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大模型(5)——编码器(Encoder)、解码器(Decoder)

文章目录

      • 一、编码器(Encoder)
        • 1. 核心作用
        • 2. 典型结构(以Transformer为例)
        • 3. 应用场景
      • 二、解码器(Decoder)
        • 1. 核心作用
        • 2. 典型结构(以Transformer为例)
        • 3. 应用场景
      • 三、编码器与解码器的协作模式
        • **1. 独立架构**
        • 2. 联合架构(Seq2Seq)
        • 3. 多模态协作
      • 四、关键技术对比
      • 五、前沿演进方向
      • 六、总结

在大模型(如Transformer架构的LLM、多模态模型)中,**编码器(Encoder)解码器(Decoder)**是核心组件,负责将输入数据转化为高层表示并生成目标输出。它们的结构、功能差异及协作方式直接影响模型性能。


一、编码器(Encoder)

1. 核心作用
  • 输入表示学习:将原始输入(文本、图像等)转化为高维向量(Embeddings),捕捉语义和上下文信息。
  • 特征提取: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如Transformer层)逐步抽象出数据的深层特征。
2. 典型结构(以Transformer为例)
# 伪代码示例:Transformer编码器层
class EncoderLayer:def __init__(self):self.self_attention = MultiHeadAttention()  # 自注意力机制self.feed_forward = FeedForwardNetwork()   # 前馈网络self.norm1, self.norm2 = LayerNorm(), LayerNorm()  # 层归一化def forward(self, x):# 自注意力 + 残差连接attn_output = self.self_attention(x, x, x)  # Query=Key=Valuex = x + self.norm1(attn_output)# 前馈网络 + 残差连接ff_output = self.feed_forward(x)x = x + self.norm2(ff_output)return x
  • 关键模块
    •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计算输入序列中所有位置的关联权重,捕获长距离依赖。
    • 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为序列添加位置信息,解决Transformer的置换不变性问题。
    • 层归一化(LayerNorm)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稳定训练过程。
3. 应用场景
  • 纯编码器模型(如BERT、RoBERTa):
    • 适用于理解型任务(文本分类、实体识别)。
    • 通过掩码语言建模(MLM)预训练,学习双向上下文表示。
  • 多模态编码器(如CLIP的视觉编码器):
    • 将图像/文本映射到共享向量空间,支持跨模态检索。

二、解码器(Decoder)

1. 核心作用
  • 序列生成:基于编码器输出或历史生成内容,逐步预测下一个token(如文本生成、图像合成)。
  • 自回归推理:每一步依赖前一步的输出(如GPT的"逐词生成"模式)。
2. 典型结构(以Transformer为例)
# 伪代码示例:Transformer解码器层
class DecoderLayer:def __init__(self):self.self_attention = MultiHeadAttention()    # 自注意力(掩码)self.cross_attention = MultiHeadAttention()  # 交叉注意力(编码器-解码器)self.feed_forward = FeedForwardNetwork()self.norm1, self.norm2, self.norm3 = LayerNorm(), LayerNorm(), LayerNorm()def forward(self, x, encoder_output):# 掩码自注意力(防止未来信息泄露)attn_output = self.self_attention(x, x, x, mask=attention_mask)x = x + self.norm1(attn_output)# 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cross_output = self.cross_attention(x, encoder_output, encoder_output)x = x + self.norm2(cross_output)# 前馈网络x = x + self.norm3(self.feed_forward(x))return x
  • 关键模块
    • 掩码自注意力(Masked Self-Attention):防止解码时看到未来信息(确保自回归性)。
    • 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解码器查询编码器输出(用于Seq2Seq任务)。
    • 位置编码:与编码器类似,但需处理生成序列的动态扩展。
3. 应用场景
  • 纯解码器模型(如GPT系列):
    • 通过自回归生成完成文本续写、代码生成等任务。
    • 预训练目标:预测下一个token(因果语言建模)。
  • 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如T5、BART):
    • 适用于序列到序列任务(翻译、摘要)。
    • 编码器处理输入,解码器生成输出。

三、编码器与解码器的协作模式

1. 独立架构
  • 编码器-only(如BERT):仅用于特征提取,需接任务特定头(分类器)。
  • 解码器-only(如GPT):直接生成内容,无显式编码器输入。
2. 联合架构(Seq2Seq)
  • 工作流程
    1. 编码器将输入序列(如英文句子)编码为上下文向量。
    2. 解码器基于该向量逐步生成目标序列(如中文翻译)。
  • 经典模型:T5、BART、mBART。
3. 多模态协作
  • 示例:图像描述生成(如BLIP模型):
    • 视觉编码器(ViT)提取图像特征。
    • 文本解码器生成描述文本。

四、关键技术对比

特性编码器解码器
注意力机制自注意力(双向)掩码自注意力 + 交叉注意力
训练目标重构输入(MLM等)预测下一个token(自回归)
输入/输出固定长度输入可变长度输出生成
典型预训练任务BERT的掩码语言模型GPT的因果语言模型
应用场景理解、特征提取生成、推理

五、前沿演进方向

  1. 统一架构
    • Prefix Decoding(如UniLM):通过控制注意力掩码,使单一模型同时支持编码和解码。
  2. 高效解码
    • Speculative Decoding:并行预测多个token加速生成。
  3. 多模态融合
    • Flamingo等模型:交替使用图像/文本编码器与解码器,处理跨模态生成。

六、总结

  • 编码器是“理解者”,擅长从数据中提取抽象特征;
  • 解码器是“生成者”,擅长基于上下文创造新内容;
  • 两者协作可处理复杂任务(如翻译、对话),而独立设计则针对特定场景优化(如GPT纯生成、BERT纯理解)。
    现代大模型(如LLaMA、PaLM)常采用解码器-only架构,因其生成能力更适配通用任务,而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在需精确对齐输入输出的场景(如翻译)中仍不可替代。
http://www.lryc.cn/news/2387448.html

相关文章:

  • Web3怎么本地测试连接以太坊?
  • Vue-02 (使用不同的 Vue CLI 插件)
  • 理解vue-cli 中进行构建优化
  • 理解计算机系统_线程(九):线程安全问题
  • vue3基本类型和对象类型的响应式数据
  • 3.8.4 利用RDD实现分组排行榜
  • python web flask专题-Flask入门指南:从安装到核心功能详解
  • C语言中的“类框架”工具
  • 【HW系列】—web组件漏洞(Strtus2和Apache Log4j2)
  • 第六十八篇 从“超市收银系统崩溃”看JVM性能监控与故障定位实战
  • Debian 11 之使用hostapd与dnsmasq进行AP设置
  • 有铜半孔的设计规范与材料创新
  • 机器学习知识体系:从“找规律”到“做决策”的全过程解析
  • STM32之FreeRTOS移植(重点)
  • 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 R语言科研编程-标准偏差柱状图
  • 未来教育考试答题软件4.0【自用链接备份】
  • OpenGL Chan视频学习-11 Uniforms in OpenGL
  • Flink系列文章列表
  • GitLab 从 17.10 到 18.0.1 的升级指南
  • 产业集群间的专利合作关系
  • PyQt学习系列02-模型-视图架构与数据管理
  • redis主从复制架构安装与部署
  • Kotlin 中 Lambda 表达式的语法结构及简化推导
  • YOLOv2 深度解析:目标检测领域的进阶之路
  • KT6368A通过蓝牙芯片获取手机时间详细说明,对应串口指令举例
  •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二)——抓取网络数据包,并实现根据条件过滤抓取的以太网帧,分析帧结构
  • 自动生成提示技术突破:AUTOPROMPT重塑语言模型应用
  • 78. Subsets和90. Subsets II
  • VSCode 插件 GitLens 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