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rticle >正文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路线和推进

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

百度百科给出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三个阶段

  • 信息化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和管理,通过电子终端呈现,便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 数字化通过打通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得以连接。通过基于大量沉淀在业务系统中的运营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地、多维地分析,对企业的运作逻辑进行数字建模、优化,指导并服务于企业的日常运营。
  • 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合称,在数字与智能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建立决策机制的自优化模型,实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智能化分析与管理、精准执行的能力。借助数字化模拟人类智能,让智能数字化,进而应用于系统决策与运筹等能力。通过数字智能化和智能数字化,帮助企业优化现有业务价值链和管理价值链,增收节支、提效避险,实现从业务运营到产品/服务的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数字化转型深度

数字换转型深度包含:连接-数据-赋能 - 智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实现包括了信息系统应用 - 信息系统集成 - 数据驱动 - 知识赋能 - 智能自主几个关键的阶段。

1. 1 知识赋能。

知识赋能是数据到智能之间,增加一个的阶段。

数据不直接跳跃到智能化,而是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将我们的私有经验,发现的规律显性化融入到知识经验库里面,这个是朝智能化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步。

企业要应用人工智能一定是涉及到通用大模型+企业私有知识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企业的知识赋能做到越充分,越容易演进到智能自主这个阶段。知识赋能这个阶段的关键作用在于企业基于已有的信息和数据,如何构建知识经验库实现知识和数据的融合。

在知识赋能阶段可以借助AI和人工智能,比如构建智能化知识库,这个阶段主要是实现辅助人进行决策和执行。

1.2 智能自主

智能自主是智能化高级阶段,知识推理也是AI完成的,知识应用解决业务场景问题也是AI完成的。也就是AI完全可以完成从信息-数据-知识-智能-应用的完整端到端闭环。

智能自主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环境信息主动地执行动作、做出决策,还能与其他智能体或人类进行交互和协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目标。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智能自主基于对业务场景相关主体、客体、空间等的运行功能等进行智能自主感知、分析、预测决策和学习进化的智能模型,在相应范围内,实现协同工作的主体与空间之间(如人和机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如企业内部团队/员工之间、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外部合作伙伴相互之间),基于能力赋能的客体(如关键业务行为活动)自组织自适应运行、智能自主协作与自学习进化(业务功能化、功能模型化、模型智能化、智能自主化)。

二、数字化转型的广度

数字化转型的广度的三个阶段: 企业内部信息化,消费互联,产业互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企业内部信息化

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似基础平台建设,围绕ERP的横向价值链信息化,围绕MES为核心的纵向信息化,同时横向和纵向的集成和协同等。

2.2 消费互联

消费互联网是指于消费领域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购物、支付、物流等过程的完整链条,从而实现消费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2.3 产业互联

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产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四、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业务问题,其次才是技术问题

4.1 数字化转型本质内容

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连接:万物互联,解决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连接问题
  • 数据:连接后产生集成和协同,协同过程自然会产生数据
  • 智能:数据经过加工和提炼,形成智能化分析应用

三者相辅相成,连接的价值不仅仅是支撑了业务协同和产生数据。数据支撑业务运作,数据反哺业务;而数据本身持续积累,从而实现应用于分析和决策,数据产生智能。

4.2 数字化转型推进

思路1:按连接-数据-智能思路演进

连接-数据 -智能是最基本的数字化演进路线。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时候优先还是要考虑解决连接和协同问题。其次是数据驱动运营,数据贯穿整个数字化建设生命周期,即业务和数据建设两条线是并行的。最后是智能,这里的智能是指自适应地进行规则调整和优化,但是这个阶段的视线需要的是大数据的积累,需要逐步推进,慢慢优化。

思路2:由内而外-从三流整合到生态整合

这个思路实际是通过打通内部和外部,打通线上和线下,对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一步的整合。

其中的核心是数据驱动运营思维的转变,就是如何基于数据分析持续运营,将被动的等待市场和客户,变化为主动的经营流量和拓展客户。当从消费互联转到产业互联的时候,实际真正的重点在于生态的整合,即真正去构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和开放能力平台,这个生态平台才是能够持续不断发挥价值的地方。

这一思路最终实现类似小米一样的企业,小米实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手机厂商,而是一个生态平台建设和运营商,真正赚钱的反而是对整个生态体系的持续运营和增值服务提供。

http://www.lryc.cn/news/2378765.html

相关文章:

  • 字体样式集合
  • IP68防水Type-C连接器实测:水下1米浸泡72小时的生存挑战
  • 【技术追踪】InverseSR:使用潜在扩散模型进行三维脑部 MRI 超分辨率重建(MICCAI-2023)
  • React学习(二)-变量
  • list重点接口及模拟实现
  • 【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模型】大模型(LLM)基础知识④
  • 系统架构设计(九):分布式架构与微服务
  • Java 框架配置自动化:告别冗长的 XML 与 YAML 文件
  • vue使用Pinia实现不同页面共享token
  • 遨游科普:三防平板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 spring MVC 至 springboot的发展流程,配置文件变化
  • 深入解析Spring Boot与JUnit 5的集成测试实践
  • AI全域智能监控系统重构商业清洁管理范式——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监控效能革命
  • 网络编程中的直接内存与零拷贝
  • 区块链基本理解
  • panda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 QT使用QXlsx读取excel表格中的图片
  • VulnHub | Breach - 1
  • CMake基础及操作笔记
  • 在Oracle到GreatSQL迁移中排序规则改变引发的乱码问题分析及解决
  • 开源物联网平台(OpenRemote)
  • JavaScript入门【3】面向对象
  • 软件安全检测报告:如何全面评估企业级办公软件安全性?
  • 区间dp(竞赛)
  • PySide6 GUI 学习笔记——常用类及控件使用方法(常用类颜色常量QColorConstants)
  • 大模型技术演进与应用场景深度解析
  • 鸿蒙5.0项目开发——鸿蒙天气项目的实现(主页1)
  • python项目参考文献
  • 【ESP32】ESP-IDF开发 | 低功耗蓝牙开发 | GATT规范和ATT属性协议 + 电池电量服务例程
  • 2025 年九江市第二十三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 (网络安全)赛项竞赛样题