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PyTorch中nn.Module详解

直接print(dir(nn.Module)),得到如下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模型结构与参数

  1. parameters()

    • 用途:返回模块的所有可训练参数(如权重、偏置)。
    • 示例
      for param in model.parameters():print(param.shape)
      
  2. named_parameters()

    • 用途:返回带名称的参数迭代器,便于调试和访问特定参数。
    • 示例
      for name, param in model.named_parameters():if 'weight' in name:print(name, param.shape)
      
  3. children()

    • 用途:返回直接子模块的迭代器。
    • 示例
      for child in model.children():print(type(child))
      
  4. modules()

    • 用途:递归返回所有子模块(包括自身)。
    • 示例
      for module in model.modules():if isinstance(module, nn.Conv2d):print(module.kernel_size)
      

二、模型状态与模式

  1. train()eval()

    • 用途:切换训练/推理模式(影响Dropout、BatchNorm等层)。
    • 示例
      model.train()  # 训练模式
      model.eval()   # 推理模式
      
  2. training

    • 用途:布尔属性,指示当前模式(True 为训练,False 为推理)。
    • 示例
      print(model.training)  # 输出:True/False
      

三、模型保存与加载

  1. state_dict()

    • 用途:返回包含模型所有参数的字典(OrderedDict)。
    • 示例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model.pth')
      
  2. load_state_dict()

    • 用途:从字典加载模型参数。
    • 示例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model.pth'))
      

四、设备与数据类型

  1. to()

    • 用途:将模型移动到指定设备(如GPU)或转换数据类型。
    • 示例
      model.to('cuda')          # 移动到GPU
      model.to(torch.float16)   # 转换为半精度
      
  2. cpu()cuda()

    • 用途:快捷方法,分别将模型移动到CPU或GPU。
    • 示例
      model.cuda()  # 等价于 model.to('cuda')
      

五、前向传播与计算

  1. forward()

    • 用途:定义模型的前向传播逻辑(需在自定义模块中重写)。
    • 示例
      class MyModel(nn.Module):def forward(self, x):return self.layer(x)
      
  2. __call__()

    • 用途:调用模型实例时触发(内部调用 forward(),支持钩子函数)。
    • 示例
      output = model(x)  # 等价于 output = model.forward(x)
      

六、参数初始化与优化

  1. zero_grad()

    • 用途:清空所有参数的梯度(通常在每个训练步骤前调用)。
    • 示例
      optimizer.zero_grad()  # 等价于 model.zero_grad()
      
  2. requires_grad_()

    • 用途:设置参数是否需要梯度(用于冻结部分模型)。
    • 示例
      for param in model.parameters():param.requires_grad = False  # 冻结所有参数
      

七、调试与信息

  1. extra_repr()

    • 用途:自定义模块打印信息(需在子类中重写)。
    • 示例
      class MyModel(nn.Module):def extra_repr(self):return f"hidden_size={self.hidden_size}"
      
  2. dump_patches()

    • 用途:打印模型的补丁信息(用于调试版本差异)。

八、其他实用方法

  1. apply()

    • 用途:递归应用函数到所有子模块(如初始化权重)。
    • 示例
      def init_weights(m):if isinstance(m, nn.Conv2d):nn.init.kaiming_normal_(m.weight)
      model.apply(init_weights)
      
  2. register_forward_hook()

    • 用途:注册前向传播钩子(用于捕获中间输出,调试或特征提取)。

总结

日常使用中,最频繁的方法包括:

  • 模型构建parameters(), children(), modules()
  • 训练与推理train(), eval(), zero_grad(), forward()
  • 保存与加载state_dict(), load_state_dict()
  • 设备管理to(), cuda(), cpu()

其他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例如钩子函数用于高级调试,apply() 用于统一初始化。

与nn.Sequential对比:

1. 继承关系与基础属性

  • nn.Module

    • 是所有神经网络模块的基类,提供最基础的功能(如参数管理、钩子机制)。
    • 包含核心属性:_parameters, _modules, _buffers 等。
  • nn.Sequential

    • nn.Module 的子类,继承了所有基础功能。
    • 额外添加了与顺序执行相关的属性(如 __getitem__append)。

2. 核心差异对比

功能类别nn.Modulenn.Sequential
模块构建需要手动实现 forward 方法自动按顺序执行子模块,无需定义 forward
子模块访问通过属性名(如 self.conv1通过索引或命名(如 model[0]
动态修改需手动管理子模块支持 appendextendinsert 等操作
适用场景复杂网络结构(如ResNet、U-Net)简单顺序结构(如LeNet卷积部分)

3. 具体方法对比

3.1 公共方法(两者都有)
# 模型参数与结构
['parameters', 'named_parameters', 'children', 'modules', 'named_children', 'named_modules']# 模型状态
['train', 'eval', 'training', 'zero_grad', 'requires_grad_']# 设备与数据类型
['to', 'cpu', 'cuda', 'float', 'double', 'half', 'bfloat16']# 保存与加载
['state_dict', 'load_state_dict']# 钩子机制
['register_forward_hook', 'register_backward_hook']
3.2 nn.Sequential 特有的方法
# 列表操作(动态修改模块顺序)
['__getitem__', '__setitem__', '__delitem__', '__len__', 'append', 'extend', 'insert', 'pop']# 索引相关
['_get_item_by_idx']
3.3 nn.Module 特有的方法
# 自定义实现
['forward', 'extra_repr']# 高级管理
['add_module', 'register_module', 'register_parameter', 'register_buffer']

4. 示例对比

4.1 创建模型
# nn.Module(需自定义 forward)
class CustomModel(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__init__()self.conv = nn.Conv2d(3, 64, 3)self.relu = nn.ReLU()def forward(self, x):return self.relu(self.conv(x))# nn.Sequential(自动按顺序执行)
seq_model = nn.Sequential(nn.Conv2d(3, 64, 3),nn.ReLU()
)
4.2 访问子模块
# nn.Module
custom_model.conv  # 通过属性名访问# nn.Sequential
seq_model[0]       # 通过索引访问
seq_model.append(nn.MaxPool2d(2))  # 动态添加模块

5. 总结

特性nn.Modulenn.Sequential
灵活性高(自定义任意逻辑)低(仅支持顺序执行)
代码复杂度较高(需手动实现 forward低(自动处理前向传播)
动态修改不支持直接操作(需手动管理)支持 appendinsert 等操作
适用场景复杂网络、分支结构、自定义操作简单堆叠模块(如CNN的卷积部分)

建议:

  • 对于简单的顺序网络,优先使用 nn.Sequential 以减少代码量。
  • 对于包含复杂逻辑(如残差连接、多输入输出)的网络,使用 nn.Module 自定义实现。
http://www.lryc.cn/news/2394281.html

相关文章:

  • Mac 每日磁盘写入量异常高
  • 《深入解析Go语言结构:简洁高效的工程化设计》
  • [蓝桥杯]机器人塔
  • 如何将vue2使用npm run build打包好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 Ubuntu 22.04 系统下 Docker 安装与配置全指南
  • 动态表单开发避坑:改变input的值不会触发change事件即时修复策略-WdatePicker ——仙盟创梦IDE
  • 10.安卓逆向2-frida hook技术-frida基本使用-frida指令(用于hook)
  • 动态设置微信小程序页面标题(navigationBarTitleText属性)
  • 前端流式接收数据讲解
  • Flutter下的一点实践
  • Python训练营打卡 Day41
  • Eclipse集成lombok
  • 什么是trace,分布式链路追踪(Distributed Tracing)
  • VScode ios 模拟器安装cocoapods
  • Redis最佳实践——安全与稳定性保障之数据持久化详解
  • 互联网大厂Java求职面试实战:Spring Boot微服务架构及Kafka消息处理示例解析
  • K 值选对,准确率翻倍:KNN 算法调参的黄金法则
  • 技术栈ES的介绍和使用
  • 跟Gemini学做PPT-模板样式的下载
  • Windows版本的postgres安装插件http
  • uni-app学习笔记十六-vue3页面生命周期(三)
  • 优化的两极:凸优化与非凸优化的理论、应用与挑战
  • (五)MMA(OpenTelemetry/Rabbit MQ/ApiGateway/MongoDB)
  • TCP通信与MQTT协议的关系
  • AWS创建github相关的角色
  • 数据编辑器所具备的数据整理功能​
  • Unity网络开发实践项目
  • Jetson Orin Nano - SONY imx415 camera驱动开发
  • word为跨页表格新加表头和表名
  • 测试用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