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Java对象内存模型、如何判定对象已死亡?

一、Java对象内存模型

Java对象在内存中由三部分组成:

image.png含类元数据指针(指向方法区的Class对象)和Mark Word(存储对象哈希码、锁状态、GC分代年龄等信息)。

若为数组对象,还包含数组长度数据。

1,内存模型 -- Mark Word

Mark Word是Java对象头(Object Header)的核心部分,用于存储对象运行时元数据,其结构随锁状态和GC阶段动态变化。以下是32/64位系统下的典型布局:

1),无锁状态(Normal)

位域

内容

25/29bit

对象哈希码(hashCode)

4bit

对象分代年龄(GC年龄,最大15)

1bit

偏向锁标识(0表示未启用)

2bit

锁标志位(01)

2),偏向锁(Biased)

位域

内容

23/54bit

持有偏向锁的线程ID

2bit

Epoch(用于批量重偏向)

1bit

偏向锁标识(1表示启用)

2bit

锁标志位(01)

3),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

位域

内容

30/62bit

指向栈中锁记录的指针

2bit

锁标志位(00)

4),重量级锁(Heavyweight Lock)

位域

内容

30/62bit

指向监视器(Monitor)的指针

2bit

锁标志位(10)

5),GC标记状态

位域

内容

30/62bit

空(未使用)

2bit

锁标志位(11)

关键设计原理

1)空间复用:通过锁标志位(最后2bit)区分不同状态,同一存储区域在不同阶段复用2。

2)锁升级优化:从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逐步升级,减少同步开销35。

3)GC协作:分代年龄存储于Mark Word,配合可达性分析实现分代回收。

2,内存模型 -- Class Pointer

Class Pointer是Java对象头中的关键字段,用于指向方法区中该对象的类元数据(Class对象),其设计直接影响对象访问效率和内存占用。


    核心作用‌
      • 类元数据关联‌:存储对象所属类的类型信息(如方法表、字段表等)。
      • 方法调用支持‌:通过类指针定位虚方法表(vtable)实现动态绑定。

      • GC与反射基础:为垃圾回收和反射操作提供类结构信息。

    内存布局设计:

场景

指针大小

说明

64位系统(默认)

4字节(压缩)

启用-XX:+UseCompressedClassPointers

64位系统(关闭压缩)

8字节

需显式配置-XX:-UseCompressedClassPointers

32位系统

4字节

无压缩选项,固定大小

   访问方式对比:

    1)句柄访问

使用句柄访问,会在堆中开辟一块内存空间作为句柄池,句柄中储存了对象实例数据(属性值结构体) 的内存地址,访问类型数据的内存地址(类信息,方法类型信息),对象实例数据一般也在heap中开辟,类型数据一般储存在方法区中。

优点

存储稳定的句柄地址,在对象被移动(gc) 时只会改变句柄中的实例数据指针,引用稳定。

缺点

增加了一次指针定位的时间开销。

    2)直接指针访问:

直接指针访问方式指直接储存对象在heap中的内存地址,但对应的类型数据访问地址需要 在实例中存储。

优点

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开销

缺点

对象移动需更新所有引用

3,内存模型 -- 指针压缩

     1),压缩的目的:

      • 为了保证CPU普通对象指针(oop)缓存

      • 为了减少GC的发生,因为指针不压缩是8字节,这样在64位操作系统的堆上其他资源空间就少了。

    2),压缩条件‌:

      • 堆内存 ≤ 32GB(超过时压缩失效)。

      • 默认开启,通过-XX:+UseCompressedOops同时压缩对象引用指针。


内存大于32G后,指针压缩失效是因为:4G*8 = 32G。32位系统的CPU 最大支持2^32 = 4G。如果是64位系统,最大支持 2^64, 但是对其填充是按照8字节进行填充,指针压缩可以理解为在32位系统在64位上面使用,因为32位系统的CPU寻址空间最大支持4G,对其填充*8 = 32G,这就是内存>32G指针压缩失效的原因。

    关闭指针压缩:-XX:-UseCompressedOops

3,内存模型 -- 对齐填充

对齐填充的目的是,保证对象起始地址为8字节整数倍,提升内存访问效率。

内存对齐规则

  • 32位系统默认4字节对齐,64位系统默认8字节对齐。

  • 开启指针压缩(默认开启)时,对象头固定12字节,元数据指针由8字节压缩至4字节。

  • 堆内存超过32GB时指针压缩失效,导致对象头膨胀。


二,JVM内存模型

  • 内存模型分为私有区:进程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集线程共享区:堆和方法区。Java堆,是Java虚拟机管理的最大的一块内存,也是GC的主战场,里面存放的是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数据。

堆里面分为两个区域:新生代 和 老年代,新生代放新建的对象,当经过一定GC次数之后还存活的对象会放入老生代。新生代还有 3个区域:一个Eden +两个Survivor(S0/S1)。

垃圾回收的时候会将Eden中存活的对象放到一个未使用的Survivor中,并把当前的Endn和正在使用的 Survivor清除掉。

对象创建的过程是在堆上分配着实例对象,那么对象实例的具体结构如下:

对象的创建规则

    • 对象优先分配在Eden区,如果Eden区没有足够的空间时,虚拟机执行一次Minor GC。

    •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在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之间发生大量的内存拷贝(新生代采用复制算法收集内存)。

    • 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虚拟机为每个对象定义了一个年龄计数器,如果对象经过了1次Minor GC那么对象会进入Survivor区,之后每经过一次Minor GC那么对象的年龄加1,直到达到阀值对象进入老年区。

    • 动态判断对象的年龄。如果Survivor区中相同年龄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和大于Survivor空间的一半,年龄大于或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

    • 空间分配担保。每次进行Minor GC时,JVM会计算Survivor区移至老年区的对象的平均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老年区的剩余值大小则进行一次Full GC,如果小于检查HandlePromotionFailure设置,如果true则只进行Monitor GC,如果false则进行Full GC。

三、对象死亡判定机制

1. 判定算法

1) 可达性分析(主流实现)

    从GC Roots出发遍历引用链,未被链访问的对象标记为可回收

GC Roots包括‌:

      • 线程栈中的局部变量

      • 方法区中类静态变量

      • JNI引用的Native对象

      • 系统类加载器加载的Class对象

(2) 引用计数法(存在缺陷)

    • 为对象维护引用计数器,引用增加时计数+1,失效时-1

    • 无法解决循环引用问题(如对象A与B互相引用但无外部引用)


2. 判定流程

(1) 第一次标记
对象被判定不可达后,JVM标记为“待回收”并检查是否需要执行finalize()方法:

    • 若对象未覆盖finalize()或已执行过,则直接回收

    • 若有必要执行,对象进入F-Queue队列等待Finalizer线程触发

(2) 第二次标记

    • finalize()执行期间若对象重新建立与GC Roots的引用链(如将this赋值给全局变量),则移出回收队列
    • 未逃脱的对象最终被回收

3. 引用类型对回收的影响

引用类型

回收条件

典型应用场景

强引用

引用链断开即回收

普通对象赋值

软引用

内存不足时强制回收

缓存实现(如图片缓存)

弱引用

下次GC必定回收

WeakHashMap等容器

虚引用

仅用于跟踪对象回收状态

NIO DirectBuffer管理

注意‌:软/弱引用需配合ReferenceQueue使用,虚引用不能单独访问对象。


四、内存泄漏典型案例

场景示例:

javaCopy Code// 循环引用导致无法回收(即使外部引用置空)  
classNode {  Object data;  Node next;  
}  
Nodea=newNode();  
Nodeb=newNode();  
a.next = b;  
b.next = a;  
a = b = null;   // 对象仍互相引用,但已不可达:ml-citation{ref="4" data="citationList"}

排查工具‌:

    • jmap -histo 查看对象数量异常增长
    • MAT分析堆转储文件定位引用链

通过内存模型与可达性分析机制的结合,可精准把控对象生命周期并优化内存管理策略。

往期文章:

 Spring Boot 常用的注解整理全集

  Spring Boot 配置明文密码加密,防泄漏

 Spring AI基于DeepSeek实战,使AI开发更高效

 【JAVA多线程】JDK中的各种锁,看这一篇就够了

 现在的背调,都可以这么玩了?

图片

http://www.lryc.cn/news/2385017.html

相关文章:

  • spark任务的提交流程
  • ELK简介和docker版安装
  • 利用条件编译实现RTT可控的调试输出
  •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考点整理
  • 智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建设方案(Word)
  • 【uniapp】 iosApp开发xcode原生配置项(iOS平台Capabilities配置)
  • MYSQL优化(1)
  • C++可变参数宏定义语法笔记
  • 基于BERT预训练模型(bert_base_chinese)训练中文文本分类任务(AI老师协助编程)
  • Windows逆向工程提升之IMAGE_EXPORT_DIRECTORY
  • python与flask框架
  • 【普及+/提高】洛谷P2613 【模板】有理数取余——快读+快速幂
  • 从数据到智能:openGauss+openEuler Intelligence的RAG架构实战
  • 【Linux】初见,基础指令
  • 什么是实时流数据?核心概念与应用场景解析
  • 工业RTOS生态重构:从PLC到“端 - 边 - 云”协同调度
  •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Acwing 提高课)----动态规划·状态机模型
  • 基于开源链动2+1模式AI智能名片S2B2C商城小程序的社群构建与新型消费迎合策略研究
  • 高性能RPC框架--Dubbo(五)
  •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 | PSO-MVMD粒子群算法优化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atlab完整代码和数据)
  • 搭建自己的语音对话系统:开源 S2S 流水线深度解析与实战
  • feign调用指定服务ip端口
  • 【深尚想!爱普特APT32F1023H8S6单片机重构智能电机控制新标杆】
  • vue2 中的过滤器以及vue3中的替换方案
  • Unity EventCenter 消息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 瑞萨单片机笔记
  •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 力扣(LeetCode) 】
  • MySQL远程连接10060错误:防火墙端口设置指南
  • 使用 OpenCV 实现 ArUco 码识别与坐标轴绘制
  • 2024CCPC辽宁省赛 个人补题 ABCEG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