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Python实现P-PSO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项目实战

说明:这是一个机器学习实战项目(附带数据+代码+文档),如需数据+代码+文档可以直接到文章最后关注获取。

1.项目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在分类任务中展现了强大的性能。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作为一种经典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凭借其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处理和数据分类等领域。然而,BP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固有问题,例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以及对初始权值和阈值敏感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复杂分类任务中的表现。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优化算法来改进其训练过程。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作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优化方法,因其简单高效、参数少且易于实现的特点,成为优化神经网络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传统的PSO算法在搜索过程中可能出现早熟收敛或搜索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引入改进的P-PSO(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为BP神经网络的优化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旨在结合P-PSO算法与BP神经网络,构建一个高效的分类模型,用于解决复杂的分类任务。通过使用P-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分类精度,同时降低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该项目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还能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医疗诊断、金融预测和工业质量控制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工具。

本项目通过Python实现P-PSO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项目实战。          

2.数据获取

本次建模数据来源于网络(本项目撰写人整理而成),数据项统计如下:

编号 

变量名称

描述

1

x1

2

x2

3

x3

4

x4

5

x5

6

x6

7

x7

8

x8

9

x9

10

x10

11

y

因变量

数据详情如下(部分展示):

3.数据预处理

3.1 用Pandas工具查看数据

使用Pandas工具的head()方法查看前五行数据:

关键代码:

3.2数据缺失查看

使用Pandas工具的info()方法查看数据信息:

从上图可以看到,总共有11个变量,数据中无缺失值,共2000条数据。

关键代码:

3.3数据描述性统计

通过Pandas工具的describe()方法来查看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分位数、最大值。

关键代码如下:  

4.探索性数据分析

4.1 y变量柱状图

用Matplotlib工具的plot()方法绘制柱状图:

4.2 y=1样本x1变量分布直方图

用Matplotlib工具的hist()方法绘制直方图:

4.3 相关性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数值越大相关性越强,正值是正相关、负值是负相关。

5.特征工程

5.1 建立特征数据和标签数据

关键代码如下:

5.2 数据集拆分

通过train_test_split()方法按照80%训练集、20%验证集进行划分,关键代码如下:

6.构建P-PSO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主要通过Python实现P-PSO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算法,用于目标分类。        

6.1 寻找最优参数值

最优参数值:    

6.2 最优参数构建模型

这里通过最优参数构建分类模型。

模型名称

模型参数

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units=best_units

optimizer = tf.keras.optimizers.Adam(round(best_learning_rate, 4))

epochs=best_epochs

6.3 模型摘要信息

6.4 模型训练集测试集准确率和损失曲线图

7.模型评估

7.1评估指标及结果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准确率、查准率、查全率、F1分值等等。 

模型名称

指标名称

指标值

测试集

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准确率

 0.9175

查准率

0.9167

查全率

0.9212

F1分值 

0.9189

从上表可以看出,F1分值为0.9189,说明P-PSO优化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效果良好。            

关键代码如下:

7.2 分类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出,分类为0的F1分值为0.92;分类为1的F1分值为0.92。     

7.3 混淆矩阵

从上图可以看出,实际为0预测不为0的 有17个样本,实际为1预测不为1的 有16个样本,模型效果良好。   

8.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了通过P-PSO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的最优参数值来构建分类模型,最终证明了我们提出的模型效果良好。此模型可用于日常产品的建模工作。

http://www.lryc.cn/news/2394577.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进度条小程序更新
  • JVM——回顾:JVM的起源、特性与系统构成
  • 实现MPC钱包
  • 每日算法刷题Day19 5.31:leetcode二分答案3道题,用时1h
  • 【线上故障排查】缓存热点Key导致Redis性能下降的排查与优化
  • 关于镜像如何装进虚拟机
  • CPU特权级别:硬件与软件协同构建系统安全的基石
  • 智慧体育馆数字孪生,场馆管理智能化
  • 回归算法模型之线性回归
  • 【深度学习】10. 深度推理(含链式法则详解)RNN, LSTM, GRU,VQA
  • 【Java】在 Spring Boot 中连接 MySQL 数据库
  • 影响服务器稳定性的因素都有什么?
  • 【Qt】Bug:findChildren找不到控件
  • GitHub 趋势日报 (2025年05月30日)
  • 【linux】linux进程概念(四)(环境变量)超详细版
  • Qt程序添加调试输出窗口:CONFIG += console
  • 从零开始的二三维CAD|CAE软件: 解决VTK,DICOM体素化-失效问题.
  • android协程异步编程常用方法
  •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协议Http——构建Http服务服务器
  • 【求A类B类月】2022-2-9
  • 信息安全之为什么引入公钥密码
  • linux版本vmware修改ubuntu虚拟机为桥接模式
  • pytest 常见问题解答 (FAQ)
  • 从0到1上手Trae:开启AI编程新时代
  • HTTPS 协议:数据传输安全的坚实堡垒
  • Spring Boot中使用@JsonAnyGetter和@JsonAnySetter处理动态JSON属性
  • Spring Boot测试框架全面解析
  • Linux之MySQL安装篇
  • Asp.Net Core 如何配置在Swagger中带JWT报文头
  • 第12讲、Odoo 18 权限控制机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