中实现 Table 单元格合并
  • threejs渲染器和前端UI界面
  • AI笔记 - 网络模型 - mobileNet
  • day12 leetcode-hot100-20(矩阵3)
  • 【Java开发日记】基于 Spring Cloud 的微服务架构分析
  • 接口性能优化
  • AWTK 嵌入式Linux平台实现多点触控缩放旋转以及触点丢点问题解决
  • 尚硅谷redis7 93-97 springboot整合reids之总体概述
  • Flutter、React Native、Unity 下的 iOS 性能与调试实践:兼容性挑战与应对策略(含 KeyMob 工具经验)
  • 声纹技术体系: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完整技术架构
  • 行为型:命令模式
  • 构建多模型协同的Ollama智能对话系统
  • vue3 + WebSocket + Node 搭建前后端分离项目 开箱即用
  • Win10秘笈:两种方式修改网卡物理地址(MAC)
  • 【软件】navicat 官方免费版
  • 【深度学习】16. Deep Generative Models:生成对抗网络(GAN)
  • java操作服务器文件(把解析过的文件迁移到历史文件夹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