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IO Vs NIO

 一、IO(传统阻塞式)
    全称‌:Input/Output(输入/输出)
    定义‌:Java 1.0 引入的基础 I/O 模型,基于流(Stream)的同步阻塞操作,线程在读写数据时会阻塞直到操作完成。


二、NIO(新式非阻塞式)
    ‌全称‌:
        官方名称:New I/O(Java 1.4 引入的新 I/O 库)
        技术特性名称:Non-blocking I/O(非阻塞 I/O)
    ‌定义‌:基于通道(Channel)和缓冲区(Buffer)的同步非阻塞模型,支持多路复用(Selector)和零拷贝等高并发优化。

     当采用阻塞式的模式时,需要通过accept、read、write这些阻塞式函数进行连接的创建,数据的读取和写出,函数返回必须等待这个动作的完成。

        当调用accept时,必须有新的连接进来时,函数才会返回,并产生新的连接对象。

        当调用read时,必须得有数据存在时或者连接断开时,函数才会返回,返回值代表读取到的数据量或者小于0代表连接断开。

        当调用write时,必须等待所发送的数据完全发送完毕或连接断开时,函数才会返回。

        基于阻塞的因素,导致软件无法把多个连接的操作放置在一个线程内,因为如果这样操作,一旦一个连接发生了阻塞,那么其它连接就无法顺利操作下去。所以在这种模式下,通常需要为每个连接配置独立线程,读线程是必须的,写线程依赖业务逻辑,或许可以混合在读线程中(如果写总是发生在读信息之后)。

        阻塞式模式,意味着10000个连接,至少必须开启10000个线程为匹配业务,这个对系统的资源开销太大了。

        而非阻塞式IO则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达到高并发的目的。其实最终还是要完成连接的创建、数据的读写,设计思想在于是否能够在做这些操作之前,提前知道是否有数据可读或是否有空间可写呢?

        是的,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一些内核到用户态的通知消息,以通知新的连接创建到达、某个连接当下有多少数据可读,某个连接当下有多少缓存区可写入数据进行发送。

        基于上述的这些通知机制,内部管理注册的多个(10000个)连接,接收对应的通知消息,则可以知道每个连接的状态,当外部轮训调用select函数时,返回可读或可写的连接,在这个基础上,外部再进行read或者write。read返回当前可读到的数据,write写入缓存可写入,不再一次性强制写完,函数返回真真写入的数据量。

        简单来说,在系统的accept、read和write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逻辑层,这一层内通过系统的通知消息,获知每个连接的状态信息,从而在通过这一层对应函数调用时,进行连接的状态判别,避免调用进入系统级别的阻塞式流程。

        Java采用java.nio.channels.Selector类达成NIO的异步逻辑层。

http://www.lryc.cn/news/2391686.html

相关文章:

  • offset 家族和 client 家族
  • DMBOK对比知识点整理(4)
  • day12 leetcode-hot100-21(矩阵4)
  • Java基础 Day24
  • 提问:鲜羊奶是解决育儿Bug的补丁吗?
  • 关于数据仓库、数据湖、数据平台、数据中台和湖仓一体的概念和区别
  • Hive 分桶(Bucketing)深度解析:原理、实战与核心概念对比
  • 网络协议DHCP
  • 什么是可重组机器人?
  • 4、docker compose
  • Node.js全局对象详解:console、process与核心功能
  • 测试策略:AI模型接口的单元测试与稳定性测试
  • SQL里几种JOIN连接
  • 基于通义千问的儿童陪伴学习和成长的智能应用架构。
  • 生产环境Mysql推荐配置参数
  • LVS-DR 负载均衡群集
  • 理解并解决高丢包率问题,构建清晰流畅的实时音视频通话
  • Ubuntu系统Todesk进度卡在100%
  • [Dify] 如何应对明道云API数据过长带来的Token超限问题
  • Axure动态面板学习笔记
  • eNSP企业综合网络设计拓扑图
  • 工程化架构设计:Monorepo 实战与现代化前端工程体系构建
  • BugKu Web渗透之备份是个好习惯
  • 华为AP6050DN无线接入点瘦模式转胖模式
  • uniapp 配置本地 https 开发环境(基于 Vue2 的 uniapp)
  • 十、【核心功能篇】项目与模块管理:前端页面开发与后端 API 联调实战
  • 【大模型/MCP】MCP简介
  • [Godot][游戏开发] 如何在 Godot 中配置 Android 环境(适配新版 Android Studio)
  • Vue-Router中的三种路由历史模式详解
  • 机器学习多分类逻辑回归和二分类神经网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