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现代 CSS 高阶技巧:实现平滑内凹圆角的工程化实践

通过 数学计算 + CSS mask 复合遮罩 实现的真正几何内凹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背景是一张图片,用来证明中间的凹陷是透明的。


完整代码

app.js

import FormPage from "./pages/formPage";
import "./App.css";
const App = () => {return (<div className="box"><div className="block"></div></div>);
};export default App;

app.css

.box {background: url(../src/pages/img/10.jpg) 100%;height: 500px;
}.block {/* 增大圆角半径 */--r: 6px;/* 适当增加斜切长度 */--s: 69px;/* 微调角度使过渡更自然 */--a: 44deg;/* 更柔和的边缘过渡 */--_m: 0/calc(2*var(--r)) var(--r) no-repeat radial-gradient(50% 100% at bottom, #000 calc(100% - 0.8px), transparent);/* 自动计算的水平偏移 */--_d: (var(--s) + var(--r)) * cos(var(--a));width: 300px;height: 100px;background-color: antiquewhite;border-radius: 150px;mask:calc(50% + var(--_d)) var(--_m), calc(50% - var(--_d)) var(--_m),radial-gradient(var(--s) at 50% calc(-1*sin(var(--a))*var(--s)),transparent 100%, #000 calc(100% + 0.8px)) 0 calc(var(--r)*(1 - sin(var(--a)))),linear-gradient(90deg, #000 calc(50% - var(--_d)), transparent 0 calc(50% + var(--_d)), #000 0);mask-repeat: no-repeat;
}

🧠 整体思路

这段代码的核心思想是:

使用多个 mask 图层组合,通过 radial-gradient 和 linear-gradient 的叠加,形成一个“中间凹进去、边缘过渡柔和”的视觉效果。

它利用了 CSS 中的变量(--r, --s, --a)、三角函数和 mask 属性,实现了动态可配置的内凹圆角效果。


📏 变量解析(CSS Custom Properties)

--r: 6px;        /* 凹陷区域的半径(控制凹陷大小) */
--s: 69px;       /* 圆弧的半径(控制凹陷的位置) */
--a: 44deg;      /* 角度(用于三角函数计算) */

这些变量可以方便地调整最终的视觉效果。


🧮 计算变量(关键逻辑)

--_m:定义一个遮罩图层(更柔和的边缘过渡)

--_m: 0 / calc(2*var(--r)) var(--r) no-repeatradial-gradient(50% 100% at bottom, #000 calc(100% - 0.8px), transparent);
  • 创建一个宽度为 2 * --r,高度为 --r 的径向渐变。
  • 渐变从底部开始,颜色从不透明到透明,形成一个边缘模糊的遮罩条带
  • 这个条带会在最终 mask 中作为“边缘柔化”层使用。

--_d:水平偏移距离(基于三角函数自动计算)

--_d: (var(--s) + var(--r)) * cos(var(--a));
  • 使用余弦函数计算出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偏移值。
  • 这个偏移值决定了凹陷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 结合下面的 mask 设置,使凹陷区域对称分布在中心两侧。

🎭 Mask 图层详解(这是整个效果的关键)

mask:calc(50% + var(--_d)) var(--_m),calc(50% - var(--_d)) var(--_m),radial-gradient(var(--s) at 50% calc(-1*sin(var(--a))*var(--s)),transparent 100%, #000 calc(100% + 0.8px)) 0 calc(var(--r)*(1 - sin(var(--a)))),linear-gradient(90deg, #000 calc(50% - var(--_d)), transparent 0 calc(50% + var(--_d)), #000 0);

我们来逐行拆解这四个 mask 图层:


🔹 第一层 & 第二层(边缘柔化层)

calc(50% + var(--_d)) var(--_m),
calc(50% - var(--_d)) var(--_m)
  • 这两个图层使用的是之前定义好的 --_m 遮罩条带。
  • 分别放置在中心左右各偏移 --_d 的位置。
  • 作用是柔和边缘,避免生硬的裁剪边界。

🔸 第三层(核心凹陷层)

radial-gradient(var(--s) at 50% calc(-1*sin(var(--a))*var(--s)),transparent 100%, #000 calc(100% + 0.8px))0 calc(var(--r)*(1 - sin(var(--a))));
  • 创建一个以中心为圆心、向上偏移一定距离的径向渐变。
  • 半径为 --s,位于垂直方向上偏移 sin(a) * s
  • 渐变从透明到黑色,超出部分变为不透明。
  • 最后定位在 0 calc(...),即垂直方向向下偏移一点,让凹陷区域更贴合整体形状。

✅ 这一层是形成“内凹”视觉的核心图层


🔷 第四层(背景遮罩层)

linear-gradient(90deg, #000 calc(50% - var(--_d)), transparent 0 calc(50% + var(--_d)), #000 0)
  • 水平方向的线性渐变:

    • 左侧和右侧为黑色(显示区域)
    • 中间一段为透明(隐藏区域)
  • 作用是遮住中间的凹陷区域,只保留两边的内容。


🧪 最终效果总结

图层作用
第一、二层边缘柔化处理(避免锯齿感)
第三层核心凹陷区域(模拟“内凹”形状)
第四层背景遮罩(只显示两边,中间隐藏)

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中间凹陷、边缘柔和、对称分布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用在按钮、卡片等需要轻微凹陷质感的 UI 元素中。


🖼️ 示例效果预览(文字描述)

想象一个椭圆形的盒子(border-radius: 150px),原本是完整的圆形。但在它的正中央,有一个向上弯曲的凹陷区域,就像轻轻按下按钮时那种感觉,边缘还有轻微的阴影过渡。

这种效果常见于 macOS 的菜单栏按钮、iOS 控件等现代 UI 设计中。


🛠️ 如何调整?

你可以通过修改以下变量来实时调整视觉效果:

变量默认值调整建议影响
--r6px增大 → 凹陷更大凹陷区域大小
--s69px增大 → 凹陷更深凹陷位置与深度
--a44deg增大 → 凹陷更靠上凹陷角度与位置
background-colorantiquewhite更浅/深色整体对比度和质感
http://www.lryc.cn/news/2387363.html

相关文章:

  • 【运维自动化-标准运维】如何实现在不同步骤间传递参数
  • STM32 UART通信实战指南:从原理到项目落地
  • 基于stm32的 永磁同步电机二电平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 [AI]主流大模型、ChatGPTDeepseek、国内免费大模型API服务推荐(支持LangChain.js集成)
  • 手机IP地址更换的影响与操作指南
  • iOS 响应者链详解
  • Flink Table API 编程入门实践
  • MongoDB 安全机制详解: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
  • Teensy LC 一款由 PJRC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 32 位微控制器开发板
  • MicroPython 开发ESP32应用教程 之 线程介绍及实例分析
  • 鸿蒙5开发宝藏案例分享---一多断点开发实践
  • 嵌入式学习之系统编程(六)线程
  • 分布式常见概念
  • 数据库的事务(Transaction)
  • 大语言模型 提示词的少样本案例的 演示选择与排序新突破
  • 【算法篇】二分查找算法:基础篇
  • Qtc++开发遇到的问题-按钮点击不管用?
  • 重磅发布 | 复旦533页《大规模语言模型:从理论到实践(第2版)》(免费下载)
  • 智能体赋能效率,企业知识库沉淀价值:UMI企业智脑的双轮驱动!
  • STM32CubeMX,arm-none-eabi-gcc简单试用
  • Spring AI(一)
  • Nacos适配GaussDB超详细部署流程
  • vue-pure-admin动态路由无Layout实现解决方案
  • vue项目 build时@vue-office/docx报错
  • 卓力达蚀刻工艺:精密制造的跨行业赋能者
  • 【大模型面试每日一题】Day 30:解释一下 FlashAttention 技术,并对比其与传统注意力在显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上的差异。
  • #RabbitMQ# 消息队列入门
  • 在promise中,多个then如何传值
  • TCP 三次握手过程详解
  • EPT(Efficient Prompt Tuning)方法,旨在解决提示调优(Prompt Tuning)中效率与准确性平衡和跨任务一致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